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特约稿 · 作者@绿野仙子-AB】
《你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一一探班柳云龙导演新剧》
话说我的职业优势真好,同行各地皆有,对导演演员、帅哥美女早就有免疫力。但自从2018年《风筝》后就被柳云龙导演独特的魅力、演技、才华甚至声音倾倒,做了他的粉丝,十万个没想到,我这么挑剔的人,有朝一日会成为某个人的粉丝,实在解释不了,就归为“缘分”吧!
粉了龙哥三年半,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探班,特别想见生活中的真龙,想零距离感受他的工作状态。奈何龙哥的新剧太难等,综艺也少上,《风筝》拍完八年,这次从拍摄当地同行那里获悉龙哥开拍一部网剧,担任导演、主演,真是太开心了。猜想+推理,大概推测出了探班的目的地和拍摄时间。
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探班。飞机+动车+汽车,一个人踏上旅程。航班没有直飞,还延误了两个小时,但想想就要见到心心念念的龙哥,嘴角上扬,我心飞翔。有人曾说:“好多人见过老大后因为他魅力太大,会陷进去。”记得龙哥回我的帖也说:“雾里看花,小心跌入万丈深渊。”我不管,我一定要体验一下现场龙哥的魅力。我要做龙哥新剧第一个去探班的龙友。
曾经在心里无数次描摹见到龙哥的心情,毕竟这几年都是对照片和5年前影像里的印象,在微博里玩而已,就让我好好体验一下亲临现场的奇妙感受吧。
终于坐上了奔向龙哥的专车,心里有点小鹿乱撞,觉得“近龙情更怯”,这场奔赴终究是实现自己的一个小目标。
到了拍摄的镇上,入住酒店,发现门口竟然停着剧组的工作用车,车上有标着剧名的工作牌。我是不小心和剧组住在一起了吗?在大堂办手续,就听正在大堂吃盒饭的剧组人员小声议论:“怎么,还有演员没到吗?”
放下行李,吃午饭,顺便向老板娘打听,她说:“哦,前几天好像剧组在菜市拍抓小偷。”这个镇上古旧狭窄的街道纵横交错,很容易迷路,电线密布,民风淳朴,年代感扑面而来,能让人慢下来,仿佛一下回到了上个世纪。人生地疏,我找到一辆当地的电动三马车(北方是不是叫三蹦子),跟师傅说:“你就带我镇上转,直到找到为止。”好在师傅脑子灵光,问了几个老街坊,很快打听到拍摄地点,一路寻过去。终于见到了剧组铺的一地设备,一个简易正方形的遮阳棚里摆着几组监视器,一个椅子上背坐着一个身穿警服的人,身后是两个工作人员,对面是摄影老大,旁边是录音老大。我小声地问外围的一个年轻场务,柳导在哪里?他指了指那个穿警服的人说:“那个就是呀。”天哪,这个曾经在梦里出现过的人就近在眼前了吗?
我趁导演没盯着监视器的时候走过去,叫了一声柳导,他抬起头来,专注的神情似乎被吓了一跳,他惊讶地说:“哦,你是怎么找到的?”耳边响起了那充满磁性的熟悉的声音。
虽然想象过很多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我的第一次见偶像就这样被定格了。眼前的男人一站起来比我想象得高大,浓眉大眼,目光炯炯,鼻梁高挺,英气逼人,一张工作中的严肃脸。身上穿着警服,宽宽松松,佩戴党徽,很干练,还是纯素颜出镜,头发有点长,后面看到他经常用手护着整理头发。感觉他是在有意隐藏自己的帅气,一副基层民警的样子。一直想看他现代戏的造型,还真难得。他让工作人员找了张凳子让我坐下。马上轮到他拍戏了。换魏波副导演来监视器这边,我和魏导打了招呼,魏导一看就是运动的体型,高个大长腿,他俩配合太默契了。
龙哥真是为镜头而生的,从监视器中看到几个机位拍出来的画面都好看,五官特别耐看,剑眉星目,清亮有神。他现在的表演很沉静、很稳重,也许是岁月的痕迹,也许是剧情使然。一场询问当事人的戏拍了几轮,三个机位,中景、特写、补拍,精益求精。可惜场务管得紧,不允许拍照。
拍完这段,剧组马上转场到一个庙里。龙哥趁休息跟我聊天:“你是女间谍呀,林桃啊,我们消息封锁得这么厉害,你都能找到。”我说因为我是谍战教父的粉丝呀,其实是有一颗迫切想见他的心。那两天剧组探班的只有我一个。
然后龙哥问:“我是不是比你想象得老啊?”看来他相当在意自己的形象。但是广大龙友请放心,龙哥是很优质的偶像。我说:“没有啊,很帅,气场很强大,第一面那时把我吓到了,你到时看我的文章吧!”他说:“不是啊,我工作中就是这样。”其实龙哥第一面给我的感觉就是高大英俊,认真专注。看到太阳大,他细心地说:“挡着点,晒黑了!”我说:“我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时间啊。”他笑着对旁边的魏导说:“这话说的,感动啊!”
聊了一会儿,他就要去看现场、对词了,是在一栋民房院子里拍向剧中人调查的戏。看着他几场戏下来,炎热的一个下午没喝几口水,好像只抽了一支烟。拍外景条件还是蛮艰苦的,有时就像一个工地。一场戏拍好几遍,一条路走好几趟,中间还要指导群众演员的戏,唉,肉眼可见的累啊!我就安静地在监视器那看着他专注地演,他拍完一段再回来审过,不够的再补。我想象着等这部剧播出时,回忆起这些场景的拍摄都是我亲眼所见该有多珍贵。
傍晚时分,龙哥要抢天光,工作人员都一溜小跑地布置设备,马上要开始忙拍戏了。他主动过来说:“来吧我们拍个照,你那么远来。”我一直都没提,怕打扰他。我拿出自己的手机,龙哥马上说:“拿我的拍。”大概是惧怕我们女同胞的美颜相机吧!他的相机里出现了九宫格,大概拍了有十张,对我这种选择困难症要这样选照片会难死。看他口罩还挂在下巴上,我说:“你把口罩摘了吧!”他马上说:“你还要跟我提条件!”额,这是不是有点大男子主义。但是后来我想起来了,关于这个口罩是有个花絮的。我发现他下巴被毒蚊子咬了一个大包,有点红肿,他开玩笑说:“是母蚊子咬的。”所以下午一直用口罩捂着。导演拍完当天的戏,还要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很晚才收工。
探班第二天,我起得晚,没跟上剧组的节奏,其实这里很早就天亮了。如果没有剧组的内部消息是绝对找不到拍摄地点的。千万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定位,叫了专车半个多小时后到达拍摄地点,还要有人带路才能找到,是在另一个镇,曲曲弯弯的山间小路,青石台阶拾级而上,两边黄色的石头房子错落有致。
到达现场,工作人员正各司其职地架设灯光、录音等各种设备,置景正用消防水带从山上沿台阶往下浇水,营造潮湿雨后的环境。因为水湿地滑,下山好几个人摔跤了。
很快就见到龙哥,今天没有龙哥的戏,他穿着自己浅紫色的圆领T,军绿色的七分裤,黑白拼色的帆布鞋,系着橘色的鞋带,休闲时尚范儿。脖子上挂着龙友们都熟悉的那副系着彩色花绳的眼镜,不时还举着认真地看监视器里的片段。龙哥的监视器安排在一个民房的客厅里,太小了,我只有坐在门口看他导戏。导演用对讲机指挥演员走位、拍摄,还要经常上山到现场指导,天气很热,上上下下很多趟,辛苦啊。从他对剧中每个人物的准确理解和把控,看得出他作为导演驾驭演员表演的功力。
中午剧组盒饭,导演份的各种小菜碗铺了一桌,但毕竟是盒饭,天天吃也腻了吧。想起后来他说想吃紫苏虾仁意面了。他边吃还不时看刚拍的镜头。吃饭的时间放了一小会儿音乐。中午没有时间休息。
下午有一个镜头,演员反复表演了几次都不到位,龙哥亲自示范,假装踩到滑的东西一个趔趄,真像,再帮演员想些办法,达成想要的效果。午后遇小雷雨,剧组暂时停拍休息,唉,拍戏真是看天吃饭,挺熬人的。
龙哥好不容易空下来就来聊一会儿,不时听到他爽朗的笑声。看到我的手机壳是订制的他做太子龙广告的照片,假装惊讶地把照片给剧组的人看,说:“我还有这种时候啊!”我说:“你看我的手机屏保是你一张蒙查查的照片,也不给张高清图做屏保。”他说:“我没有新照片啊,你看我的都是从网上下的。”手机伸过来一看,果然是网上下的《血色迷雾》文康戴礼帽的组图,主屏是他自己的一张自拍。偶尔提到《暗算》还是满满的自豪。趁剧组休息,没事我就用手机顺便写探班文,龙哥看到我在写东西说:“你挺能写啊!”干过记者,这也算是职业习惯吧。
下午雨一停马上转场到下一场戏的地点。一个低矮破旧的民房。照样是器材组的小伙们把监视器、录音设备、导演椅等从山上搬下来,又在一个民房里布线,我提前和女房东说好,搬了椅子在房间里坐下,这样龙哥就坐我斜对面。另一边拍摄现场也在同时布置灯光照明、录音等设备。服装组的找本场的服装给演员换上,是夏天演冬天的戏,带演员过来给柳导看合适不,导演提很细的要求,回去换。
转场布置需要些时间,忙里偷闲的龙哥和着音乐唱起一首粤语歌《只有情永在》:世间事不知怎分对错,懒得问恩怨怎分开,当一切若浮云,只有情永在,心中记一份爱……粤语和颤音不错哈,我能在现场听到他深情款款的歌声太幸运了,此时此刻我会铭记,谢谢你带给我的美好,希望哪天在唱吧唱一次。
导演这边一切布置停当。这场戏是一对中年男女和一个冻坏了的年轻小伙子,给他擦手、放热水袋、盖被子等,小伙苏醒后一段几个人的对话。台词和动作都不复杂。但拍摄现场状况频出,一下烟给大了,龙哥说镜头里脏乎乎的,要把窗打开散烟;一下烧水壶不冒热气了,不像,要灌热水袋和烧水壶同时冒热气,还要生盆火,电热毯的开关得亮着。给小伙子盖的被子快成一坨了,导演叫人赶紧弄平整,说:“我一大老爷们儿都看不下去了!”化妆师往躺在床上的小伙子头发上喷水,头发都捋到后面,导演通过对讲机马上说:“头发往前弄,营造少年感。”龙哥通过监视器不断地对服装、道具、效果等进行调整,说:“这些细节不能忽略,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比雪还亮。”一切OK后,开拍。但演员总是这里或那里不到位,导演耐心地不断地调整点拨,一遍遍地来,包括两个中年演员眼神的方向,小伙子睁开眼睛的速度这些细节。他的声音就那样不急不缓地回荡在那间房里,梦幻而真实。
这场戏我不记得重拍了几次,18:30了,趁他们准备拍下一组镜头时,我饿了,跑出去买牛奶饼干。而导演剧组还在忙前忙后。他们不管多晚都是回酒店驻地才开饭。
终于拍完了全天的戏。我和龙哥一起下山,他背着一个大双肩包。一路走我告诉他我第二天一早要返回了,他问我跟了两天剧组有什么感受?我说拍戏真的太辛苦了,特别是碰上不太理解角色要求的演员,要反复启发、反复拍摄,一场戏要磨很久。我觉他有些无奈,说了关于演员门槛的事。而他又是一个严谨讲究细节的人。现在回过头想想《风筝》这样的长剧集、时空跨度大的剧拍摄是多难多累了。也很庆幸自己遇见《风筝》遇见他。临别时他握住我的手,他著名的美手看了两天,依然秀气修长,依然表现力十足。他握得很有力量,他的手很大,很温暖,能把我的手整个包裹住。他建议我有机会去临海看看,说那里风景非常漂亮。我问他这次为啥不在那里拍,他说(根据剧情需要)那里起伏不够,拍起来不好看。
剧组的人说他是太阳神,意思是他拍戏天气已经很给力了。当天拍摄结束后,柳导带着工作人员继续看第二天的景。剧组的工作压力真的很大,时间安排很紧凑,他也时刻处在专心创作的阶段。龙哥在剧组是一个控场力、领导力很强的老大,运筹帷幄,尽在掌握。有时看着他如众星捧月一般,是名符其实剧组的实力担当、团队核心,心里会油然而生一种敬佩。第二天的拍摄地点在一个港口岸边的破旧楼房。此刻已经是晚上8点了。海水拍打着岸边的船只,波光粼粼,灯影摇曳,龙哥情不自禁拿手机拍了起来。
心诚则灵,两天探班的时间过得很快,但很顺利,头一天看他演,第二天看他导,就陪着他,静静地感受,天时地利人和,完美!我应该是他这么多年开拍新剧第一个探班的人,有些纪念意义。两天都有点失眠。龙哥拍戏的点点滴滴都留在印象中,慢慢回味。这次现实中见到龙哥,既被他俊朗、帅气、高大的外型所吸引,更被他的才华能力、多才多艺所折服。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不会迷得无法自拔,反而会重新评估、重新校对对他的印象,他的确值得我的一路追随。送我的专车司机问我这两天去了网红打卡地吗?我说没有,虽然我知道就在旁边的一个海边小镇。但我很明白,我此行只有一个目的,脑海里想起一首歌:“就只看了你一眼,就已确定了永远”,因为龙哥就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写于2021年6月
夏季,炎热。海边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