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伦-让“执念”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 :2021-06-10

​​基于对邓伦演技的高度信任,我其实更想看《天河》如何在红旗渠这一宏大主题中描写平凡人。



“这渠什么时候能修成啊”,片子开场就是小刘问吴祖太这个问题,镜头一转,挑水农妇也问。吴技术在山顶测绘定点,脸皴唇裂,指甲塞满泥,作为红旗渠总设计师之一,每个人都问他同样的问题。演员邓伦以回溯历史的方式与吴祖太对话,吴祖太“最单纯且唯一的目标就是完成红旗渠工程”,邓伦说,这是吴祖太“始终如一、不可动摇的执念”。

执念是执着与信念的合体吧,因信念而坚毅不拔,因执着而百折不挠。邓伦用眼神、话语、情绪,甚至亲自上阵危险动作,让吴祖太的执念在《天河》里落地生根。



“这渠什么时候能修成啊”——“快了!”吴技术整个人都灰呛呛的,声音却亮堂堂,听着就有希望;甚至梦中妻子问,他陷入梦魇无法醒来,嘴唇蠕动的仍是这两个字。发现老乡挖错三米,吴技术一时无计可施,可没等书记村长嘀咕完,他就把自己从懊恼中拔出来;“给我点儿时间”,他不回避书记的急切,坚信会有办法。琢磨出凿洞引渠方案后吴技术兴奋得眼睛都放着光,“这渠修不成”,说完上半句他想起小刘也问过那个问题,于是下半句他是对自己说的,“我誓不下山”!


危险、险峻、险境…为重现当年修渠时的常用语境,片子选景在悬崖峭壁上,导演走在上面吓得腿软,觉得邓伦拒绝拍也正常;制片主任则有些后怕,“场地太危险了”。邓伦却一头扎进角色,“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人,就把生死就放在这里了”,邓伦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吴祖太,“到达红旗渠的时候(吴祖太)他们就有了心理预示—誓死完成修渠工作”。

于是誓不下山的吴技术住到工地上,晚上在草棚里丈量设计图纸,白天用脚步丈量山崖河涧。他还把身家性命系在一根草绳上,在90度绝壁上荡来荡去。命悬一线获救后他大笑不已,笑容里既有劫后余生的欢喜,也有我还能跟这山死磕到底的快意。


如果吴祖太能一直笑着与这山死磕该有多好,可终归他曾听到那个噩耗。妻子离世后吴祖太以近乎自虐的方式释放痛苦,成宿的劈岩凿石,虎口震裂,手臂颤抖,累到虚脱晕倒。他宁肯用身体的极限去抵抗精神上的巨大悲怆,也绝不离开红旗渠半步。



这样一个心里透着亮儿、脸上有笑容的人,这样一个信念坚如磐石、执着于理想目标的人,如果历史能改写,我们一定会把它改成隧洞没有坍塌,红旗渠引来甘泉,吴祖太喝到了心心念念的第一捧水。《天河》让人百感交集,李建成的微博也说出了我心里话:“邓演员·吴技术,被你感动到”!


“劈山凿崖战太行,力排险阻改荒蛮”,就用官博这句话表达我的敬意吧——致敬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致敬红旗渠的建设者,致敬英雄吴祖太!“红旗渠精神长存!”

(引号内文字来自公开采访和各官博)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