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开展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关中地区完成76台工业炉窑废气深度治理;50家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完成高效污染防治设施建设;34家工业企业完成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测7700余辆;建成16个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点。
02
完善应急减排清单,响应重污染天气减排要求。将9840家企业和6558家施工工地纳入应急减排清单;坚持分类施策、差异化减排,避免“一刀切”,对35个重点行业3068家企业进行评级,将785个工程和64家企业纳入保障类清单,细化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到具体生产线、生产环节、生产设施,实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一厂一策”,做到精准治污减排。经测算,在应急响应期间,陕西省PM2.5日均浓度下降11%。
03
抓、治、防、管
陕西用四招防治臭氧污染
👇
科学“抓”
科学制定全省“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蓝天保卫战年度工作方案,突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减排。
精准“治”
全面排查区域内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储油库和排放油烟的饮食企业,全面提升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治理设施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去除率。推动将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物流配送等车辆替换成新能源汽车工作。
源头“防”
加密监测和分析,提高预测准确性,及时通报气象条件和臭氧污染变化趋势。建立“散乱污”企业监管长效机制,坚决遏制“散乱污”企业污染反弹。鼓励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行业企业实施生产调控、错时生产,引导油库和加油站夜间装、卸油。
依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