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法硕择校五步法(增强版)

发布时间 :2017-10-08

​​【最新修订:2020年9月】

购买法硕录音程序: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38271151882258

每年8-10月份,会有一大批考生咨询择校,因我是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周末与晚上)指导,且不可能记住每个院校的近3年基本数据,更不可能知道你个人的具体情况,最后,我只能靠两个方式帮助你们:指导专文(方法论)+数据积累(实例)

这十余年来我通过公开讲座、新浪直播、指导专文、微博帖子等形成了法硕择校的方法论和数据积累,therefore,我希望你们用足永平法硕网站和微博的资源,通过如下5步骤实现“自助式”择校:

首先,请阅法硕院校名单: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08515009895758,是否招生、招全日制还是非全还是均有、招法本还是非法本还是均有、报考资格条件为何、个别院校是否限制理工科或外语专业背景等,都以当年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为准(9月份基本就都出了),自己要去认真查阅,历史做参考,千万不要凭想象,比如,报考资格,人家都没限制你,你却自己在那里瞎想限制条件?!

第一步:理论基础+数据初步自行收集(3L因素)

价值看3L,详见《永平法硕择校价值3因素论(3L理论)》: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135&nowmenuid=500003&previd=500245

一句话,就是牢牢把握Location(含经济发展与区域法学院布局),Law Education(综合法学院vs特色法学院),Logo(横向学校性质、纵向学校品牌)这3个“主要因素”(剔除次要因素),且是“可考证的因素”(剔除不可考证因素或道听途说因素)。

“院校价值”,实质上也是影响“法硕就业”的的三大核心外部因素!

该查的基本数据一定要自己去官方网站查(包括大学的基本数据,也包括法学院的基本数据,主要是百度百科、研招办研究生院网站和法学院网站),百度模糊查询得到的信息,最好去官方网站或官方正式文件核实一下。

警告:若别人一句“好”或“坏”就否定了自己的一切调查研究和自信,那我们还活个啥劲?!大学白读了?没有相对性、没有前后语境,“好”和“坏”如何说出口?!

3L因素,确定的是基本价值Value,也就是就业:其实这也是告诉你们,法硕就业,与学校地理位置、法学实力、学校性质品牌这三个因素密切相关,是三者综合!所以,过分强调哪一个因素都属于“以偏概全”!

多看几家,多对比几家,你就基本会判定整个学校的法硕报考价值了!

其实,换成你的本科专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法学实力可能就变成了“经济学实力”、“新闻学实力”而已!

第二步:结合我的微博与网站,数据再收集

我微博介绍过每一个学校的价值基本数据!

去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pjm)搜索关键词,就是每个学校的全称。关键信息我几乎都写全称,只有少数几个学校例外,比如社科院、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刑警学院等。

比如在我的微博的搜索栏输入:山东大学,就能搜索到我发布所有含“山东大学”字样的帖子和指向的链接,能看到我的基本点评与分析,以及很多历史数据与动态信息,借助此,可以对之前的基本数据和背后的含义做一些修正。

别太功利,一上来就在我微博搜索“山东大学法硕怎么样?”“山东大学好考吗?”这么复杂直接的句子,可能啥也搜不到,这是由微博搜索功能的程序逻辑决定的~它没百度那么高级!

除了微博and你们最常用的百度模糊查询外,针对具体目标院校,永平法硕网站还有4个专栏可能会提供目标院校的信息和我的点评(你们不是最爱问我“李学长,XX大学法硕你怎么看”吗?这些都是我的分析,是我的原创文章):

1、前辈专栏:http://www.ypjm.net/ns.asp?nowmenuid=500213(在搜索栏输入学校名称,全称简称都试一下)

2、在读专栏:http://www.ypjm.net/ns.asp?nowmenuid=500379(各校相应的分栏目,基于新闻报道的简析)

3、院校专栏:http://www.ypjm.net/ns.asp?nowmenuid=500003(有按地域、按排名、按类型等分析学校的专文,一一查看)

4、就业专栏:http://www.ypjm.net/ns.asp?nowmenuid=500028(所谓院校价值,很大程度上就是“就业特点与强弱”嘛)

第三步:一大堆数据,得重新梳理基本价值

通过上述action,手里会有一大堆信息,信息多了没条理、没重点也会乱,甚至更乱,这时候,心灵鸡汤“莫忘初心”起作用了,要重新回归《永平法硕择校3因素论》再系统梳理/列表一下各因素,即按Location(经济发展+区域法学院布局),Law Education(综合法学院实力+专业特色法学院实力),Logo(学校性质+学校品牌罗列,确定综合价值,横向对比,综合评价。

这个三因素,换成你的本科专业,一样适用,没有那么高深,更多时候,是你们择校关注了不该关注的因素(非核心因素、不可考证因素),以及你们对官方信息和数据的“不屑”!

综合评价,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

(1)价值差异明显(比如厦门大学与华侨大学;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

(2)价值高度类似(比如南京大学与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与中南大学);

(3)各有优势劣势(比如海南大学与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与西北政法大学)。

很显然,前两者取决于你的实力(考不考得上),后者取决于你更想要什么(有舍有得,当然,后续也得看难度)!

价值三因素,千万不要盯着一个因素不放,有本事你考北大,每个因素都NB,就啥子问题都没了(考得上否,第四步另论)。

记住,千万不要“精确”计算“谁更强”(除非差异明显),这不是做数学题,多数情况下,是要看到其Advantages&Disadvantages,而且要时时告诉自己“有舍才有得”,比如:地理位置差点,我就希望其法学实力强点;法学弱一点,我就希望它学校品牌名气大点;地理位置好点,那它法学差点也能忍;是特色法学院,我就不跟别人去比综合实力;如果它是学校品牌是双非,那它法学实力够强亦可考虑等。

另外,要注意区别“综合法学院”和“专业特色法学院”,不能在这两者之间去简单对比硕士博士点,尤其是顶级财经特色法学院或一流涉外法学院,报考价值相当高,哪怕没有法学博士点(比如央财),因为它靠的是财经法务和涉外法务的专业性和热门性,靠的是整个财经学科或涉外学科的影响力。对于这类特色法学院,你要多加几分!

第四步:大致梳理相对难度和趋势(3M因素)

1、M1:

首先,借助百度模糊搜索、论坛、研招网、学校官方网站(研究生院或法学院网站等),尽可能查询到目标院校近3年的复试线M1(不是什么“录取线”,就是“复试线”。而且注意,哪些特殊类型的法硕,是单独划线的,比如厦门大学的知产方向法硕、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庭科学方向法硕。

过了这个复试线,肯定能进复试。

2、M2

其次,如果是“法学名校”,则还要查询近3年的:拟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成绩公示、复试比例、复试安排、复试通知等,目的,是为了防止实际录取的初试分数整体上远高于复试线,这时候需确定大致的“录取水平线”M2(本质上是将“差额复试比例”转化为可以量化的分数线)。

简单的道理,330的复试线,如果120%的差额比例,录取水平线是335甚至340;如果200%的差额比例,则录取水平线是350甚至355。录取水平线是多少,需要结合“拟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成绩公示、复试比例、复试安排、复试通知”来推算。

怎么计算录取水平线?你们可以在我微博搜索关键词:录取水平线!微博举了很多例子,比如经验值法、第N名法(N=录取人数)、去除最后几名法等。

当然,也注意一下个别院校的高分淘汰情况,比如中山大学。

然后,几所学校横向对比相对难度以及趋势,但不要“精确”计算,主要是分数档次

当然,即使不是全国法学名校,能查寻到拟录取人员的大致分数,也更好,更准确一点且能以防万一,尤其是全日制法硕非法学,即使非名校,也可能不需要调剂了。

3、M3

再其次,需要注意一下招生人数是否有“颠覆性”减少M3(《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历史上的拟录取名单、课程表(常也会显示人数)等,这里要的是“相对数”,不是“绝对数”,而且是同口径对比:颠覆性减少,难度增加;颠覆性增加,难度减少;非颠覆性变化,基本忽略对分数的影响。

4、趋势走向

不考虑招生人数“颠覆性变化”的前提下,我们看学校的大致的相对难度(复试线/录取水平线比同期国家线高多少分),也看难度趋势,趋势不外乎这几种情况:平稳、波浪线(大小年规律)、稳定上升、稳定下降、起伏没有规律、突然暴涨暴跌那明年会怎样?没有100%准确的预测,以前的历史,在前人看来,也是未来!所以,知道了趋势,你就假定未来还是这个趋势-虽然这种趋势未必准!其中,突然暴涨暴涨暴跌的,一般来年都会“适当回调”。

如前所述,关于历史分数事宜,尤其是最难确定的“录取水平线”(大比例差额复试复试导致),我在我的微博已经举了中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等的例子(自己在我的微博搜索这些学校的名字),各有代表性,我抛砖引玉,举一反三靠你们自己!

一志愿非全日制的呢?原则上看复试线即可,过了复试线,不为难你。但,调剂另论!

看完3M,通常会会看一下3L。

第五步:自我实力评估以及风险/保守策略选择

10月下旬正式报名前,结合“真题测试+主观感受+接下来2、3个月评估”这三个因素,大致估摸一下的自己的实力,最终确定目标院校。

这种自测会很精确吗?也不会!但能避免最可怕的两种极端情况:明明没有实力还“硬碰”(尤其是虚荣心作怪);明明有实力绰绰有余还报了一个不入流的学校!

一志愿填报有多重要?等你明年到了调剂阶段,你就“恍然大悟”,简单说就是,一志愿可能国家线就进了,调剂,可能高出国家线3、40分,都不一定有机会拿到面试机会,遑论录取?但是,那时候就已经晚了!

做了自我实力评估,至于你采取保守策略or冒险策略,那是自己的个人选择,都可行!而且,即使是保守策略,接下来2、3个月也要尽最大的努力,why?“大意失荆州的事情”太多了,而且:

(1)哪一年都有突然“起风浪”院校,你一定遇不上?

(2)你考场发挥如何?

(3)今年题目会如何?

(4)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安排会如何(会不会突然老师然让你去实习去做课程设计)?

这些,都充满不确定性,所以,保守择校策略之下,备考,依然是“冲冲冲”,而且,而且,分数越多,一等奖学金的机会就越大呀!

如果是冒险策略之下,更不通说了,就一个字:拼了!

我们有那么多“不确定”,更决定了,不需要太“精确”的计算,否则,“陷”在里面出不来,我不管!

五步走完,或走完其中2、3步,最多还在2-3所之间徘徊。怎么办?

我说过,做了上面5步还在两个院校之间拿不定,也就是用尽了“永平法硕择校大全”,那么,这两校一定是旗鼓相当或各有优劣不好权衡,怎么办?

(1)回看3L因素

很多人会纠结在难度之3M因素,结果越整越搞不清、整不透,很可能,是旗鼓相当的难度!这时候,不如回看3L因素,很可能3L因素的区分度明显(比如地理位置差异明显,比如法学特色差异明显等)。之前大家也看过3L因素,但现在所处情况和条件已经和之前初步筛选的时候不同了,之前广撒网,而且印象笼统,现在则具体到特定院校来对比了。

比如,余下的两个学校连地理位置都不同,那好好了解一下学校所在省市和省份,至少去百度百科和城市的官方网站认真看一下吧--别什么都没做就以为你真的了解这个省份或城市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成都?了解西南(川渝)的国家战略与现实发展?有多少人了解郑州、武汉与长沙的发展?

地理位置,往往忽略“区域法学院布局”这个子因素,A校绝对值比较强,但是在本省,A上面一堆强校,它不就是相对的“矮个子”了吗?!

再比如,法学实力差异,现在是具体院校对比,也很方便,法学院网站的简介拿出来对比。

而学校性质,我会更倾向于综合大学、财经经贸特色法学院、政法类等。

两个很类似的学校/甚至是各有特色的学校,这是很多人经常遇到的,怎么办?闲暇多去法学院网站多逛逛(下面我还会说),看喜欢谁多一点就好,看眼缘!最后问题关键,其实只有一个:两个都很好,你到底考不考得上?!

(2)备考零散时间,多去法学院网站多多看看

心里多比比,十月下旬正式报名前,直觉上你“喜欢谁更多一点就嫁给谁”-别博爱、别贪心!这时候,你就相信“直觉”,intuition,错不了,但绝不是什么都没有去查实和对比就谈“直觉”!

余下的,还是赶快去踏踏实实备考吧。

(3)抓阄!

我不是开玩笑!一上来就抓阄,不行!但,做了五步法之后再抓阄,就可以!天意不可违!

让你女朋友或男朋友定也行!

当然,“五步法”不一定是每一步就要做,很多人可能看完第一步就解决了择校问题,比如,地理位置

在2-3所之间徘徊,你们也可以咨询我,但是,尽量告知我你多的信息尤其是本科院校、本科专业、地理位置考量以及自我实力评估等,否则,你“直接粗暴”地列两个学校给我,是我择校,不是站在你的角度择校

咨询我的前提五步的工作自己尽可能已做(这是你自己的大事呀)

千万不能什么是《永平法硕择校价值3因素和难度3因素论》都不知道,千万不能历史复试分数线这近3年的情况都不知道,千万不能目标院校基本的大学数据和法学院数据都没有去官方网站查,千万不能我在指导专文里特意标红加粗警示你“不要怎样”而你却非要怎样(跟我对着干,思维扭不过弯)。

千万别跟我提三个事,这不是考量因素:歧视、报录比、内幕!

不做这些准备工作,一上来就在我的微博或微信(13520569164)留言:“学长,XX大学好吗?学长,给我推荐一所性价比高的学校”,那是要“杀了我”的节奏:

一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就我那点业余时间?就周末或晚上看看微博微信),

二我没有那么神(别捧我,我的确能量有限,脑袋里记忆的数据也有限)

三每一个考生面对的只是几所院校或某个区域内的院校,而我,关注的是全部200多所以后还会更多),是大局、系统以及方法,个别基本数据(虽然这些年我在网站和微博发布了那么多院校数据,但我怎么可能记得住?),你应该比我清楚-自己的事,自己要多操心哪!

永平法硕择校中的很多思维和训练,对你们以后做很多事情、思考很多问题,都有帮助!这也是我要逼着你们去尽可能借助我的各种指导、思维和数据信息去实现“自己解决择校问题”的原因之一!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也会对你的备考心态和行动力很有帮助-你们看了那么多前辈的法硕备考经验,哪个不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调“沉下心来自己做一件事”?!

“授之以渔”,备考是如此,择校也是如此!

当然,我承认,“授之以渔”本身是有局限性的,但这不奇怪,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能做来弥补其缺陷的,就是尽可能发布多的数据,除了微博和网站的院校专栏,我在网站的前辈专栏、在在读专栏、在就业专栏,都可能会对某所法硕院校进行点评或数据发布!

所以我非常欢迎你们考上法硕后,跟我分享你在读院校的信息,方方面面的!

李志勇学长2017年10月修订于烟台

2020年9月修订于北京

永平法硕工作室(晚8点)

微信:13520569164(ypjm920)
微博:http://weibo.com/ypjm(私信功能+关键词搜索)
永平法硕网:http://www.ypjm.net【Since2003,法硕政策-培养机制-流程-报名-分方向+备考书籍-计划-法条-主观题-记忆-前辈经验-复试-调剂-入学+择校地理位置-法学实力-品牌性质-分数线-奖学金-法学排名+在读法律英语-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实践实习-综合素质-学校因素-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公务员-司法官-企业法务-律师-考博-政策趋势,通过我独立撰写、并公开发布于网站的510多篇原创性法硕指导专文,实现对您们的360°全方位指导,让更多人走入法律的殿堂,LeeXuezhangOnlyCanHelpYouToHere】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