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危险废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多,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危险废物具有毒害性、易燃易炸性、化学反应性、腐蚀性等多种危害特性,如果危废处理不当会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被降解,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人体健康、制约可持续发展。
2019年3月21日,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因长期违法贮存危险废物导致自燃进而引发爆炸,事故不仅造成近800人伤亡,还影响到周边水质。同年3月31日,昆山汉鼎精密金属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存放镁合金废屑引发燃爆事故,导致12人伤亡。这两起事故均是因未合理贮存处置危废导致的,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若是在发生事故之前,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以下简称“环责险”),由保险公司对企业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并在承保责任期间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少环境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危险废物企业在重视自身的环境责任,做好污染减排工作的基础上,还应积极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国家为了能够让危险废物企业更重视自身的环境责任,加强多方监管,也在危废企业大力推进环责险。2013年,原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13〕10号)明确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试点企业范围及保险条款、保障机制等,意味着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环境高风险行业开始强制试点,这其中就包括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2020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99条规定“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这也是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首次入法。
为了了解危险废物企业落实与执行环责险的现状,帮助保险公司识别因危废企业存在的环境责任而引发的重大环境赔付风险,绿色江南积极向各地经营环责险的保险公司进行致函和友好沟通。
本期报告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 合作,获得了蔚蓝地图环境数据库(www.ipe.org.cn)的支持,绿色江南筛选出151家2019年至2021年年初存在环境违规记录的危废企业。通过参考个别省市出台的环境风险评估指南,如贵州省2019年制定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深圳市 2015年制定的《深圳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风险评估及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等,本期关注的环境风险指标包括行政处罚(罚款、限期整改,查封等)、环保督办、在线监测数据异常等。
图1 151家危废企业各省市分布情况
本期报告涉及的151家危废企业在各省市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共涉及11个省市,其中江苏省下辖城市以及企业数量涉及最多,共有41家危废企业,分别分布在常州、苏州、无锡等7个地市;其次是浙江省,共23家企业,分别分布在台州、温州、杭州、宁波4个地市;河南及安徽两省的危废企业分布比较集中,分别在济源及合肥两个地市,涉及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分别是6家及3家企业。
图2 各个风险评估指标所占企业数量
前文也有提到,本期危废企业关注的环境风险指标包括行政处罚、环保督办、在线监测数据异常等三个指标,其中单个风评指标中只有行政处罚的企业占比最多,高达87%,环保督办的企业数量最少,只有1家。同时占两个风评指标的企业共8家,其中同时存在行政处罚及在线监测数据存在异常的企业有6家,而同时存在行政处罚和环保督办的企业只有2家。
图3 各行政处罚种类所占企业数量
本期报告中,涉及到行政处罚的企业共140家,而行政处罚包含环保罚款、限期整改、停产整治、查封等,其中涉及到环保罚款(包括单独被罚款以及除罚款外还涉及到其他行政处罚)的企业数量较多,有134家,占到九成以上,其他种类的行政处罚所占企业数量较少。
北京固废物流有限公司12019年至今的行政处罚的罚款金额均低于五千,但监管记录条数多达31条;济宁阳光化学有限公司2近两年因环境问题导致的违规记录有13条,涉及最高的罚款金额高达100万,且工作人员多次因环境违规受到行政拘留;山东金诚重油化工有限公司3在2019年因损害生态环境被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向法院提起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绿色江南希望通过致函的方式向140家企业所在地的保险公司进行友好提示,关注这些企业的环境表现,及时识别企业存在的环境重大风险。
基于致函的151家危废企业分别分布在11个省市下辖的27个城市,根据前期对保险公司的梳理,分别向14家保险公司分布在27个城市的在地分公司发出81封函件,截至目前,共有5家保险公司涉及8家在地分公司主动致电绿色江南进行了回复与沟通,沟通内容包括目前危废企业的投保现状、遇到的难点以及环境风险评估开展情况等。
表 1 本期积极反馈的保险公司及致函涉及企业数量
另外,有73家在地分公司未就此次信件中提及的内容进行主动沟通,其中有29家在地分公司在两期报告的致信过程中均未收到回复。绿色江南希望这些保险公司能打破沉默,积极回应公众提出的友好建议,加强互动,促进环责险在危废行业的真正落实。
表 2 两次致信均未作出回应的保险公司
在与保险公司沟通之前,绿色江南认为环责险在危废行业已有立法的支持,不管是企业的投保积极性,还是保险公司在环责险的职能履行都应积极响应。但通过此次沟通,绿色江南了解到,虽然新固废法要求危废企业投保环责险,但大部分企业仍处在观望状态。以下是绿色江南在沟通中发现的危废企业落实环责险现状以及难点。
环责险实行属地管辖原则,各地在环责险政策上存在差异,市场引导力度不一,导致环责险在地方的发展参差不齐。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源中心支公司表示济源是从2018年开始推广环责险的,政府有出台鼓励政策,企业投保环责险后政府会有相应的加分项,当时有不少企业积极投保,但该鼓励政策只持续了一年,2019年没有相应的加分项后,企业的投保积极性也相应降低,但是在新固废法出台后,政府又重新开始推进,不少危废企业也开始行动起来。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则表示上海政府在环责险方面未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所以不管是危废企业,还是其他行业投保积极度不是特别高。江苏早在 2019 年有颁布《江苏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施细则(试行)》,对江苏省内投保环责险的企业给予补贴,企业的投保积极性也有相应提高,因此,企业在各省各地的投保情况各不相同。
因此,虽然国家在大力推广环责险,但要环责险真正落地,还需要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推进,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激发企业的投保源动力。
环责险是为应对环境污染事故专门设立的保险,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不管是开展环境风险评估,还是组织环境方面的培训,都需要有环境领域的专业人才,才能事半功倍。
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表示近期公司想跟政府合作为企业组织相关的培训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希望绿色江南给予分享环责险方面的经验。而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表示虽然公司内部有设立风险评估部门,但在对企业现场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时基本上只是关注环保类的工程项目,如环保设施等,对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不甚了解。
因此,绿色江南就目前与保险公司的沟通情况来看,保险公司普遍缺乏在环境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使得保险公司将来极有可能在区分安全事故和环保事故以及准确界定赔偿范围上出现问题,还会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使企业对保险公司缺乏信心,阻碍环责险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事故的频发,国家越来越重视环责险的发展,在政策层面对环责险进行不断的引导与支持,地方政府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因地制宜,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支持环责险的发展。保险公司作为环责险的相关方,对这些政策指引是否能够及时全面的掌握了解呢?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源中心支公司对绿色江南表示,对信函中提到的环责险的相关政策了解的不是太多,希望绿色江南分享相关环责险政策信息,而且济源市未出台相应的环境风险评估的指导文件,也希望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政策之后可以更好的与政府部门沟通。
保险公司作为环责险的承保方,理应对环责险的相关政策如数家珍,但就目前的沟通情况来看,保险公司对政策的掌握并不尽如人意,这不仅会使保险公司在与企业沟通时比较被动,还会让企业对保险公司的业务能力存疑,从而降低保险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资源共享对保险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水平,还能增强保险公司对外的竞争力,但保险公司在资源共享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分公司表示未对投保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因环责险尚未形成规模,投保的企业不多,保费也不高,没有资金聘请专家对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但同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市分公司却表示环境风险评估是由总部的团队或者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
由此可见,各地保险公司在企业环责险评估标准和执行存在较大差异,资源配置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4因此,资源配置不合理不仅会影响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还会制约保险公司的发展,保险公司应当引以为戒。
虽然此次致信保险公司的回复情况不理想,但也有个别在地保险公司责任意识比较强,比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市分公司表示对承保单位的风控有明确地规则,目前也在采用AI及大数据共享的方式进行尽调,主要的评估依据包括:①企业的历史赔付数据;②企业的环境表现或污染情况(这个数据来源是来自于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部门共享的内部系统);③行业关注,一些涉及环境安全事故较多的行业可能会增加保费,如化工等行业。另外还表示该依据只是一个参考,承保时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形而定,执行尺度可能会有区别。在这种模式下,有30%的企业是被拒保的,说明该保险公司是有态度的保险公司。最后该保险公司还表示欢迎合作和沟通,以及数据共享。
5、银保监局回复情况
鉴于本期保险公司的回复情况,绿色江南于2021年4月8日向11家省市银保监局致函,希望了解信件中提及的企业的投保情况,督促未回应的保险公司及时作出回应,同时核实这些保险公司在承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过程中是否按照国家要求对投保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截至目前,已与5家银保监局取得联系。
表 3 各省银保监局回复情况
北京与上海银保监局未对信件中提及的危废企业的投保情况作出说明,但均表示会督促保险公司及时回应,而广东银保监局则表示不属于银保监局的信访事项,河南银保监局则表示对环境风险评估暂无要求;企业投保情况涉及保险机构商业信息,建议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广西、江苏等6家银保监局尚未回应。且在上海银保监局的督促下,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已与绿色江南取得联系,表示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并未开展环责险。
绿色江南认为,银保监局作为保险公司的监督主管部门,应督促保险公司及时回应公众关切问题,同时作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监管和服务的职能部门,应积极与其他相关方(包括其他部门、企业、金融保险机构、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环责险是由市场提供、政府引导、企业购买,其中政府引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环责险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认可度不高,要推动环责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2020年3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可见,要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因此,在国家大力推广环责险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也需出台相应的措施使环责险能够真正落地。
另外,中国各地区地理差异较大,地方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别,需要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经济状况、产业机构、地域特征等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提高企业的投保积极性。当然,在国家出台的新固废法的支持下,地方政府也可通过制定强制性的政策文件要求危废企业必须投保环责险。保险公司作为环责险的直接相关方,更了解环责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难点,应与政府部门积极互动,互通有无,使环责险政策更科学合理,更接地气。
政府推出环责险的初衷不在赔偿,而是在事先防范风险。企业选择投保环责险,一方面是希望可以分散企业自身的环境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相关服务,如环境风险评估服务、环保培训服务、环保法律及技术咨询服务等。
前文也有提到,因环责险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保险公司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因此,保险公司可用市场化的手段可积极与第三方开展合作,购买第三方为企业提供相关的环保服务,切实实现环责险的价值。
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支持绿色保险的发展,但这些政策基本都是散落在个政府部门网站上,保险公司无法及时获取最新政策。
据绿色江南了解,比较集中有收录环责险相关政策的网站主要有以下四个,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设立的官方网站5中的内容多而且杂,不单单只包括环责险,所以无法很直观的获得环责险相关政策;商道融绿(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发起的机构)创立的“中国绿色金融政策数据库”6,虽收录了关于环责险的政策,但内容只更新到2019年1年;而中国环境报社批复成立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宣传推广中心”7,环责险政策栏目下的记录显示为“0”。
因此,政府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环责险服务平台,用于公示环责险相关政策信息,便于保险公司以及公众或其他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相关政策信息。
另外,在信息获取不及时以及缺乏环保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也应主动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获取环责险最新政策信息,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环责险市场就如同打仗一样,需要在前期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除了保险方面的知识外,对环责险相关政策信息以及环保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与企业对接时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更能有理有据的说服企业投保环责险。
保险公司的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其拥有的各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取决于对所拥有资源的配置效率,内部资源共享程度越高,创造出的价值也就越高。
保险公司内部可组织环责险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在其他地区保险分公司缺乏环责险专业团队时,保险公司内部也可协调帮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从而提升保险公司的竞争力。
特别鸣谢:蔚蓝企业版 APP 对本期报告中企业环境数据信息的支持
注:本报告版权仅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所有,如需引用本报告内容,请注明出处。如需大幅引用请事先告知,并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