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寻古 一座山寺多重名】

发布时间 :2019-11-02

​​#净尘视界#【娘娘山、独龙山;娘娘庙、观音禅寺、独龙禅寺,马鞍山市寻古  一座山寺为何多种名?】

    作为土生土长的马鞍山之人恐怕知道西北角慈湖高新区杨坝村有座娘娘山,山顶有个娘娘庙的人不多,知道此山又另有来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上午,随着导航指引来到娘娘山下小径,忙不迭下车一路跑向尘土飞扬的进山小道探路。空山无人,走了很远才见一车悬挂合肥车牌的SUV晃晃悠悠从陡坡下来。年青的善男信女热情介绍了路况,并提示我最好别冒险开车爬坡。

   于是,我折返叫妻。两位下山的年青人,叫我头前先走,以免汽车卷起漫天泥灰弄我一身,陌生人的体贴细致令人感动。

    众所周知,马鞍山虽因得名,但毕竟地处丘陵,周围超过百米的山峰其实并不多见。而娘娘山则算是例外(不,上山之后这才得知这山又叫作独龙山)。海拔214米。据说因火山喷发形成,尤如龙首突起,故又称独龙山。不过,早已成为一座死火山。

   沿着信众捐款修筑的两米来宽陡峭水泥山路,我们走走歇歇。不禁感叹合肥野游者如何斗胆驾车上山,他们将车又是开到哪道山峰访才作罢。

    很早听老人说,早在汉代娘娘山上有了一座王母娘娘庙。庙里供奉着送子观音,历经两千多年不衰。直至文革时期原庙遭受人为破毁,甚是可惜。10年前,当地善男信女们自发而为。有的捐资,有的手拿肩扛。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硬是从坡陡路远的山下,将砖瓦建材一一搬至山顶,了却一桩心愿。

    正可谓天下名山寺占多,独龙山自不例外。沿着蜿蜒山路盘旋而上,路过好几座土地庙,便登到山巅。远远望去大殿巍峨,端庄朴厚。飞檐之下,风铃声声 ,回望若隐若现的城市楼林,更显得山上远离尘嚣,空灵寂廖。
   
    走近地方俗称的娘娘庙,却见大雄宝殿上方分明写的是“观音禅寺”。令人不解。揣测大概首当供奉着是观世音菩萨,才改称此名的吧。

    未等进门,一旁突有拴着的庞大恶犬狂吠,让人惊愕不已。所幸被唯一守寺的僧人及时出面喝止。

    在一只乖巧宠物犬的作陪下,我只身步入空旷大殿游览。想到古人“一人不进庙”之说,不免略有寒栗。硬着头皮循声走向后殿,见一女子正连唱带哭地孤身跪在太阴娘娘塑像前忏悔自身与家事的诸多不幸,全然不顾此处无人与来人……

     走出庙堂,与等在禅寺之外的妻子会合后,我俩钻入密林蔽日的后山。

     山风轻拂,落叶重叠、灰黄。

    坐在手机信号显示为南京江宁区的山岩上,我们一边慢悠悠地吃些水果,喝着牛奶,体味“山中无日月,寒暑不知年”的曼妙诗意。

   闲庭信步之间,有意无意地#百度#,翻看相关马鞍山 娘娘山抑或独龙山的种种轶事传说,饶有兴致地读到这里有关独龙井的传说。

    相传古代每逢大旱之年,当地乡民就会从娘娘庙大殿里,请出龙王神像,立香案求雨。运气好时,山中会有乌龙、白龙腾空而起,双龙飞天。如果乌龙喷水,那么旱情就会得到缓解。倘若出现白龙吐水,则会山洪爆发,暴雨成灾……难以置信啊,求雨也会风险?

    说了这么多,目的只是想说,马鞍山市的娘娘山、独龙山也罢;娘娘庙、观音禅寺、独龙禅寺也罢,至今仍是一处未经旅游开发的处女地。这里神秘且赋有传奇色彩,人文底蕴深厚,是一处不来后悔,来了还想来的仙风道骨之圣地。


马鞍山寻古  一座山寺多重名】

马鞍山寻古  一座山寺多重名】

马鞍山寻古  一座山寺多重名】

马鞍山寻古  一座山寺多重名】

马鞍山寻古  一座山寺多重名】

马鞍山寻古  一座山寺多重名】​​​​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