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伟:滴滴惊魂之部委出行

发布时间 :2021-07-05

19947月,我第一次到新疆,一路来到霍尔果斯,那时边境一片荒凉,战士们站岗的岗亭正在修建之中。我问干活的民工师傅能不能拍,对方说可以,结果我一端相机,远处的战士就冲过来,不由分说收了相机、扯出胶卷全部曝光!

这事我只能自认倒霉,毕竟常识告诉我在这种地方拍照是有风险的,人家抓不抓的都很正常。

事实上那个岗亭并不敏感,晚上在宾馆看电视,央视《新闻联播》正好放了边境的新闻、拍的就是那个岗亭!而且对面是对华友好的哈萨克斯坦,实在没什么好保密的。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只能自认倒霉,人家央视有的权利我未必有。

相信绝大多数有文化的人遇到和我类似的遭遇会和我一样的表现,因为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安全变得极端重要!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一个敏感单位工作人员的出行数据来判断他的住址、识别他的亲友、分析他的习惯、寻求他的弱点、找到他的社交……这样我就可以做很多事,包括接近他、腐蚀他、策反他、收买他、威胁他、绑架他、杀死他。

滴滴恰恰做了这样的事情——202175日,滴滴一份2015年的报告被翻了出来:《滴滴研究院:通过大数据监测国家各部委出行规律,公安部最忙中纪委最低调》。

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注意,2014819日滴滴正式在北京公测、201557日滴滴在杭州正式上线,而这份关于各部委出行的报告针对的是201571314两天的数据——两天的数据就有如此多的分析、非常惊人,即便报告参考了之前的数据,无非14个月而已。如今滴滴的注册用户已经到了1300万的级别,运营车辆行驶里程高于一般车辆,可见滴滴的数据已经到了何等有价值的地步!

很多敏感的地点在商业地图中是不标出来的,即便标出来也会做一定的数据偏移,但滴滴之类的公司可以通过大数据精确取得这些位置数据,进而通过乘客分析判断其价值,比如是否有军事打击的价值、如何打击才更有效,这样敌人的轰炸就更为精准了。

换而言之,滴滴这类私人企业获得如此高价值的数据,其实已经潜在地影响了国家安全,因为这些数据不受国家监管、而且很有可能被我们的敌人获得。

只要你有了作恶的能力就应该被关注,这和你是否想作恶无关。

恰好美国是有规定的——2020年特朗普签署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在美上市公司披露额外信息,也就是给了美国想要的数据才能上市。

所以滴滴在美国上市才会如此引人关注,因为滴滴肯定给美国数据了,如果仅仅是用户数据还好、师老师身高体重三围住址这些数据给了也就给了,如果给的是道路数据的话这事都可以叛国挂上了!

所以国家在72日和4日连出两份公告,要求明确、措辞严厉,不但要求停止新用户注册、而且要求下架——

而到了5日,更是开始了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等开始网安审查。提示一下,这三家和滴滴一样,都是20216月赴美上市的!

在美国人发起你死我活的科技绞杀战后,很多中国公司被美国交易所以莫须有的国安问题退市,这些公司还争先恐后的跑美国上市,有点不可思议。如果大陆上市不方便,至少应该先选香港吧!

所以这些公司不得不被怀疑——

1、他们不是高科技公司

2、他们对美国更加亲近

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更合适的解释?

1、他们不是高科技公司

如果是高科技公司,美国一定会下手的。

美国搞华为中兴而不搞小米、美国制裁西交大西工大哈工大而放过了清北——这说明什么?大家清清楚楚。

真是高科技公司,还敢到送上门去?

滴滴不就是搞黑车合法化那套东西吗?没有出租车公司的管理成本、但收费和出租车类似甚至更高;

2、他们对美国更加亲近

看看滴滴研究院在哪里——他们在美国加州是有分支机构的、数据是可以共享的!

这些企业的本质都是沾了中国经济增长、基础建设扎实、通讯技术先进的光,然而对中国的感情却很淡。

这是让我们担心甚至愤怒的地方。

而滴滴2015年这份得意洋洋的各部委出行分析报告,让我们更加担心!

过去的数据处理受到处理能力和成本的限制、价值不高,现在有条件搞大数据了、价值急剧升高。

大数据简单说就是大家都胡说、结果是对的,因为偏差大的样本被海量的接近正确的数据给淹没了,所以轻描淡写地不断搜集数据就会得到惊人的分析结果,

也就是大数据已经不仅仅数据的问题了、越来越涉及到国家安全,互联网企业的新贵们狂打擦边球甚至违法,面对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购买者两头吃,所以才会得到暴富的机会,滴滴、摩拜、美团、饿了吗、淘宝、拼多多、腾讯等等都是这个模式。

不但如此,它们甚至勾连、合作,形成事实上的垄断。看看2018年滴滴顺风车出事时他们是如何互相打气的——

他们甚至对抗国家,泰山湖畔就是这么来的、也是这么没的——对抗国家能有好下场吗?

除了资本抱团,滴滴这种企业的发展必然还伴随着公权呼应——

2016年滴滴收购优步,形成事实垄断,但没人管;

2021年滴滴在美上市,安全审核要做,但没人管;

这两件事是非常可怕的,属于管理失控!

而本文引用的2015年滴滴对各部委的分析的合作方竟然是新华社,简直令人不可思议!数据安全意识太低下了!

更有甚者,滴滴居然大摇大摆地公然抗拒监管,看看2018年的一件旧事——

这是具体采访,简直是满篇荒唐——
我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但合理的推断是不怎么样,你看这些滴滴到美国上市就逃脱了国家的监管、以至于要紧急善后。
国家法律其实写得清清楚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五十九条:国家建立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的制度和机制,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特定物项和关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和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有效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七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显然滴滴违法了、监管部门失察了。
所以希望国家这次大力查、深入查、放开查。不但查滴滴、也查那些监管部门。另外还有那些抬轿子的媒体——微博夹总都是滴滴独立董事了,滴滴看重的难道是夹总的美貌、而不是他掌管着微博?
最根本的办法是把滴滴收了,因为大数据必须由国家管起来!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是国家的关键资产之一,发展瓶颈是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个人隐私其实就那么回事、信息安全才最关键。
我宁愿我在国家面前光着、也不愿意在资本面前光着,因为至少国家不会把数据给美国、变成导弹的飞行数据!

延伸阅读:
师伟:滴滴风波启示录
删封无常,只能在现有三个号游击迂回
所以请同时关注三个号以保证及时阅读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