9月14日上午,第三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中国西藏青年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在拉萨举行。
此次论坛是第三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重要内容,是高原青年创新创业者的盛会,论坛以“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改变生活、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旨在解读创业政策、凝聚创业共识、弘扬创业精神、营造创业氛围,为广大创业青年提供切实有效的全方位服务,更好助推创业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助力团结美丽和谐幸福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
论坛上来自区内外的青年精英和西藏青年分享了他们的 “创新创业故事”: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电子商务专家、高级工程师李鸣涛
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正在成为驱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和增强世界经济活力的新引擎。
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人们对于新技术驱动的社会经济变革充满了期待。
以网络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创业、就业模式。
在服务双创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打造好围绕双创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要紧抓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创业创新机遇,整合资源多方式支持社会创业创新平台,营造氛围,完善创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总监吴昂
山东韩都衣舍电商集团副总裁、智汇蓝海孵化基地总经理贾鹏
互联网时代,已经从渠道为王转变为产品为王,更加追求匠人精神,快速迭代,高性价比。同时,产品的需求从相对大众变为相对小众,更加讲求产品的细分定位,长尾效应,来完成现在的消费升级。我们对于消费者从经营用户,转变为经营粉丝,出现了品牌人格化,公司媒体化,营销碎片化的新趋势。
如果抓住了这些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我们就能更加准确的完成在互联网上的布局,更加高效的运营互联网企业。对于有志创新创业的青年人,就能完成弯道超车。
全国青联常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廉思
这个世界最美好的部分,并不是由那些现实的人创造的,而是由那些敢于认真对待自己的梦想并勇于追寻的人所创造的。
支撑人长远发展动力的,一定是理想信念。我们一定不要过高估计自己,不要着急,要致力于在长跑中胜出,别把机遇当能力。当然我们也不要低估自己,不敢去尝试伟大的胜利。通常,人们都会在短期内高估自己的能力,在长期低估自己的能力。
所谓“理想”,很多人认为是“不现实”的,但并非意味着它是错的,或太天真。它只是等待着一个愿意为它百折不回的人来将它在这个世界上实现。让我们一起寻找办法,做坚定的理想主义实干者。
纵观世界历史,在人类发展的重大节点上,青年都会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重大技术发明和社会进步的创造绝大多数出自青年之手。
当前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当代青年手中。可以预见,中国未来各个地区之间对年轻人的争夺会越来越激烈,哪个城市未来能够留住青年人才,哪个城市就会有发展,反之必然衰落。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已经悄然带来,青年必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西藏自治区第八届青联委员、西藏云使智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扎
什么是“创客”,我的理解,“创客”就是一群陶醉于自己的奇思妙想,又执着地要将每个“灵光一闪”变成现实的人。在许多人看来,我们距离“成功人士”还很远。但我们乐此不疲地将各种奇思异想变成一个个产品。我们自信满满,活力四射。对于我们来说,似乎真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说起“90后”这个曾经叛逆的群体,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一系列的误解中。其实,现在的“90后”已经成为一个年轻而庞大的社会群体,逐渐将新兴思维带入到各个领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自己的能力,刷新着自己的荣誉。
很多人认为创业是一件冒险的、碰运气的事情,其实不然。创业是需要脚踏实地的精神的,创业更需要想到就去做。冲动的创业并不值得提倡,我们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来让我们的创业有立足的资本,我们必须具有决策能力去应对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地深造来适应社会的进步。
我是在藏族人民善良、淳朴、真诚、勇敢的品质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青年,我从小有一个梦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家乡,帮助更多的藏族乡亲赚到钱,过上更好的生活。投身创业以来,我和伙伴们给公司定了一个目标,就是打造“互联网+西藏青年创业”快速通道,通过技术助推藏区发展、百姓致富,比如用“藏药好大夫”帮助人们医疗看病,用“高原之星”帮助公务活动,用“藏语翻译官”帮助语言交互,用“西藏U客”帮助旅游……通过这些应用,让藏族群众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中,早日达到小康水平。
拉萨羊八井文化体验服务中心负责人嘎玛尊追桑布
在藏族古老的谚语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跟随智者,你的身上就会发光”。多年来,这句谚语一直伴随着我、激励着我。创业初期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总有很多贵人一直在帮助我、支持我、跟随我,直到今日,感谢有缘的人们;我的创业时机赶上了国家的创业好政策,在社会的各个部门开通了创业绿色通道,地方政府和领导为我们创业者鼓励,同时,参加了由拉萨市高校中心组织的创业培训班,由自治区团委和拉萨市团委组织的首届青年创业大赛、创业成果展等一系列创业活动,使我们的创业项目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乡村,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之载体、文化之根系。今天,当我们以城市化、工业化是世界发展潮流的视角来看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时,我们还必须重新认识中国五千年乡村文明的价值和使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有根的中国梦。乡村文明需要复兴是因为人类遭遇的一系列危机的背后,是城市与乡村关系的失衡。所以,乡村更需要,记得住“乡愁”的大学生返乡者。
未来几年,我和同伴们的想法是:通过实施“旅游+”战略,找准优势项目,发展成乡村脱贫项目产业核心,打造高原乡村旅游升级版。
我想对还在徘徊的年轻朋友们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春的梦想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所占的位置,而是我们所朝的方向。我们正处于创新创业的最好时代。对于积极奋斗的人而言天底下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事。
2016年西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西藏卓梦培训中心联合创世人罗布占堆
万事有因才有果,是什么让我萌生了创业的心?这事还得从2004年说起,那年我代表西藏参加全国性英语教学竞赛,在获得一等奖后信心倍增,可发现那些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界的精兵强将却对自己的未来踌躇满志、甚至野心勃勃。再看看自己,青涩而单纯,既没有长远的考虑,更没有自主创业的想法,我开始害怕在舒适的环境里变得不象原先的自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年,我果断选择了辞职,开始在各种不同行业里摸爬滚打,努力地寻找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职业,从儿时梦想的“电视主持人”到“汉藏英翻译官”,从“预防性病艾滋病工作人员”到“戏剧编排”,从“ 微电影导演”到 “慈善活动策划人”,这一路让我渐渐明白我到底真的喜欢什么,到底应该把什么当成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这就是教育。是“教书育人”这么让我着迷吗?不,是常道直教授所提出的“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习惯,启发梦想”,所以我就开始有目的性地了解拉萨的教育培训市场,乃至2011年就干脆到北京的培训行业里找了一份工作。那家公司是零起步的“教育戏剧”培训公司,在为期3年多的学习拚打中,我逐渐理清了思路想法。2012年回到了拉萨,再三斟酌后,“卓梦”在我心中日渐清晰起来。
我深知,梦想和现实会有出入,有时甚至会很大,但当问题真的出现时我们即便不能胸有成竹,但至少不会惊慌失措。我希望自己在创业的道路上,能够积累足够的经验,逐渐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概括在我的计划中,从而从容面对,把经验和更多的人分享。
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改变生活、奋斗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