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六月,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杨梅节如约而至,笑迎来自四方的宾客,品杨梅、赏美景、游慈溪,一颗小小杨梅串起“吃住游购”产业链;第六届越窑青瓷文化节暨第十二届慈溪艺术节盛大开幕,惊艳亮相的不仅是开幕式上首演的大型原创乐舞诗画《瓷海越章》,还有六大类近30项活动将贯穿全年;百年追梦,盛世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讲述百年征程,振奋人心,令人久久回味……一道接一道的文化大餐,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成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片唐涂宋地,从来就不缺文化的滋养。从大隐溪旁孝子董黯汲水侍慈母的动人故事,到上林湖畔能工巧匠捧出神韵独具的秘色瓷器,从杭湾南岸慈溪先民围海造田成就千里沃野,到三北大地敞开怀抱迎接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强烈的身份认同,共同的文化自信,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紧紧地连结在一起,携手为这美丽幸福慈溪而奋进!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一抹秘色,已成为慈溪鲜明的文化标识。这抹秘色来自何方?答案藏在上林湖的深处:对后司岙窑址的考古发掘,正式确立了秘色瓷的烧造地是慈溪上林湖,这一重大发现入选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抹秘色又将有何发展?探索从未停止:2001年,越窑青瓷复烧成功,沉寂已久的龙窑又重燃窑火,20年间,一群青瓷匠人孜孜不倦、上下求索,星星点点的火花已聚团成火;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上林湖越窑博物馆、青瓷文化传承园等阵地,串珠成链,承载起展示、教育、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青瓷瓯乐乐音远扬,在全国商业化巡演中创新推出“演出+城市推介”模式,凭借精品佳作几度登上央视,多次走出国门,成为我市文化传播的一张金名片;前不久注册成功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慈溪秘色瓷”,更将极大地推动我市越窑青瓷产业品牌化发展……
如果说秘色瓷是文化餐桌上的一道“特色菜”,那么发展公共文化,则是将盘子做大,令文化惠及千家万户。明月湖畔,大剧院等“一院五馆三中心”文化公建群流光溢彩,成为醒目的文化地标;深入一线,镇街综合文化站、图书馆等近在身边,构建起遍布全市的基层文化阵地……据统计,目前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86万余平方米,依托“十分钟文体圈”,一系列有声有色的群众文化开展得热热闹闹。从“十大华语电影”表彰典礼、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等高规格的文化活动,到“一人一艺”“百姓课堂”“送戏下乡”等接地气的活动扎根本土,再到创新“云享艺”“云游览”等“云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联动,家门口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达蓬仙山,千年福地;鸣鹤古镇,青瓦白墙;方家河头,古樟青青……诗与远方,在这里美丽邂逅。作为浙江省第三批全域旅游示范市,我市已初步建成以达蓬山旅游度假区、鸣鹤-上林湖风景名胜区为“两核”,以南部秘色青瓷古韵板块、东部山水氧吧乐动板块、北部沧海桑田农业板块、都市人文风情休憩板块等四大重点旅游区块为“四区”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更有“百千万”景区化工程变寻常乡村为美丽景点。行走在慈溪,绿水青山带来美好风光,更带来金山银山,“旅游+”裂变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秘色瓷”文旅线路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子,草莓节、蜜梨节等田园节庆品牌助推农旅互动,工业旅游线路推动工旅互联实现产业“共兴”……全域旅游,带动共同发展。
畅享全民健身,振奋城市精神。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加珍惜运动健身带来的健康体魄和顽强精神。慈溪小将石智勇一举夺得宁波奥运史上首块金牌,射击女将徐红一路稳扎稳打,运动健儿们英姿勃发,展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体育精神;健身步道绵延百余公里,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健身设施随处可见,目前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2.13平方米;赛事活动如火如荼,不仅举办了有林丹等明星运动员参与的高规格赛事,也搭建了群众体育竞技平台,让身边的你我也走上赛场展示风采;体育指导培训持续升温,“一人一技”、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全方位和多元化的体育健身服务,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
在传承弘扬中焕发蓬勃新机,在共建共享中彰显人文之美。秘色瓷都,人文慈溪,更多美好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