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最大的穴位——大椎穴
筑心堂
取穴方法:取穴时被施者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要作用:解表清热,截疟止痫。主冶脊痛,颈项强痛,落枕;癫狂,小儿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癔病;热病,中暑;疟疾;咳嗽,气喘等
2、生命之门户,元气之根本——命门穴
筑心堂
筑心堂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主要作用:温肾助阳,镇静止痉。主治腰脊强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等
3、专治一切脾胃之疾——中脘穴
筑心堂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主要作用:健脾和胃,补中安神。主治呕吐,呃逆,消化不良,疳积;黄疸,肠鸣,泄泻;便秘,便血;惊风,产后血晕;惊悸,癫痫等
4、元阴元阳关藏之处——关元穴
筑心堂
取穴方法:仰卧位,从肚脐向下量3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主要作用: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主治脑卒中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痢疾;脱肛,疝气;小便不利,尿频等
5、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
筑心堂
取穴方法: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主要作用:健脾和胃,扶正培元。主治胃痛,呕吐,消化不良;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虚劳羸瘦,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乏力,头昏失眠,癫狂;膝关节疼痛,脑卒中偏瘫等
6、肾经大穴,引火下行——涌泉穴
筑心堂
取穴方法: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主要作用:滋阴补肾,清热利湿。主治阴挺,阴痒,月经不调,带下;膀胱炎,尿道炎,小儿脐风,口噤;遗精,阳痿,消渴,足背肿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