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也不押那个可恶的‘零’,也不押‘红色’,“快到游艺场时祖母喃喃地说。
当然,进了赌场,再次面对“轮盘赌”的伯爵夫人老祖母,依然抵挡不了这个她口中所言的“可恶”小圆圈,也就是轮盘序号“0“的诱惑,再次疯狂般地将所有金钱都押注了上去,结果可想而知:
输了个底朝天
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Mikhaylovich Dostoyevsky)最惊艳的作品《赌徒》(The Gambler)中的一个情节。作为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以“残酷的天才“之称享誉世界文坛,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Mikhaylovich Dostoyevsky图片来自 维基
虽与列夫·托尔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y)、屠格涅夫(Ivan Sergeevich Turgenev)等人齐名,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走过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极为艰辛而又十分独特的。他曾被下令判处死刑,却又恰巧遇到沙皇大赦而在行刑前一天改为苦役。残酷的生活都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26天便完成的《赌徒》也被誉为带有其自传性质的尖锐作品。
这位被高尔基誉为勘与莎士比亚媲美的天才,在《赌徒》描绘中了由世界各国的公子王孙以及冒险家所组成的赌城中所发生的种种趣事,这些人里有冒充侯爵的法国高利贷者、门第古老的奥地利贵族、俄国的退伍将军和家庭教师,精于盘算的巴黎交际花……
而主人公则是一位爱上了将军养女波琳娜,名为阿列克赛·伊凡诺维奇的年轻人。因为波琳娜需要一大笔钱,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的伊凡诺维奇就去赌场押轮盘赌,成了个赌徒。小说中男女主角的原型即作者与情人阿波利娜里娅·苏斯洛娃,加之数年的赌徒经历,这让作者在创作时得心应手,其中对“轮盘赌”的描写特别引人注目,对赌徒心理的描写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况。
“灵魂的束缚使得人们放弃自身的一切美好”
这是《赌徒》的主题
2012年,延续这一主题,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Alexandrinsky Theatre)所创作的,以《赌徒》为原型的《零祈祷》诞生了。《零祈祷》围绕着“零”“空虚”“虚构”展开,逐步指向人格的腐朽,这也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著所要呈现的核心。
《赌徒》剧照
《零祈祷》是俄罗斯国之瑰宝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继《钦差大臣》、《哈姆雷特》之后,即将再度在沪呈现的名著改编。
作为俄罗斯最为著名的剧院之一,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的前身是由俄国的伊丽莎白女皇在 1756 年下令建立的“俄国悲喜剧院”。1832 年时尼古拉一世聘请了意大利建筑师卡洛·罗西重新修建了这个建筑,以他的皇后“亚历山德琳娜”的名字命名,此后,这一建筑也成为举世名画《无名女郎》的背景。
《无名女郎》作者 Ivan Nikolaevich Kramskoy图片来自 维基
该剧院除了作为世界戏剧史的一部分而存在,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并与马林斯基大剧院(Mariinsky Theater)、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Mikhailovsky Theatre)并称为“三大帝国剧院”,是俄罗斯毫无争议的最高戏剧殿堂。
契诃夫曾为其创作剧本,享誉欧洲的著名艺术家列夫·巴克斯特(Leon Bakst)、亚历山大·戈洛文(Aleksandr Golovin)和康斯坦丁·柯罗文(Konstantin Korovin)等亦担任过其舞台编导。
1935年时,梅兰芳首次访问苏联就选择在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登台,并演出了《打渔杀家》、《虹霓关》等京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爱森斯坦等苏联戏剧、电影、文学界知名人士都是在这观看的演出。
2015 年时,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携作品《钦差大臣》首次来华演出,当即就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去年,同样作为静安戏剧谷的展演剧目,在沪演出的《哈姆雷特》再度其巧妙的改编,赢得了业内外观众的交口称赞。
而这两部剧目的导演均为享誉欧洲的著名艺术家,瓦列里·福金(Valery Fokin)。同样,福金亦担任了《零祈祷》的导演,既契诃夫和莎士比亚之后,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进行了改编。
作为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的艺术总监,瓦列里·福金曾四次荣获俄罗斯国家大奖、波兰荣誉艺术大师,是俄罗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导演。他认为名著改编,除了保留原著的精髓,还需要将经典与当下相结合:
“我们在改编经典作品的时候, 无论作者是契诃夫还是莎士比亚, 都不重要。一方面, 我们要保留经典作品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 也要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挖掘与当下世界相符的部分”。
轮盘赌中,关键赌法在于数字 “0”:
如果小球落到”0”上,不用计算,赌台上出现的钱统统归庄家。而如果赌客将注押在“零“上,小球又落到“0”的位置,赌客就将获得35倍的报酬。
就此,福金导演创意性地将舞台布景与题目相扣,将赌博所用“轮盘”放置在舞台中心,搭建了一个可旋转的巨大圆形装置;座椅背后印刻着轮盘上的序号,每个坐上座椅的人物就像将他们的命运寄托在赌局上,下注押“零”希望发生奇迹的祈祷最后都变成了“零祈祷”。
全赢或全输,当灵魂被套进“0”这个可恶的小圆圈后,这个数字就成了人性贪婪最无遮拦的搏斗场,也是剧目名称《零祈祷》的由来。
《赌徒》剧照
《赌徒》原著充满了陀氏的艺术风格,“聚焦在主人公内心的巨大波澜和最微小的颤动上,并在此之上,凝聚起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深刻的哲理”,丰厚的人物性格,立体的社会图景,陀氏作品本身的特点为这出剧目的改编提供了良好的戏剧性基础,而俄罗斯著名演员艾拉•兹甘世娜也凭借剧中的“祖母”一角获得了俄罗斯金面具国家戏剧奖的最佳女配角奖。
这些都是一向擅长名著改编的瓦列里·福金所带来的《零祈祷》的看点,而剧目到底将如何呈现赌徒大喜大悲的狂热心理,又如何在陀氏原著上刀起刀落,如何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时与当下相结合?
大幕揭开之前,这些都值得观众翘首以盼,尽请期待。
—劇終—
TIME
4月26日-28日
ADD
上海大宁剧院
Qiana
不想做过多介绍
剧照由主办方提供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