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对于南京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情感,从总统府到颐和路,以及散落在大街小巷里许多各式风格的民国建筑,让人在不经意间地穿越,便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情怀。
著名景点夫子庙的建筑大多是明清风格的,而周围的水游城、水平方等等则大多是时尚的现代风,沿着建康路向东,在与太平南路相接之处南北两座灰色的建筑,却又是浓郁的民国风情,时空轮转让人目不遐接,其中一座便是走过一个世纪的夫子庙邮局。
夫子庙邮局应该是南京城里最早的邮局之一,它由英国人设计建造,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风格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南北走向有所不同的是,它的正门朝东,呈南北对称状态。这座建筑共有两层楼,屋顶是平的,整体建筑呈“凹”字形。正门入口处为花岗岩台阶,宽形柱式门廊和五座高大的圆拱门,台阶两侧各建有一座混凝土邮箱与外墙连成一体,这个现在当然已经弃用了。大楼顶部中央建有一座圆顶西式风格的钟台,原来钟台上是有钟的,听说后来钟坏了也没有修好,就干脆卸下不用了。
现在这个正门上面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门头,原来上面是“夫子庙邮电局”字样。目前邮局在朝南侧面那边,我转到南面便见到了这个由六根高大罗马柱支撑着的高大门楼,上面有“夫子庙邮政局”六个大字。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推门入内进入建筑的底层,这里是邮政为营业大厅,二楼是办公用房。现在的室内陈设是重新装修后的,对原来的布局有较大的改动,满眼都是的民国风格。大厅内屋顶上悬挂的铁艺玻璃吊灯已经显得很旧,有着一股沉沉的年代感,营业柜台也是沿用老旧的木式柜台,复原民国时期的邮局风貌。柜台背后的墙上挂着复古的木质匾额,上题“夫子庙邮政局”六个字,墙上还挂了十几幅民国邮筒、邮亭、邮政大楼的老照片。大厅内一辆二八大杠邮政自己则是我们这代人满满的回忆。
据了解,此处即为“南京邮电局旧址”,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它的前身则是清朝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一(1897年2月2日)在南京贡院街设立的南京邮政支局,这里即为南京邮政事业的开端。
原来在这一带是夫子庙的古玩市场,销售奇石古玩,人们便称此处为奇玩街,后来这条路正式命名却是奇望街,应该是用“奇玩”的谐音吧。这个建筑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建成开业后就命名为奇望街邮政支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奇望街改造拓宽成大马路,又更名为建康路,邮局也同时更名为建康路邮政支局,一直到2001年才更名为夫子庙邮局,现在这里已经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有人说南京城就是一个古董铺子,一个转身,一个回眸,眼前即是百年千年的穿越,回望的是时代的变迁,古典与时尚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