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百年路 兴教筑梦育英才

发布时间 :2021-06-25

​​教师参加歌咏比赛教师参加歌咏比赛

革命老兵进校园革命老兵进校园

学生表演《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表演《歌唱二小放牛郎》


百年风华,代代赓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青白江区,有一批历史悠久的学校,在党旗引领下,这些学校与党同心同行,烙下浓墨重彩的红色印记。步入新时代,他们更是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接续前行。


历史需要被记录、展示和传承,才不会被忘记。今天,让我们与历史对话,回溯青白江教育发展道路中最动人的红色故事,探寻弦歌不辍、桃李满天下的精神之源,关注他们如何以自身实践和探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作出的生动回答。


福洪小学

让教育洋溢幸福的味道


从最早的卷棚寺民办学堂(张家私塾)至如今的青白江区福洪小学,这所百年学堂几易校名、历经沧桑,始终以自己的仁厚、慈爱哺育一代代学子。福洪镇是客家人聚居的乡镇,勤奋刻苦、崇文重教、融合认同的客家文化一直是学校发展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进入新世纪,福小人充分挖掘自身百年文化的内生力,确立起“让每朵花儿幸福绽放”的办学理念,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福地”。


成长课程培养道德品行


校园里有一株树龄200多年的黄桷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清香悠远。这株“校树”不仅仅是历史文物,也寓意着福小师生质朴正直、努力向上的道德品质。学校沿袭自强不息的“客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德育常规与特色活动有机融合,将品格教育、每月主题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相渗透,构建螺旋上升式的福娃品格成长课程体系。学生在小学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梯步式完成12个品格的相应课程,培养习惯良好、兴趣广泛、诚实好学、活泼向上的阳光“福娃”。


学校编制了《福娃成长手册》,构建起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从多维视角促进学生品质的自我完善。《手册》中的内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学生自评和教师、家长参评的方式。在评价内容上,更多的是师生心灵的碰撞、思想的交流;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爱的倾诉;是家校之间的相互支撑,体现了一棵“小苗”从破土到擎天的成长历程,提高了德育工作实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学校也荣获四川省首批文明校园、成都市新优质学校、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校、成都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阳光体育彰显办学特色


每天下午3点,校园就开始沸腾,孩子们走出教室开启活力四射的“运动模式”。一时间,乒乓球台、足球场、田径跑道上青春洋溢、笑声连连。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的思想指引下,学校本着“体育与艺术相结合、锻炼与休闲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创新体育发展模式。各个年级每周有4节体育课,每天有大课间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和眼保健操。学校因地制宜把40分钟的大课间分为进场手操、广播体操、乒乓球操、绕场跑、各年级活动、艺术表演、国学经典朗读退场七个部分,巧妙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到体育活动之中,生成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三大维度的完整体系。


在体育特色“一校一品”的打造中,学校通过对“花样跳绳”的推广,开发出一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合学生群体参与的体育活动、游戏、比赛项目,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比赛”的体育教育氛围。同时,在已有的优势特色体育项目乒乓球基础上,继续开发足球和排球项目,把相应的教学内容、课时以及教学达成目标、考核要求等安排到各个班级。在学校,老师们基本都穿运动鞋,在大课间与孩子们一起运动、一起打球。阳光体育不仅增强了师生体质,也让学校特色“亮”起来。学校2019年成功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华严小学

“阳光先锋”点亮育人领航灯


华严小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年恰逢建校80周年,几代华小人继承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追溯根植深处的育人初心,在“华而有实,内外兼修;严以济慈,以爱为核”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与时代共进步,先后荣获“全国传统文化基地学校”“全国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四川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成都市新优质学校”等诸多荣誉。


核心树先锋 旗帜鲜明跟党走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培育有温度、有力度的“阳光先锋”党建品牌。学校党支部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党建工作之首,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校教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四有教师”。还充分用好用活“党员e家”“学习强国”等载体平台,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向深入。学校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分别开展了岁月年轮红色记忆、争做有心教育人、面对党旗问三问等固定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党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学校党支部加强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在严格遵循青白江党员发展流程基础上,创造出从申请人递入党申请书到两级预审“时间轴”,确保培养、教育、发展时间不错位。同时找准基层党组织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结合点,将党建工作向教研组拓展,打通名优教师与党员双向培养的渠道,选派黄娇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陈周民等参加市级党务工作者培训。他们用最亮的课堂树立起“阳光先锋”教学标杆,使全校师生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学校党支部也被区委教育工委评为“优秀党支部”。


带团建优队建 党史学习热起来


学校通过组织一体化、管理精细化、活动多元化、方法创新化、目标现代化的“五化”措施,不断丰富“阳光先锋”党建品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党史学习和德育教育“同频共振”。党员教师刘晓燕带领补晓庆、彭涛等骨干教师,从教材中深挖党史教育资源,以课件、小视频、录音等方式再现《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周总理,你在哪里》等文中场景,让学生了解那段光辉岁月。同时结合国学经典办学特色,开展“传承红色经典、礼赞建党百年”师生共诵经典活动,让红色基因根植于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学校还把党史学习延伸到广阔的社会,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助推立德树人实践:组织学生观看《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等专题片,重温红色经典;实地开展学党史活动;成立美丽公约志愿服务队,宣讲并践行文明出行;招募小小志愿者到敬老院开展敬老活动、到车站和社区实施义务劳动……“阳光先锋”带团建优队建,让党史学习教育焕发出可亲可爱的“青春气息”,真正在孩子们心中“热”起来、“活”起来。


红旗学校

在这里成就精彩人生


红旗学校创建于1952年,2004年与新锋中学合并,2014年由四川省一级示范校大弯中学领办,成为大弯中学红旗分校。这所拥有响亮校名的学校恪守“尚善尚美、成人成才”校训,坚持“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实行全面育人、成就精彩人生”办学理念,既在传承自身优势中“固本”,又积极发扬“红旗”所寓意的开拓精神,使学校发展有动力、有质量、有特色,先后获得“成都市新优质学校”“成都市德育管理先进学校”“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


“善美”教师凝结蓬勃生命力


前不久,在青白江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教育专场中,红旗学校教师合唱队用满腔热血演绎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获得特等奖。参赛老师们纷纷表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无愧于时代和祖国。”


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红旗精神成为学校团队建设的向心力,造就出一支有共同愿景、有工作激情、有发展力量的“善美教师”团队。学校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形成老中青三级梯队,最小的中层干部为90后。他们牢记“德为先、业为本、绩为实”要求,以优良党风引领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坚持校本培训,以年级组集中学习、教研组学科建设、备课组课堂探究等方面为载体,不断发掘专业建设新的生长点,取得不俗成绩。其中,吴红丽劳模工作室在区考评中获一等奖;教师张宇晴在成都市2020年度“课堂教学大比武”中获一等奖。学校还完善奖励机制,成立了“善美”基金,设立“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奖”“教学成绩突出奖”等10个奖项。这些不同受众、不同特点的奖项让全校教师在开放的环境和支持性群体中找到自己发展的坐标,最终受益于学生。


“善美”课堂促进质量全提升


风卷红旗,一片丹心。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五育并举”为目标,科学把握通适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六精”课堂教学,即备课精细、授课精彩、辅导精心、作业精巧、评价精当、反思精准。针对生源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学校提出“进步即优秀”的评价理念,让每名学生都能发光发亮。学校构建了智慧教育实验班,打造“基于大数据平台下的‘三三九’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字化实验室、电子书包、网络学习空间等多点探索,通过拥抱互联网,让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率先尝试信息技术2.0版的教育新时代。


学校牢牢把握课程综合化、主题化的发展趋势,搭建课程结构,细化课程内容,推动课程更新,建构起“善美”课程体系。同时借助课题研究的长效机制,将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有机融合,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立本奠基。目前,区级课题《通过实验培养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市级课题《新冠疫情背景下红旗学校网络教学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已经结题。去年,区级课题《基于单元融合的初中物理深度教学实践研究》立项,这些丰硕成果都是红旗人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礼物。​​​​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