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4日23时36分在四川阿坝州汶川县(北纬30.97度,东经103.37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
据四川省地震局介绍, 本次地震位于汶川余震区南段,属于汶川余震区的一次起伏活动。
有专家称:本次地震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余震~~
那么,本次地震到底是不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余震呢?如果是,那余震到底可以持续多长时间?还有,最关键的是,本次地震的破坏和危害有多大?
先揭晓答案:是。
(不过还是希望大家继续读下去)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余震。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浅源的大地震(主震)发生之后,在其附近会接连发生很多较小地震,这些小地震就是余震。
呃,很显然,这个定义太过于笼统,问题是“之后”指的是多久,“附近”代表多远,“较小”是多小,等等。一言以蔽之,其实涉及到了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
因此,余震具有如下两个特征:1. 余震震级比主震小,通常震级相差1级以上;2. 余震位置要和主震毗邻,因为主震能影响的范围也不是无限的,不能太远,通常余震要在主震破裂范围的2倍以内。大地震的破裂尺度很大,比如512汶川8级特大地震破裂了300多公里,而一个7级地震通常的破裂尺度有30-60公里左右(对于余震的这两个特征,大家没有异议)。
显然,此次汶川4.8级地震符合这两个特征,即位于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余震区南段,且震级远小于8级。因此,本次地震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余震(不过也不是绝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来来来,大家坐稳了,一起开个脑洞,假如本次能够引发更大的地震,那么本次地震变成了大地震的前震)。
对余震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地震的余震持续时间可以很长时间,甚至可以长达上百年。例如2020年7月12日河北唐山5.1级地震就是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余震,时隔44年之久。
研究表明,地震的震级相差1级,能量要减弱32倍;差3级就相差3万多倍(1个8级地震=32个7级地震=1024个6级地震=32768个5级地震)。
据网友介绍,此次地震在成都的震感不明显,而在汶川县、都江堰、郫县等地震感较明显,但并无伤亡和失踪人员报告,也无重大财产损失和基础设施损毁报告。
结束语:本次汶川4.8级地震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余震,不过其破坏力就是4.8级地震的能量,当地震感明显,但目前并没有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报告,请大家加强预警,注意余震进一步发展,正常生活,切勿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