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合先生是日本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他在做心理治疗师之前,曾经做过学校里的老师。因为学生时代的经历让他认为当老师做教育是他当下认为能够做好,并且有意义的事情。
他当时在学校任教的时候发现,按周围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中老师往往会在日子里变得不思进取而不断的堕落下去。
这让他很是担心,于是他就想到了要去请教一位教过他哥哥们的中学老师。因为这位老师上课特别有意思,自有一种风格。没有通常高中老师那种“教育热情凉下来”的感觉。
当时,这位小岛老师是这么回答河合先生的:
“教初中或者高中的人,因为总是在重复同样的东西,这样自己慢慢就开始原地踏步了。不管怎么说,不进步的人是没有魅力的。”
这位小岛老师,一直在研究日本文学。他的这些研究从学界来看,可能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学术成果,但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一直在持续研究着。
小泉老师并没有跟他的学生们说他一直在进步,可是,他认为大家肯定都有感觉(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最后,小泉老师对河合先生说,“所以,也不必拘泥于数学,只要明确地有着不断进步的东西,当高中老师也是挺不错的。”
后来,河合先生进了育英学园当了高中老师,就把向小岛老师请教到的这个事情和同事老师一起分享了。
秉承着“作为一个高中老师,需要不管什么方面一直保持进步”的理念,河合先生和这些老师们一起学法语,后面还演木偶剧。
在那段日子里,河合先生每天上课、做教材、考试、演木偶剧、学心理学,和大家一起学法语,还有好多好多的书要看,忙得简直是连看报纸的时间都没有,时常穿着衣服就睡觉了。
但生活是如此的充实有劲,每天还读着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心理学。在他的回忆录里,河合先生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了。
看到这书那会儿我正是职业发展路上的停滞期,焦虑迷茫自不言说,无论是恐惧还是骄傲都在两边撕扯着。
当时看到河合先生的这个故事,是一股热流在身体里涌动的感觉。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努力保持自己的进步,哪怕当下的环境看起来并不需要你这样做。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将自己筑造成器。
当外在环境低于你需要的状态时,如果不想被环境所影响,就最好与身边的朋友一起,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当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准确的说是让你感到实现自我价值或体现自我价值的事,哪怕再忙再累,但那样的充实会让你感到当下的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意义。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来看,人总是趋乐避苦的,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逐渐的沉沦也是一种常有的变化方向。
也因此中国有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想长久发展,必定离不开居安思危。
但从荣格自性理论来看,我们的精神核心自性原型自带发展动力,会推动意识自我不断的去发展和实现价值。
这种自我认识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重要的,它让你意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相信,你内心的神圣性定会指引你走向更高的光明处。
它告诉我们,与其在波澜不惊按部就班里惯常得无精打采,不如在寂静中炸响,在平静中推翻。
在平常的日子里,依然坚持保持一种进步的心态与行动,何尝不是一种迷人的魅力呀!
你对别人的影响不是你讲的那些东西,而是你活出了某种状态,这种状态让别人升起了希望。——莫妮卡
第二个故事是河合先生在书里提到的关于一美元分析费的事情。
那时候分析费的行情是25美元一小时,河合先生当时的奖学金是170美元左右,一个月四次分析,剩下的70美元要负责和妻子生活的所有开支,实在是有些拮据的。
尽管如此,但是按照河合先生自己的观点,在这件(接受分析)必要重要的事情上,他是愿意倾其所有的去支付的。
但给河合先生做分析的斯皮格尔曼分析师认为河合这170美元除了吃穿住行,还得买书和旅行以丰富自己的见闻,这是必要的。
所以他提出,只象征性的向河合先生收取1美元1小时就足够了。这让河合先生觉得非常的惊奇也非常的感动。
但与此同时河合先生也感到了深切的不安,感觉自己是做了一件对不起人的事。在河合先生看来:
“他对我做的事情非常有价值,我应该尽我最大的可能来支付,即使是把所有的钱都用上,自己不吃不喝都没有关系,都是应该的。”
于是他和斯皮格尔曼有了下述的对话:
河:我还是很纠结1美元分析费这件事。这个1美元实在让人心里不安。
斯:我不在乎。你为什么要在乎呢?
河:你是收钱的,可以说我不在乎,1美元就可以了。这么说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不能什么也不想,我要什么都不想就不对劲儿了。
斯:明白了。这样,你一直在乎下去,但分析费还是1美元。
河:将来不知道在日本,还是其他什么地方,你现在做的事情,我也会照样做的。
这虽然不是直接对你支付报酬,但是吸取了你做这件事情的意义。
这个故事一直让我特别的感动。
河合先生认为,如果这件事情对自己很重要很有价值那就值得花钱去做,努力去做。这种对自我认真投资的态度,特别激励人。
如果这个事情是对自己非常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那么就值得花钱去做,努力去做。
对自己的投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应该放弃,亦不能仅仅简单的以眼下的金钱耗费来衡量。正如加缪所言:
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可惜大多数人做不到这点,并非不知道需要投资自己,只是他们被眼下的困境和恐惧打败,对于未来失去了信心。
荣格曾说,每个人都拥有情结,而情结事实上也在拥有着我们。
情结所包含的负性情绪,比如怨恨、羞耻、愤怒、失望......它们总会在影响着我们,也许人生需要一些逆向思维:
既然这是无可避免的,那何不想想如何尽可能的愉快共处呢?
去做心理咨询,做一些靠谱有用的测评,或者学习一些可以帮助自己的心理学工具,更多的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对自我的认知清晰,本身就会让我们获得对人生的掌控力,而这正是我们与情结共处所需要的力量。
当你坚信要为了自己有所行动,坚信这些能够为你带来更多的价值,那么就去投入就去做吧。
世上对宝贵的就是对自己的信心和坚决有力的行动。
故事里,斯皮格尔曼先生设身处地为河合先生考虑提出只收取1美元分析费,接受和理解河合的理由,同时坚持自己的善举。
斯皮格尔曼的善良友爱之举无疑让人十分感动,他是在接纳和理解对方的基础上,坚持的自我。
最后河合先生选择成全斯皮格尔曼先生的善举,并决定以后自己也会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这是对善最好的升华。
对于帮助自己的人,永远要懂得心怀感激的“在乎”,就算再好的朋友的举手之劳也不要当成是理所当然,对每一个细小举动的感激,恰恰是对友情的一种珍惜。
而对善行最好的回报就是将这种善行延续下去。所以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能够得到越多的帮助,因为大家都觉得他们值得帮助啊。
故事有魅力的地方,就是每次的重复阅读,都有不同的意义被自由的产生出来。
每一次的理解都会成为历史基础可以回顾和回味,而思想的自由足以产生新故事或新意义。
没有任何快艇像一本书可以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也没有任何骏马能像一页欢悦的诗篇,让最贫穷的人也可在书里旅行。
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更精彩,任何时候只要还能阅读,那么生活总不算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