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法硕二战考生的20000字长信(2022版)

发布时间 :2019-04-13

​​《永平法硕录音》课程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38271151882258 


各位二战考生


       本文从{考研英语+专业课(综合课、基础课)+择校+复试+心态}等5个角度分析一战失败的原因,从而得出二战相对应的策略与方法。


       从永平法硕的角度看,简单地从努力与否去反思一战败因,远远不够!所以,我写了这篇20000字的长信,从前述5个角度全面检视一战,针对所有考生,而,你看这一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具体到个人”

       你若是第一次听说永平法硕与李志勇学长,那么,请务必花Six Hours阅读微博中我撰写的《10大备考经验》、《5阶段复习计划》、《书籍选择方案》和《5门专业课各科复习方法》等系统指导专文http://www.ypjm.net/ns.asp?nowmenuid=500002 ,这就是江湖上传说已久、我独创的永平法硕系列学习方法”,经历10余年数万考生检验和完善,自成体系,看完之后稍加对比,基本上,“败因”和“对策”,都出来了。

       别跟我说文章太长,比起那几百页的考试分析和几百页的真题,这算什么?!之所以长,是因为我要面对的是各种类型的考生,要面面俱到,而你,在阅读过程总,提取使用与你的东西,具体到自己就好~这个工作,只能、只能、只能你自己来做


  一战败因,必须找出来,通过前述文章和本专文的提炼,否则,别启动二战!

  一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不是安慰话!您们看那些风云人物,哪怕是已考上研的永平法硕前辈(详见专栏:http://www.ypjm.net/ns.asp?nowmenuid=500213),有几个是顺风顺水的?!一是背后的付出,二是经历的挫折,马云如此,柳传志如此,潘晓婷、丁俊晖亦如此。把考研视为人生的一段经历吧,失败没那么可怕,何况你的人生路才走了一小步,将来会怎样?Who knows?

  二是“从哪里跌到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每次都问咨询我的二战考生,“你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光靠努力来打二战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多少二战三战的,那都是用了“洪荒之力”的。方法,请注意方法!当然,一战中的优良作风和做得好的地方,二战还要坚持和发扬光大,不能“顾此失彼”(有人二战,专业课是提上去了,结果原来不错的英语反而“挂”了)。


  加我微信(ypjm920),注明"二战",通过后告知我各科成绩以及自己反思的败因


原因一、败在考研英语


  英语单科被挂,大有人在,每年都有鲜活、惨兮兮的例子。印象最深刻的,2005年的一个永平学员:专业课127+110(只用了4个月备考),总分也达348(超当时国家线22分),but,独独英语考了48,调剂的希望几乎都没有了(注:那时划分三个区,A区线53,B区线51,C区线47;是那时候题目容易?不见得,招收少绝对也是很重要的因素);2010年一位德州学院的学员,360多分,但英语过不了单科线直接折戟人大法硕;2011年有一位常州在职考生,总分345,但英语只有45分,最后英语过不了单科线直接折戟上海交大法硕;2013年,一位三本的永平学员,总分考了390多,专业课考了快270多了,但英语只40出头,最后放弃了调剂,多可惜、太可惜......当然,这是极端例子,10多年来我也念念不忘。


       近年英语单科线整体情况是如何的?

    (1)招生规模直线扩大,导致这些年英语国家线滑落到40分上下,B区最低到过39,A区在43上下。多数院校的英语单科线,就是国家线。

    (2)大部分985法学名校和个别老牌名校,英语单科线则经常是50起跳,55别奇怪,60的也不要惊讶(2019年英语单科划线60的院校数,估计在4家左右,创纪录了);山东大学2019年招收法硕调剂的时候,甚至要求英语不低于70!

  国家英语线40出头,真的已经很低很低了!


  对策:

  英语考到低于50甚至45一般是基础不好(注:英语基础好的,比如六级或英专,未必能考70分以上,但考55-65一般没问题),这类考生应该正视自己英语基础薄弱的事实,在坚持积累和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如下建议:

  一是报个英语考研辅导班,王常喜、朱伟、何凯文等老牌或新生代应试专家的辅导或教材应该都可以帮到你,打好基础、掌握技巧、督促你学习(此为上辅导班的3大目的),同样,上任何辅导班都不要带着“押题”或走“捷径”的心态,否则主观态度一错,思维和Action就会跟着错-任何辅导班到了最后,备考都是靠你自己,尤其是“打基础”这个最核心的作用完成之后。

        英语,建议大家关注 @优优考研英语 的微博https://weibo.com/Englishyouyou 里面收集了不少好资料,英语,与年代无关。

  二是好好看看我对备考考研英语和英语作文的建议,请阅:http://www.ypjm.net/ns.asp?previd=500084&nowmenuid=500002 ,尤其是里面的永平法硕英语作文高分5技巧》,按照5技巧去“练”(不是去“背”),注重整体文章构思、注重亮点词汇、注重常见句型积累、注重提笔训练、注重与范文的对比,争取作文拿高分,毕竟这是唯一的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

        一旦通过模仿训练掌握此技巧,作文要拿高分真不难,性价比很高!因为作文是唯一没有标准答案的一道题,灵活度较大,一般来讲,做到“逻辑清楚、语句通畅、偶有闪光词汇与句型、排版整齐”这4点就能能拿到相对高分,不要追求华丽辞藻,更不要求新求奇。

  三、单词(含词组)永远是基础:基础差,先吃透、熟悉“大纲词汇”。随身携带,有空就看,逐步消灭,不厌其烦,循环往复,死记硬背又如何?!

       然后,再考虑网上下载一份考研的“高频词汇+疑难词汇+超纲词汇”,也一样用最笨的方法逐步消灭,日积月累,把生词一个个报销。

       当然,除了死背,更要通过真题训练来不断强化和熟悉,通过真题训练形成自己的《生词表》-又是要具体到自己。我个人记忆单词是特别喜欢是放在句子和阅读中,如果你觉得自己比较笨,那就用用最土的办法:专门强记,不断循环。也可以借助恋恋有词等APP。

       所以,单词,我总结是四类词汇(大纲、超纲、高频、疑难)、三种方法(死记、文中、APP)

  四、真题、真题、真题,还是真题,历年考研英语真题与解析--实在不行就“死磕”真题,不断地使劲做(至少做3遍),使劲分析总结(词汇+语法+例句+规律),其他资料都靠边站。

      20多年的真题,词汇、语法都在真题里头,词汇语法相加构成各种句型(长难句翻译)和文章(阅读理解),也构成作文的基本素材,您要学的知识点基本上都在这些真题与解析里!~吃透真题、死磕真题、总结真题,您考60分都不是问题!

  所以,我常说,英语其实没有辅导书,“每一份真题,就是一本英语辅导书,六套真题,就是六本英语辅导书”: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54199801458409,对真题的讲解,越详细越好,涵盖的词汇、语法和技巧,越多越好

  借助真题训练和真题分析这两件事不仅做题,还要分析和总结真题;做题1小时,分析4小时),去解决最基本的单词和语法

       分析真题,不仅要分析总结错误,还要分析总结里面每一个不懂的单词、不懂的语法、不懂的句子,形成自己的“英语笔记”!

       最后,问一句:英语真题你做了几遍?你形成了多厚的真题笔记?


原因二、法硕综合课挂掉


       综合课,永平法硕平台发布了很多我的音频讲座,涉及重点难点和体系,比如说法理学,我做过专门讲座(直播):http://www.yizhibo.com/l/1qfJHwdLkpTTgr4Q.html 。其它学科的,可以跟我邮件索要,作为备考的一个小参考,虽然年代旧点也关系不大(13520569164@163.com

      一般情况下,善于理解的考生,综合课比基础课低8-15分,而善于背诵的考生,综合课比基础课高8-15分

       因为法理学理解难度大,内容抽象,没有法条依据,宪法学与实践脱节严重,个别理论也不简单,而法制史又记忆量大、乱、杂刑法民法一旦入门就觉得其相对具体的多,容易理解的多(不入门者另当别论),法律法规(法条)也明晰的多。

       如果综合课只有80-100分,进而影响了总分,综合科就得好好补一补了。

  对策:

  对综合课要“加深理解”与“强化记忆”两手并进,就算不能理解,也要死记硬背。

       就算是只靠死记硬背,以高度熟悉考试分析,对大多数人而言,拿到100分以上都是可行的~我经常问100分以下的考生:假定综合课是开卷考试,你还能多拿多少分?是不是至少还能拿20分呀?如果是,归结到一点,不就是考试分析不熟悉吗?蹂躏的遍数不够吗?考前又去满大街押题忽视系统看书了吧? 

       相反,如果是基础课(民刑法),则可能开卷也搞不定,因为没有理解,不会运用,尤其是解大小案例!

  其一、法理与宪法知识面要“适当扩大”,认真阅读《永平法硕综合课复习技巧》: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0066&nowmenuid=500002&previd=500060)。法理学知识要持续循环记忆和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法理学结合民法刑法宪法等具体部门法去理解,比如;难度较高或内容繁杂的章节,如三大主流法学派、法的价值、法律行为、法律论证、法与社会,以及人大制度、国家机关职权、基本权利等,知识点越多、越乱,越要自己去整理、合并,强化,最后不懂的知识点越来越少-“化繁为简”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急不得。

  我建议大家在看《考试分析》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看看法学本科的宪法与法理教材作为辅助,一般不用全看,选自己觉得最难懂最复杂的章节强化一下;收集一些关于宪法理论以及法理学的小论述、小总结、小新闻和小案例分析(比如历年评选的十大宪法案例、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十大案件,或百度搜索宪法学案例、法理学案例等。当然,切记,这些都只是辅助,或是个别章节或知识点的辅助,不可本末倒置或扩大比例-《考试分析》才是王道,核心地位不能动


  此处分享一下我整理的永平法硕版“法理学的基本脉络图”什么是法?(法的特征与本质)-法是怎么来的?(法的起源、法的制定、法律移植与法律继承、法律全球化)-法长大了成什么样?(法律原则、法律规范、法律渊源、法律体系、法律部门)-长大后法有什么用?(法的价值、法的作用、法的局限性)-长大后法怎么运行(起作用)?(主体有法律职业;内容是法律行为与法律关系;活动有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方法有法的推理、解释、论证)-最后归结于法的责任有啥?-然后升华到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层次。前面谈的都是法本身,最后一章,不单谈法自己,而是谈法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政策、科技等等。


  其二,《永平法硕5阶段复习法》中的“常识预备阶段的工作要不断强化: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65067024675190,它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不断影响你的法律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甚至是知识面,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无形中却让你慢慢成了0.1个法学科班生-法学基础,对跨考至关重要。而又系统基础的法本法硕如果综合课过不了100,几乎只有一个原因:考试分析不熟悉

       永平法硕总在讲“善用资源,用好免费”,现在是网络社会,网上也有系统的本科法律课程(网络共享课程),如教育部主办的网络共享课程平台icoursehttp://www.icourses.cn/mooc/,就有各种法学名师的法学课程,都可以用来打基础,只不过最后一定要回归法硕大纲、《考试分析》和法硕真题而已。我看了一下《法理学》,iCOURSE上就有3位老师的免费课程: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武汉大学汪习根、郑州大学石茂生,都是著名的法理学博士生导师!

       基础万分重要,但有基础还不行,还得“转型”,这是我在永平法硕网站持续强调的学习方法,不管是六级转向到考研英语,还是司考/法本转到法硕,转型的最佳途径就是回归两个:一个是教材、一个是真题!教材是为了框住大致的范围和相对标准的理论,真题是为了适应其特有的题型。

  其三、综合课主观题尤其是论述与案例材料题,是拉开分数的关键,必须强化训练,不断总结答题规律。对此,请先阅专文讲解法硕各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与模式》: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0074&nowmenuid=500002&previd=500060,包括该文中的几个录音文件,其本身也是《永平法硕录音》的组成部分。

  一定要记住,任何时候都要去碰主观题(不能留在最后才去毕其功于一役,大家一定要知道:做一道主观题,也是在帮你记忆、帮你背诵知识点,你为啥要躲呢?开卷都行哪),只不过,不同阶段,做题的目的、方法、题量等有所区别而已,要记得勤动笔:一动笔,你才会看出差距,一动笔,你才会思考,一动笔,你才会去记忆,一动笔,才能持续改进。

  即使是2018年已经废掉的“辨析题”,遇到了,也要做,因为,里面的知识点依然要掌握,因为,复试更是经常会遇到!

  其四、我们常说:综合课,尤其是法理学,即使不理解也要“死记”

       先解决“记什么”的问题,这个中前期的看书、做题、辅导书等会帮你解决。

       而后期“怎么背”?方法多的是!(1)既有中前期本能的记忆和循环重复,有自己主动的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有我最爱用的坚持到底的“睡前熄灯回忆当天所学”法,有上网搜索别人总结的笔记与口诀,有做题中不断地在书上做标记等。(2)最后,到了冲刺阶段,一般是考前30天左右,则开始“纯粹的背”,也就是“死记硬背”,更多的循环,尤其是对于漏记的、记不牢的。越觉得复习不到位,冲刺阶段越可以提前,但不能超过2个月,因为再往前推,则主要工作是“记忆-理解-运用-总结”,而不是“死背”。

  中前期的记忆方法丰富多样的,我也写过《永平法硕专业课13大独家记忆方法(3.0版)》: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0067&nowmenuid=500002&previd=500060,包括表格法、口诀法,网上这类资料也很多,司考的也可以拿过来参考呀。尤其是我说的“睡前光灯回忆记忆法”,但关键还是自己去落实,养成好的习惯,尤其可贵的是要做到:坚持、毅力!

       至于后期的“死记硬背”方法,其原理则是“循环循环再循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并不是有多少技巧!


  对于综合课,我零零散散再强调几句

       (1)要多看法硕教材《考试分析》,尤其是考前1个月的最后突击与强化记忆;

       (2)要将相关章节或民法刑法等科目联系起来一起看,互相促进(如法律渊源VS民法渊源;法治原则VS宪法原则;法律责任归责原则与侵权法/合同法归责原则等);

       (3)要学法律一定要有对比记忆和理解的思维,没有对比,很多东西就是记不下来且看不出区别难以理解(如辨证推理VS类推;法律推理vs法律论证;西方法律文化VS传统法律文化;成文法VS不成文法VS中国历史上的成文法运动)。


原因三、法硕两门专业课都挂掉


  两门专业课都低于100分,考上名校就没戏了。大家算一下,要考上985法学名校但非顶尖的,典型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相对保险分数线要345-350分左右国家线暂按305分计,也就是高出40分以上)-若英语政治取个中等,英语55+政治65,那专业课要230,平均每科要115左右(国家线和北大之流的顶级线另论)--这是个中高档的目标线

  另外,最后录取与否,是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的总成绩排名-好多永平学员擦线进入复试,但复试逆袭的例子很多。只不过涉及法硕复试,是另一个议题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后面专门谈,涉及两种复试类型(传统型和素质型)、5种主要复试方式(专业课面试、专业课笔试以及英语笔试、英语面试、日常面试)!

  对策:

  两门专业课都挂掉,说明整个法律学科都还没有入门,这类同学主要有2类,

  一是纯粹的时间不够。

  永平法硕的标准备考时间10个月。正式复习时间低于5个月,才可以说是时间不足,但准备晚很多时候不能成为失败的理由,详阅永平法硕网站前辈学员专栏的典型代表在职考生零基础2个月340分考入西北政法法硕(奖学金)》 http://www.ypjm.net/ns.asp?nowmenuid=500213当然,也不能指望人人都是“超人”,但是他的成功,总结起来就几句话:“超常的毅力耐力(坚持不懈+争分夺秒抢时间);选对考研书籍资料(尤其是考试分析与真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必有计划,执行必严)”-前者最关键,而后两者通过永平法硕网站备考专栏的指导专文早已解决。

  正是因为他们100%沉下心来、心无旁骛,又做到了平常心、踏踏实实看书做题看法条,一个月干两个月的活,两个月干四个月的活。而不是去想“哎呀,我准备太晚了,有没有希望呀”、“哎呀,我什么基础都没有,还要不要考呀”“有没有什么捷径呀”....,做起来最重要,过程最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别说做题了,看书都静不下心来!

  在永平法硕前辈专栏中,您同样会发现:8、9月份才开始准备最后一战考上名牌法学院的大有人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2012年的永平录音学员中,好几个10月初才准备的,都考上了2013级法硕,0基础备考不到4个月,而且山东的小吴学长更是以365分考上南京大学(法硕毕业后去了知名律所),小刘352分调剂到中央党校(法硕毕业后考上了北京的公务员),小易复习1个月考上中南民族大学少干计划,小潘344分考上河北大学(志愿填低了)....

  认为自己是纯粹时间不够的,二战从6、7月份开始准备是可行的(5月开始准备的居多,因为上一年度的复试调剂彻底结束了,毕竟,经过一战,你是有一定基础了,但一样要有整体复习计划与目标,一样可以参考《永平法硕5阶段复习法》制定,而之前甚至还可准备9月的司考(9月下旬客观题,10月下旬主观题)。

       不要再瞎担心时间不够了,关键是如何做,认真阅读一下《永平法硕3、4、5个月备考计划与考前60和7天之安排(5篇)》:http://www.ypjm.net/ns.asp?previd=500051&nowmenuid=500002。多少永平学员都已经是这些“短期计划指导”的受益者了!6、7月二战,不管怎样,你的法律基础还是有一些的、你的参考经验也是有的,莫怕!其实你最难做到的,就是不能按部就班,老惦记着你之前那点分数!

  二是方法不对路。

  作为文科,法律整体上不是个难学的东西,尤其是从纯粹应试角度看,以大学生的智商,说自己不适合说法律的只是极少数。这10多年来,现实情况是,我发现一战失败者常常是犯了下列常识性错误(这些错误,还真多数与法律学科本身并没有太大直接关系),包括:

  (1)无复习计划,走一步看一步问一步,心里乱的一锅粥;

  (2)复习资料尤其是教材选择不当,永远没有与复习计划匹配起来,没有发挥《考试分析》的核心作用;

  (3)过分强调背而忽视了相互为用的高强度习题训练和自我总结;

  (4)沉迷于收集网络资料,如各种笔记与录音堆积如山几十个G却根本不知怎么用或根本就没用过,资料过多还导致“不能集中火力与注意力”;

  (5)案例题与论述题自始自终没有突破,总是故意躲开案例题、辨析题、论述题等主观题,以后后期背就能解决;

  (6)不熟悉法条,不知道法条该看什么,法条的“简洁性和权威性”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7)把法律想得太特殊,钻牛角尖了等。

       我每年都大声“疾呼或质问”考生:计划、计划、计划,where is your “PLAN”?为什么《永平法硕5阶段复习法》摆着那里了,还不去参考制定自己的计划?为什么总是走一步问一步?有了科学的复习计划,后面的(2)(3)(4)(5)(6)这几个错误就都规避了!

  对此,我这里不多说,如前文所述,去永平法硕网备考指导专栏认真读那“救命的”6篇核心文章,对比你之前的复习,看看哪些地方“走偏了”

  在这封信里面,我另特别提如下建议:

  一是可以看看永平法硕网站成功学长的考研经验,既是学习,也是鼓励,详见前辈专栏:http://www.ypjm.net/ns.asp?nowmenuid=500213,汲取里面的合理成分-每个人做法会有区别,但核心不变,也就是每个成功学长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背后原因不变,严格落实《永平法硕专业课10大备考经验》《永平法硕5阶段复习计划》《永平法硕专业课书籍资料选择建议》《永平法硕5门专业课各科复习方法与技巧》等文章--他们都是“永平法硕系列学习方法”的坚定执行着与受益者,但也通过前辈的文章和经历,看到这些学习原则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二是建议上个辅导班,一个基础班的录音足以:即原则上排除面授、排除所谓“强化班”“冲刺班”“押题班”、更排除什么“保过班”。如何提高辅导班的效果?切记最简单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即(1)上课前的自我预习(初步了解接下来的课程,自己先自学该章节并初步梳理;带着问题去听课或听录音)和(2)课后的强化复习与记忆(强化再看看书、再梳理、再理解、再查询,心得都转移到《考试分析》上来);(3)录音和听课,都代替不了习题,所以,课程别人可以给你讲,系统的习题训练必须也只能自己做!

  上辅导班要做到以上三点,使用《永平法硕录音》也是如此。尤其是习题、习题、习题!尤其是民法与刑法,一个简单的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就算你书上全部看懂了,但一做题,一涉及具体案例,很多人就傻眼了;一做到选择题,很多迷惑项、干扰项立马就蒙圈了;一碰到以前的辨析题,就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和逻辑了!

  三是如果你们信得过我or觉得辅导班太贵(却是很贵,一开口就是好几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贵?也许是因为成本高吧,要请老师、要租教室、要安排住宿、要营销推广等等),也可以不上辅导班,购买我主讲的《永平法硕录音》即可,程序详见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38271151882258,这也是我从事公益活动和出版专著筹款的途径之一,特此感谢,另外,记得在我微信ypjm920中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先。

  我相信,作为法硕过来人,“十年铸一剑”,《永平法硕录音》中我通俗易懂的“课程讲解”、“解题指导”、“专题讲座”和不断更新的“补充单”以及动态督促一定会让你豁然开朗。

       另,一定程度上,我也是你们的心理咨询师和备考“疾病”诊断师-这10多年来,我直接接触了至少50000多考生,勉强可以厚脸皮地说是“阅人无数”

  该录音中的《使用指导与注意事项》事先一定要认真听听!


       Notes 1:对于二战考生,不管是哪科考砸了或考好了,我都要求其“忘记初试分数,踏踏实实基本上按照《永平法硕5阶段复习法》的计划进行复习(或按始于6、7月的那个“变种”计划)”!个别科目初试成绩不错,也不能沾沾自喜,因为这里面不排除去年“(1)题目相对容易;(2)偶然性,个别大题做对是恰好之前做过或押中了;(3)临场发挥比较好”等不确定因素,谁知道今年会怎样?!所以,二战考生一定要注意系统性和踏实

       所以我说,法硕一战考了330,那即使假定“二战题目难度和你实力”均不变,你还能考到330吗?答案是NO!因为前面(2)和(3)的偶然性,所以,考了330,你的真正有效实力很可能是320,有可能是340,therefore,二战的平常心和按部就班就特别重要!

       Notes 2:对于法硕二战原则上不省流程,不管你上次考得如何,都是过去式了,现在依然要:从通读每一章入手,每看完一章做做总结,因为二战有一定基础,有时候会“串着看”,比如看法理学“法律渊源”,就会想着去看看“民法的渊源”:2个月看书做单元题吃透每一章节,把单元习题夯实了,别又躲“主观题”;2个月看书做套题吃透整个系统(同时亦继续吃透章节),“串着看”更频繁;1个月冲刺突击,临阵磨枪准备再上战场!

      不省流程、按部就班,还为了避免另一种“物极必反”:有的二战考生在一战败因和弱项方面特别着力,结果在原来优势科目上又"大意失荆州"了,所以,一定要有大局观,有整体规划,之前做得好的方面要继续发扬,千万不要以为一战考得好的科目考前“搂”一眼就万事大吉,结果“阴沟里翻船”!


      我漏了单说“专业基础课(民法刑法)挂掉”?对,因为单独挂掉这一门的比较少,但如果是,我要单独对如何突破专业基础课(也就是民法刑法)提2个建议:

       (1)借助司考的课程和习题来辅助之:促进你深度理解民法刑法,也学到很多技巧;

       (2)案例、案例、案例,大小案例训练是关键:大案例自不必说,选择题也多是以各种小案例来测试,学习中,每个重要考点,举不出经典案例实例,说明没阵阵学懂!

      相对与综合课侧重背诵记忆多一些而言,民法刑法侧重理解运用更多一点,这是两个学科的区别。所以,民法刑法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旦那一天任督二脉打通,你就会豁然开朗,拿高分不难;要不,就是怎么也不通窍!


原因四、败在心态(压力山大or投机取巧)


       不是实力不行,而是因为心态不正、不端,导致根本没有进入备考状态,心理极其脆弱,复习效果大打折扣,政策、大纲、法律或择校里有一点风吹草动就用无心备考,陷入无限纠结和胡思乱想,要么看不进书,要么浪费了一些关键的备考时间(比如收尾阶段、冲刺阶段)。比如,有人能为2、3所院校之间的纠结而浪费上半个月,半个月哪,看一看多少书、做多少题、记多少发条、做多少梳理和总结啊?!

       我经常碰到的“心态问题”:复习1、2遍就以为能做题上考场了,否则就对自己的实力、方法表示怀疑;一听到别人的复习进度就觉得自己慢了,不知所措了,想改计划了;一听说法硕要改革了,就开始焦虑了;热衷于所谓“歧视”“内幕”黑幕”“捷径”、复试难不难,却忘记了踏踏实实复习才是王道-既然您是一介平民;对谣言传言以及前辈“断章取义”的一两句话,总热心的不得了,却很少自己去官方网站查询权威文件;择校在那里“精确计算”要涨还是跌、谁更好一点、今年报考的人会不会特别多(总觉得自己报考的院校就扎堆、就暴涨)等等。

       当“目标坚定、以我为主的考生都在“踏踏实实看书做题背法条”逐步“化繁为简”时,心态不好的,却在焦虑与担忧中浪费了无数光阴!

       我以前说过一句话,供您参考:“能考上北大清华人大的法硕,必经过非凡之努力,必不会在那里纠结:明年会不会大涨?XX会不会压分?今年报考的XX大学的人好多?复试会不会淘汰人?学校提供住宿不?宿舍有空调不?....回首考研过程,只想说一句:眼中除了看书做题做总结,啥也没有!

       “败在心态”的考生有两种最常见

       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法硕价值、法硕就业、择校、法硕教育等事情的细节上以及各种流言、次要因素、不可考证因素,个人没有主见又抓不住主要问题主要矛盾,导致不能沉下心来专心备考;

       二是自己给了自己不该给的“此战不能败”的压力,好像考不上就“世界末日”了,最后被压力压垮了。对于后一种,我真的要说一句:考研就是漫长人生的其中一个经历,那有什么“不能败”压力,那都是自己给自己加的“魔咒”,考不上研最后发展得更好的例子太多了,而且“社会”这个大课堂对人的锻炼绝对不亚于3年研究生!

       连看完永平法硕核心指导专文的耐心都没有,基本上,心态是要打疑问的--总想着有神人立即给自己一个“立竿见影”、“点石成金”的答案,怎么可能?!

       备考心态差在女生身上表现更突出一点,所以,我单独给法硕女生写了一封信

http://www.ypjm.net/ns.asp?nowmenuid=501412,顺带也谈了谈就业。


       我最怕你们问(尤其是考前的11月份和12月份):李学长,我是不是没有希望了?我是不是考不上了?你觉得我还有戏不?我是不是不适合学法律呀?李老师,我看不进去书!!我非常严厉地“回敬”一句:滚回去继续看书、滚回去继续做题、滚回去继续看法条,多看一页书,多做一道题,多记一个法条,比什么都重要,有可能,就那3分、5分最后救了你;累了就去散步30分钟,或者跑个2000米;别让我算命,自己也别算命,命运在你自己手里,多学一点你赢的几率就增加一点!


       还有“押题”心态,我必须说几句,我在2016年12月发过一段话,请参阅:

       “法硕一共67章,按每章3-5节,每节10个考点左右计,3000多考点!试卷一共才300分,最后考点不到200个,不到10%!你押什么题?!记住:12月24日前你做过的每一道习题都是在"押题",including单元题、模拟题、真题、专项题、零散习题、本科题、司考题、偶遇题、网络题、题库,还有我微博发布的数百到习题,名校复试题,每个前辈专文所附习题,我录音中要求重点把握如何把握的考点等。历年真题,基础与重点这两类至少占80%以上,很多所谓“反押题”考点,也并非不重要,而是我们不了解其重要性(比如清末修律、南京国民政府立法等,比如依法治国三统一理论、良法善治理论,比如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和作用,法律原则的功能等)!譬如,我微博中(http://weibo.com/ypjm)列了那么多习题,你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和查漏补缺了吗?”

       我从不押题,也特别反感押题,到了复习的最后阶段,我对“押题”的建议只有一句话

       “在自己系统看书做题的基础上(这是总前提),你通过任何途径零零星星或偶尔看到了各种简答题与主观题,如一些所谓“押题”也好、最后“一套题”也好、“冲刺题”也好、复试题也好、主观背诵题法学本科试题、法学复试题、法学硕士题也好,你要做的只是:先看题目本身,如果在大纲内,问自己关注过没有,如没有或掌握的不好,立马去查《考试分析》学习之-不在大纲范围内的,忽略之;已经掌握的,忽略之;提供的答案,亦可忽略之(因为都在《考试分析》或法条上)--其实,这些题目包括那些押题资料,大部分你都是掌握的,你要做的,其实是去发现少数你没有掌握的,也就是查漏补缺和举一反三而已”!

       如果押题是大案例,你倒是可以把它当着普通的习题好好练一练,把很多知识梳理一下

       历年真题的主观题,80%以上是传统重点难点,主要通过自己系统看书做题来掌握,余下20%或10%的偏题辅之以各种各样的主观习题资料(如前列)来查漏补缺,押题资料并非关键!所以,系统复习,太重要了

       可见,押题,只不过是查漏补缺”而已(我提倡用“查漏补缺思维”代替“押题思维”,而且题目的来源远远不限于打着“押题”旗号的资料(在我微博搜索关键词:永平法硕测试题)!

       2017年考前冲刺押题那么热火,但只有同时押中这5道主观题的,我才服:公民基本义务、侵权责任承担的方式;《组织大纲》;罪责自负原则、未注册商标的保护;2019年押题,能押中单独的公民的监督权的内容、能押中以为只会考选择题实际考了论述的三大西方法学流派的、能押中将司法解释之释法说理与法律论证结合一起考的,才服。但实际上,Nobody,一般也就押中其中1道,2道都很勉强,如果是押中“表见代理的特点”等这类传统中的重点中的重点,那哪能算押题,没看押题都早就掌握了!

       为什么说2017年这5道题押中才叫"正有押题水平"因为前两道是极其不显眼的最基础题(非传统重点),太基础、太简单、一点理论难度都没有,导致复习中很容易被考生忽略,谁都能说几点,但就是说不全。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题不能出多,出多了没法拉开分数。而《组织大纲》那道题,也比较难以押到,因为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临时约法》上面去了,集中到两者规定的区别上了,但实际上,它也比较重要,这种题忽视了就比较惨,很可能一句话也写不出。而后两道题则是难度大(非传统重点),以辨析题的难度出现,而且难度极大,一是辨析题本身难度大,而是这两个考点有难度(罪责自负原则在大纲里没有写,因为没有写入刑法,是学理上的但却是普遍被接受的,而且基础不牢的人难以融会贯通到犯罪集团那个知识点;商标呢,书上集中经历在谈注册商标,但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并未系统论述,且基础不牢的人难以融会贯通到未注册驰名商标、在先权利以及不正当竞争等分散的法条上来)。所以,我常说,只有针对“非传统重点”的押题,那才叫真正的“押题”-特别基础题和特别难的题!你说,2017年押中“表见代理构成要件”和“假释的后果”,那叫押题吗?这都应该是属于没有押你就已经必须、一定要掌握的重点,而且会由此及彼将善意取得、缔约过失责任、不安抗辩权等特定民法词汇都掌握,也会顺带将“死缓的法律后果”等一并掌握的,你敢不掌握吗?

       2021年,法本法硕中甚至出现了“半开放性题目”,比如:民法典中物权法的发展。这与法学基本功紧密相联。

       通过上面的分析,知道什么叫“反押题”了吧!

       而且我说过,第一,不要将“主观题”等同于“简答题”;第二,如果你喜欢押“简单题”,那你可以采用“排除法”,因为原则上,10年之内原题不会再现!


原因五、法硕择校失误


      先看我的网络直播《我谈性价比较高的法硕院校.mp5》(具体数据自己要查,可能有变):

http://www.yizhibo.com/l/DsLGq2RleXlXwR7w.html,看看你之前,与我的择校思路和分析有何不同?!

      择校不科学,看着那些实力不错但难度不太高的院校后悔莫及,对此认真看看《永平法硕择校:报考难度三因素论》: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33955658645685犯了这里面强调无数次的“误区”,常见的原因包括:

      - 历史分数没有按我说的去查实和分析(千叮咛万嘱咐,就是想偷懒,最后害了自己):想当然了,以1年代替3年了,忽视单科线了,未查询全日制的复试比例或复试/拟录取名单来确认差额比例(以复试线代替了“录取水平线”),报名之前自己也不大致自测评估一下(真题自测+主观感觉+剩下3个月的努力)。

       当然,对于名校,还要看当年有没有“颠覆性”缩招!

       有些人还错误地以为985、211分数都很高(因为自己连复试线都懒得查,更不要说复试比例/拟录取名单那,却忘了985的难度也是分成很多档次的,甚至因为自主划线,个别985复试线都低于国家线(2019年如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却忘记了很多211院校都是国家线或国家线略高(如果法学比较弱的话)!当然,大多数985、211院校如果招收调剂的话,那是很牛逼,要求高的很!

       特别强调一下:2016年以前,复试线基本就代表大致难度,但,2016年以后,很多学校的复试线已不能代表其大致难度,需查实全日制的复试比例(非全日制纳入统一划线,使得全日制的差额比例“暴升”成为普遍现象)!

      - 不了解财经院校等特色法学院的独特报考价值:又去对比综合法学实力了(你拿着央财和南京大学,拿着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等去比综合实力,有啥子意义呢?),985、211迷失(实际上,很多财经外语涉外审计等特色法学院报考价值强于很多法学一般的211,甚至超过部分985,典型的就是“两财一贸+三外”)。

      - 忽视地理位置因素了: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要注意本省的相对性,即竞争对手,即注意“本地区法学院布局”,别把八竿子达不到一块、毫无竞争关系的两个院校比来比去。

      - 为了面子,当“炮灰”也愿意:面子到底值几个钱?好的法学院那么多,甚至分数还不高,为何视而不见?

      - 喜欢“比谁更好一点”和“排名”:有的是傻子都能看出了谁更好,比如南开大学vs天津师范大学,但大家真正纠结的院校,实际上往往是排名不明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看目标院校“各有什么特点、优势或劣势,你需要什么”(结合3因素论),别什么都想要,别总啥事都来个排名。

       二战者,在择校问题上,一定要反思一下自己,看看永平法硕网站院校专栏的3L因素论(定价值-位置、法学、大学)、3M历史分数(定难度-复试线、差额比例、扩招缩招)这两篇核心专文+扩大择校视野,思路告知您们了,里面交代的事情自己去做,别再道听途说了-自己的情况自己最熟悉,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只能靠自己!


原因六 败在法硕复试


       近年来,因为非全日制的缘故,以及名校本就喜欢通过复试来再选拔,所以,这些年,针对全日制的差额复试比例越来越高,成为复试难度的主因(另外一个难度原因是复试题本身)!

       2019年,我头一回设置了付费制的“复试~调剂群,因此与近700位复试调剂学生有了更深入的接触,也准备了更多复试调剂的讲座与资料,所以,感触非常深,所以,在2019年《给二战考生的信》里,我新增了这个败因:复试!

       结合刚刚过去的几个月的复试指导(含调剂的复试),我迅速梳理了复试失败的8大原因:


       1、温故知新的工作(初始范围内的5门专业课),本来初试结束稍加休息后就可以准备,结果很多人就傻乎乎地等出分甚至划线之后才准备,来不及!

       2、最怕面试,却不去做“模拟面试”,不去练习聊天,最后紧张的在考场上头都不敢抬,话都说不出声,脑子经常断片;

       3、忽视系统性:总想找历史复试题,似乎没有复试真题都不知道怎么复试了!我一直要求去落实《永平法硕复试一本通》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23768322375955,就是不去,就在想捷径!而这个“一本通”,是最系统的复习,关键是弄清复试科目,其它都是想通的。尤其是有的学校题目一突变,就傻眼了,比如突然增加案例题了!

       4、静不下心来。明明说了,就那几个科目,考的也是基本理论/原则和基本概念/制度,可就是一天到晚怕这怕那,怕看不完,怕别人复习好,怕考试抽到不会的,怕自己是炮灰.......

       5、面对全新科目:非法学面对经济法、商法等,从未学过,不知如何下手,我教的方法又不去落实!

       6、不了解社会热点事件,不了解热点事件背后的法律观点与切入角度;

       7、论述能力差:理论题的论述差,结合真实案例的分析论述差。

       8、倒在英语上:越是985名校,对英语越看重,除了日常英语,可能还有法律英语。


原因七、几种最常见的失败典型


  以上分析从分数、择校等角度入手(因为政治挂科的极少,所以不予讨论),接下来我从我永平法硕网站多次强调并独家撰写的《永平法硕10大专业课独家备考建议7.0版》一文详细说几种最常见失败典型:

  1、《考试分析》强调看了多少多少遍,却从来没有真正借助各种辅导资料与习题来“按计划地、逐渐地、循序渐进地”加深理解与运用知识点以及整个知识体系。这样的话,看了20遍《考试分析》把书翻烂了也无法让知识入脑入心。

       比如,简答题常考重要概念/原则/制度的特征、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以及概念对比,法条分析题要考一些只要术语的法律含义,这些重要术语都是法律直接有规定或者重要的司法解释给予明确定义的,论述题都会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和主旋律涉及的法律问题,这些出题规律,以至于解答他们的方法,那都是要练、要总结、要理解记忆才能解决的。

  2、自始自终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复习计划(这个非常常见),而是走一步看一步,经常复习到中途就慌不择路,前后也不衔接,看到别人做什么就自己也跟着瞎忙乎,听到一点风吹草低就不知所措,打断正在进行的心中仅有的短期计划-“计划在手,心中不慌”。做到这的还真不多,其实我的“永平法硕5阶段复习法”很常见,也符合常理,但很多人就是不当一回事,的确让我这个做学长的有点心寒。

       如前所述,永平法硕5阶段复习法是规避后续常见错误的“定海神针”,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进度表”!

  3、永平法硕备考的三个法宝《考试分析》+真题(含案例)+法条”,这个真理已经被无数考生证明,但很多人出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违背此原理的现象:主观题(包括案例题)在强化阶段都不做、不练、不思考,想通通留在后几个月,天天只是乐巅巅于做简单的客观题(选择题);到考试了还不知道法条到底长得什么样,更不要说哪些是重要法律与重要司法解释,哪些是其中的重要条文,更搞不清哪些知识点其实就是法条的简单copy而已!

  4、看《考试分析》好像什么都懂了,但考试下来分数就是不理想。这里面的关键原因多半是缺乏习题的系统训练(个别习题-单元习题-模拟题-真题-查漏补缺题等),缺乏做题的经验与惯性,就会有前面那种所谓的自我感觉良好,眼高手低!比如做论述题,有人就算根本不知道“题眼”,他也能写出一堆相关的东西来,拿下不少“辛苦分”,而有的人呢?知道大致的“题眼”,可还是写不出东西来?练得少呀,平常都不动笔,怎么有答题的感觉和条件反射?

       5、真题、真题、真题,不仅仅是去做个分数,至少要做两件事,且更重要:(1)题目的举一反三,比如考了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你就得问自己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考了假释的法律后果,你就得问自己死缓的法律后果,考了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你就的问自己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2)命题特点与规律的分析,包括选择题的小案例命题、举例子命题,简答题考特征、法律后果、区别、构成要件以及已考知识点学科分布章节分布知识点分布,论述题常在哪些章节或主题上命题、同一个考点多次命题但命题方式有何不同(最常见的,比如共同犯罪、比如买卖合同)等等!

  特别提醒,《永平法硕10大备考建议是个系统工程: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92198806610051,彼此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孤立的看某一条,如:没有计划,就会导致三天打鱼2天晒网;制定计划、循序渐进看《指南》与选购资料等也是需要互相匹配的,彼此结合;看《指南》与做习题,模拟自测、案例训练是相互为用、互相促进的……这篇文章,我要求您们每3个月看一次,而且,此文也是任何一级法硕备考的入门文章,提纲挈领,字字珠玑!


  永平法硕通过其网站公开发布的520多篇文章(free of charge)实现对法硕备考-择校-就业的指导,整个网站备考专栏就是以介绍科学学习求知方法、教会大家思考和处理问题以及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为核心--我花了10多年的时间来写这几十篇核心指导文章,还每年要花时间来根据当年的最新情况与咨询经验进行更新与完善,我希望我的心血没有白费!

  好了,我希望考研失败的同学如果你决定重新再来的话,请记住我下面的这段话找出失败原因,确立纠正措施,制定复习计划,购买部分资料,沉下心来复习;专业课先通看《指南》(或《考试分析》),再吃透各章各节,再结合习题强化训练,让习题训练与看书交叉/并行进行,考前强化记忆,再信心百倍的重上考场!

    【In Particular For法硕法学2017年法硕非法学大纲经过较大幅度的修订后,尤其是增加和完善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点后,基本上与法硕法硕法学的大纲即考试范围就更加趋于一致了,差别就在于题型和试题难度,而且更侧重基本理论的考察,而且,你的4年法学本科基础,将会决定你的复习效率与效果,所以即使是非法学的《考试分析》,你们用起来也更合适了。你们是法学科班生,但是犯得错误却和法硕非法学没有本质区别。即使非法学强调要自补法律基础,但很多法学科班生,面对同为法学科班生的竞争对手,很多人的法律基础一样很菜很菜,尤其是一些非名校的法学生(中国600多所法学院遍地开花,实力参差不齐早已不是新闻)。考试分析对法本法硕来说,并不是完美的教材,但是一个很好的基础与框架,其不足(比如深度不够、知识点细节遗漏等),可以通过其它辅导书或习题来补强,甚至包括本科教材!


  附:10余位二战前辈的考研总结(均为永平学员)

  1 《武汉大学法律硕士潘登学长的法硕二战经历经验总结》: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261&nowmenuid=500002&previd=500052 ,非常有代表性,不管是英语还是专业课。

  2 《永平法硕学员小刘的法硕二战经历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423&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这个主要是择校的启迪。小刘本科是学金融的,又想在天津发展,那么天津财经大学的法硕就是很好的选择。

        两位学长的二战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科学合理择校”+“平常心”,很多人二战成功,但实际上没有一战那么努力,一战很大程度就是被“必须要成功”的压力压垮的!

  最后额外说一句:360行,行行出状元-我认为大家也没有必要再同一颗树上吊死,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同时找工作呢?毕竟,法律硕士也不是那么好混的,先不说在读3年有很多坎要过,法硕毕业了找工作也一样是非常痛苦的经历,面对的竞争一点都不少!而且我一直在强调,就算考上北大法硕也别放弃本科找工作!

       3、《南航金城学院(独立学院三本)金融学二战考上南师大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439&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4、《南师大中北学院(独立学院三本)二战考上苏州大学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455&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5、《英语专业在职考生二战考上中央民族大学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338&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6、《江苏技术师院机械二战调剂西北政法(检察官)》: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395&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7、《河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二战入中国政法大学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556&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8、《河北经贸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二战入海南大学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459&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商务二战社科院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489&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10、《大连地理学专业二战考上清华大学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447&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小张同学一战清华失败,其实主因比较清楚,就是0基础且准备晚。所以,他的二战,原则上只需做到:忘记初试分数,踏踏实实基本上按照《永平法硕5阶段复习法》的计划进行复习;其次,充分利用《永平法硕录音》的指导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最后要做到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做题、做题、训练

        11、《辽宁师范大学会计学二战考上辽宁大学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523&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12、《河南小谢二战放弃公费调剂到西北大学法硕》:

http://www.ypjm.net/ns_detail.asp?id=501454&nowmenuid=500213&previd=501183 

        13、《我如何以310分压线二战考入山东大学2015级法硕(总结)》:

 http://www.weibo.com/p/1001603976604819817094,2015年的国家线是多少,自己去查。


  李志勇学长在此衷心祝愿你们心想事成,再战成功!


永平法硕李志勇学长修订于山东青岛(首次撰写于2005年)

永平法硕李志勇学长再次修订于辽宁沈阳


永平法硕工作室(晚8点)

微信:ypjm920  
微博:http://weibo.com/ypjm (私信、评论、转发功能)
邮件(支付宝帐号):13520569164@163.com
永平法硕网:http://www.ypjm.net【Since 2003,法硕政策-培养机制-流程-报名-分方向+备考书籍-计划-法条-主观题-记忆-前辈经验-复试-调剂-入学+择校地理位置-法学实力-品牌性质-分数线-奖学金-法学排名+在读法律英语-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实践实习-综合素质-学校因素-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公务员-司法官-企业法务-律师-考博-政策趋势,通过这520多篇公开发布的指导专文,实现对您们的360°全方位指导,让更多人走入法律的殿堂,Lee Xuezhang Only Can Help You To Here】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