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 · 已来者安居 未来者向往

发布时间 :2021-07-09

​​供图/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青白江的国际港之路

作为成都中欧班列的首发地,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青白江正展现出越来越丰富的想象力。


从前,在人们的印象中,青白江就是老工业基地。而今,提及青白江,“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是第一名片。在来回奔忙的中欧班列间,新的国际化故事不断上演。


近日,德国宝马通过中欧班列对中国整车出口的最大订单,就在青白江落地。这是青白江长久汽车进出口产业中心项目结出的首批硕果。届时,德国宝马的待运车辆经由德国宝马各工厂提车后,运输至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再经由中欧班列运输至成都国际铁路港。在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完成拆箱及清关作业后,再由轿运卡车分拨至宝马西部地区仓库。


用中欧班列来运整车,优势相当明显。铁路运输相较于传统海运,极大缩短了进口整车产品的交付周期。成都中欧班列的线路成熟、快捷准时、安全高效,对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也正因如此,今年5月,中国彩电行业第一品牌TCL王牌电器选择将其出口加工制造基地落户青白江。以前,TCL的产品出口欧洲,基本走海运。虽然运费便宜,但是时间较慢。而电器更新换代很快,有些产品还在路上就已经落后了,失去了竞争力。


TCL电子运营中心总经理牛海龙算了一笔经济账,产品出口要是通过海运,一般要花42天。而搭乘中欧班列,其货运周期是海运时间的三分之一,价格是航空的五分之一。他表示,“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效益,中欧班列(成都)都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自2016年3月中欧班列“TCL专列”首发以来,TCL成都工厂出口量和出口额实现了平均每年30%的增速,每周就有3至4趟TCL专列发往欧洲。基于这样的背景,近些年,TCL将该公司80%的欧洲订单从广东惠州转移至成都工厂。如今,TCL更是要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内打造新的出口加工制造基地,目的正是希望通过中欧班列更快速响应欧洲客户的需求。


供图/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从促进贸易畅通到助力产业聚集。据了解,今年1月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后,已形成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冷链物流等产业链品类,打造面向亚欧大陆桥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开放需求的“一带一路”外向型产业聚集区。


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建设,直接推动了青白江区产业的重构与升级,为新经济的发展集聚着新的发展要素。如今的青白江,新经济正在蓬勃生长。走进位于成都青白江区凤凰东六路的蓉欧新经济创新创业园,万余平方米的孵化空间已经入驻近三十家企业。自去年7月底开园以来,科技类、文创类等创业企业在这里聚集,租下了工位、挂起了牌子。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流量经济、创意经济,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场景、新产品,展示着这里经济发展的加速迭代。


“这个茶叶是咱们川茶和尼泊尔合作打造的产品。”5月24日下午,在尼泊尔国家馆内,一个深红色的小茶盒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包装上写有“尼泊尔有机红茶”字样,是由川茶制造技术和尼泊尔茶叶的携手之作。当天下午,继尼泊尔驻成都总领事馆开馆后,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第26个成员——尼泊尔国家馆正式开馆。


不断上新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将新的生活方式带入成都,给人们一种“在蓉城,逛全球”的全新体验。但这还不是全部,未来,在青白江,不仅能“逛全球”,还能“吃全球”。今年10月左右,青白江的中智(四川)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园内,来自智利的车厘子就将被引种到这里。很快,成都人就能吃上本土种植的智利车厘子,实现“车厘子自由”。


从内陆腹地向开放枢纽、从老工业基地向泛欧泛亚港口城市,依托中欧班列的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层层叠加,青白江在过去五年实现了历史性转变。迈入“十四五”,青白江正借智、借势、借力,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迈向更高水平的开放。


以国际化的视野,青白江正打造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高地,并通过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让“已来者安居,未来者向往”。


PART  01

“碳中和”先行者


青白江充分发挥陆港主枢纽核心优势,围绕碳中和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以及加工出口,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材料,打造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示范效应明显的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


PART  02

“车厘子自由”的背后



青白江努力探索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乡一体化发展、彰显对外开放农业特色的发展路径。


PART  03

一座城的“极简模式”



按照“国际可比、国内领先、青白江特色”原则,青白江不断深化打造“极简”贸易投资、政务服务新模式。​​​​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