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到千家万户菜篮子、米袋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如何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近期,松江区入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名单,以创建为引领,以农产品绿色认证为有力措施,进一步织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擦亮松江农业发展的“绿色”名片。
绿色认证率排名全市第一
“绿色认证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措施。”松江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石国忠介绍,截至目前,松江区获得绿色认证的企业达到100家,涉及157个产品,面积达13.6万亩,认证量9.5吨,认证率连续保持高增长,达到47.53%,位列全市第一。
黄浦江畔,仓桥水晶梨基地的早熟、优质砂梨品种“早生新水”即将在月底上市。仓桥水晶梨的甜蜜味道让食客翘首以盼,也让飞鸟这一不速之客闻“香”而来。为了保护成熟期的生梨,基地早已在40亩的连栋大棚内布上一层网纱,以绿色环保的物理区隔方式防止飞鸟来袭。
生梨成熟的关键期,也是防虫的关键期。不同于依赖药剂防虫的老办法,作为松江区最早一批获得绿色认证的水果生产基地,仓桥水晶梨的防虫方式也是绿色优先。基地的负责人,也是质量监督内检员的金凤雷,正指导果农在梨树枝条上系上一根红绳。“别小看这条红绳,这可是灭杀食心虫的利器。”金凤雷介绍,红绳上沾有吸引繁殖期成虫的“性息素”,通过“鱼龙混珠”,从而大大减少成虫成功繁殖比例。
监督员田头“盯梢”保绿控绿
获得绿色认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识牌,一纸证书背后,需要生产管理严格遵守“绿色”章程,因此也需要一支严格保绿控绿的监督员队伍。
王碧君是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一大早,王碧君就来到辖区内的种植基地,“盯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化肥农药仓库、核对投入品种类数量、查看是否存在违禁品种和过量使用情况;走访基地环境,了解农业废弃物是否妥善处理,环境是否符合绿色生产要求。
担起质量监督职责的同时,王碧君也是种植基地绿色生产的指导员,不时要与基地生产人员沟通如何用药、如何绿色种植、如何使用防虫网和杀虫灯代替农药……绿色生产专业的技术标准,也通过监督员翻译成了易学好用的生产规范。
农产品质量监督员,是松江农产品绿色生产的“守门员”,全区共有30位。为了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责,石国忠介绍,在每年两次的全区性监督检查中,会采取交叉检查方式,检查结果与奖补挂钩。据介绍,松江区于去年出台绿色奖补实施方案,根据监管检查结果,共计兑现市区两级奖补2170万元。
好品质赢得好市场
在浦祥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废弃物处理中心,运用废菜叶等沤制成的有机肥已经堆成小山,合作社负责人冯均辉介绍,基地400多亩蔬菜地产生的废菜叶,通过加入畜禽粪便、菌种等,都能在这里变废为宝。“每年产生绿肥300吨左右,可以满足基地部分需要。”冯均辉说。
浦祥是松江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年供应量达到7000吨左右,也是松江为数不多获得绿色证书的蔬菜种植基地之一,而养土是浦祥绿色生产的亮点。
除了沤制有机肥之外,浦祥还尝试在土壤中养蚯蚓,使用蚯蚓土当肥料。“别小看它们,这可是宝贝。”冯均辉说,土壤中的物质经过蚯蚓消化吸收分解后,就变成蚯蚓土,是非常好的有机肥,通气、排水和保水性能都很好,并且没有刺鼻气味,是蔬菜种植的好肥料。
好土地种出好产品,好品质也赢得好市场。“以前是我们跑出去找客户,现在是客户主动来找我们。”冯均辉介绍,绿色蔬菜很受市场青睐,前后有几家生鲜品牌企业意向签约浦祥合作社为旗下种植基地,均遭到婉拒。“我们想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争取用我们自家的品牌卖蔬菜。”携带绿色证书,让浦祥闯市场有了更多的信心,从种绿色到创品牌,这家蔬菜基地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