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炒作中国实验室泄漏说,是黔驴技穷的表现 | 袁岚峰

发布时间 :2021-06-09

​​现在还炒作中国实验室泄漏说,是黔驴技穷的表现 | 袁岚峰

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他们只是在以此表示自己还在努力执行自己的意识形态职责,有枣没枣先打三竿子,至于成效如何那就完全顾不上了。这正应了一句话: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

最近,美国又开始炒作新冠病毒来自中国实验室泄漏的说法。例如2021年5月26日,拜登总统发布声明(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5/26/statement-by-president-joe-biden-on-the-investigation-into-the-origins-of-covid-19/),要求美国情报机构加倍努力,在90天内提交一份报告,并且要施压中国参加一个所谓“完全的、透明的、基于证据的国际调查”。

《拜登总统关于新冠肺炎起源调查的声明》

6月3日,前总统特朗普发表声明(https://new.qq.com/rain/a/20210604A04NKJ00),“因为中国让全世界造成了死亡和破坏,中国应该向美国和全世界支付10万亿美元。”他还不忘炫耀,现在所有人,即便是“敌人”,也都开始认同他说过的“新冠病毒来自武汉实验室”的观点。

对此应该怎么看呢?我的基本看法就是一句话:这是一种黔驴技穷的表现。

去年我就做过好几次节目解读病毒起源的问题,例如解读特朗普的“中国病毒”的言论(https://mp.weixin.qq.com/s/lW3gCnq3abuH2Jmj5L4Jdg)、解读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论文(https://mp.weixin.qq.com/s/-j6oUqlYfe3_OaFMpzxifg)、跟剑桥大学热门论文的第一作者Peter Forster博士对话(https://mp.weixin.qq.com/s/tFsuML_E_zgW2sTQntblXQ)等等。这个话题早就被很多人翻来覆去研究过了。现在有些人在没有新证据的情况下再次炒冷饭,只能说明他们没有更好的事可干。

一个基础的问题是,如何判断病毒是不是人造的呢?最近,我的朋友、制药专家、“北美新药科普历史网”创办者“项西行”博士写了一篇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56rIcjGVryVV7uR72YsFig),做了专业的介绍。

2020年3月,来自美英澳三国的顶尖病毒学家,以Scripps研究所的Kristian G. Andersen为首,在《自然·医学》杂志上撰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820-9),推断出新冠病毒不是实验室的产物。这篇文章重点剖析了两个问题。

《新冠病毒的近源起源》

一个是所谓“弗林酶切位点”(furin cleavage site)的问题。这个术语指的是,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两个结构之间的一小段氨基酸序列RRAR,它带有密集的正电荷。为什么这是个问题呢?因为密集的同号电荷放在一起能量很高,它们刚好凑到一起是概率极低的事件,所以有人认为这个结构是人为加上去的。现在还有媒体在鼓吹这个观点。

多碱性的弗林酶切位点

但这个推理并不成立。Andersen等人证明,这种RRAR的结构是可以自然获得的。如曾有报道流感病毒在传代的时候自然获得了这种多电荷片段,从而增强了感染性。

项西行博士还提到了一个趣闻轶事,来自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Crick,1916 - 2004)和沃森(James Dewey Watson,1928 -)发现DNA双螺旋的传奇故事。DNA的每一个基本结构,即每一个碱基,都带有很多负电荷。那么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这样由大量带同号电荷的单元堆砌在一起的大分子是不稳定的,怎么还能携带遗传信息呢?好在女科学家富兰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1920 - 1958)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DNA的基本结构联接在一起之后,它们的负电荷可以向外伸展,充分利用空间。这就为解开DNA结构之谜迈出了第一步。

DNA结构

阴谋论者以为无法解释的这个弗林酶切位点RRAR,采取的也是同样的策略。它们的正电荷位于分子侧链上,只要在蛋白质的主链形成时把侧链向外伸出,就化解了结构上的局促性。

Andersen等人文章的另一个重点,是否定了新冠病毒经过人为裁剪的观点。

外行往往以为,人类能随意改造病毒。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冠状病毒的体积特别大,而且部分的序列在实现分子克隆的载体细菌中非常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病毒学家们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不辞劳苦地开发了几套分子拼接体系,基本上所有针对冠状病毒的分子手术都是借助这些克隆体系做的。如果想剪裁冠状病毒序列而不留下蛛丝马迹,对行家来说是不可能的。

基因数据无可辩驳地显示新冠病毒不是来自任何此前用过的病毒骨架

这就引出了一个哲学问题。阴谋论者会说,武汉病毒所有一种外界无人知晓的独门秘法,能够不留痕迹地改造病毒。例如有一位记者Nicholas Wade,就因为提出这种理论而出名了。但这就像一个著名的例子,有人宣称自己车库里有一条喷火的龙,别人看不见,也没有任何办法探测到,那别人凭什么要相信这种鬼扯呢?

还有一点很有趣的是,Andersen等人做这个研究的动机。他们和福奇博士在疫情初期的邮件往来,最近被曝光。原来他们刚看到新冠病毒的序列时,认为有一些不寻常的特性,产生了一些疑虑。于是他们深入地做了“侦探”工作,也就是通过深钻文献,把石正丽团队历年来发表的冠状病毒分子克隆技术都摸了底,然后跟新冠病毒的序列一比较,反而得出了毫无疑问的结论:这不是一个人工改造过的病毒。

我们不认为任何类型的基于实验室的理论是合理的

项西行博士认为,如果没有直接证据出现,那么对武汉实验室泄漏的怀疑,在Andersen等人的论文之后就该告一段落了。你也许会问,什么才算直接证据?回答是基因序列。​​​​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