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7月14日收到了一本书,作者马末都,书名《背影》。取“背影”一名有朱自清先生那篇文章,影响力很大,生动刻画了一位父亲形象。
而此《背影》非彼“背影”,若朱自清先生的是描述一个具体的背影,通过背影一个具象化的东西描述一切,则马末都先生的这本《背影》则是用“背影”来描述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人生一世,结识的人和物都很多,结识多了,人就有回忆和极为强烈的感受,这种感受非亲历者体验不可。
图片
图片摄于2021年7月19日
人生很短,总是在惆怅与哀愁中惶惶度日,若无一件真事可干,人生还真是一种苦难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为自己选的,而是为他人选择。
阅读本书很流畅,有着25个已逝人物的背影碎片,此外,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装帧设计,真是爱了,将书放在桌上,床上阅读,基本只需要翻翻页即可,无须吃力翻书,还得用手托着书,以免翻页不稳定,此书只要翻过去,就如一张纸般平坦,阅读感受极佳,尤其纸张散发着淡淡书香味,一不小心书就读完了。
一个人在世上难免不会和人产生交集,或多或少,总归还是有的。马末都先生是文化学者,还是观复博物馆创始人,在文物研究、文学写作、文化传播等领域均有不错成绩,为中国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在世界文化窗口上有了多一面了解的可能。
所以他交集的人比常人要多,交集多了,自然交流频繁,能够接触许多大师级的人物,还有许多与自己领域相关的专家级人物,交流领域内的专业问题。马末都先生在此书纪念自己的亲人友人,虽是生活中产生的交集碎片,但能够细碎记于脑海,又能很好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些未曾听闻的大家,也是一种发现。
图片
生活的趣味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集。若人与人之间相隔,没有交流,那则会减轻许多回忆,有些人生来就需要记住许多事情,许多人;有些人则不需要,在人的一辈子中,能够有一二知己者,也属万幸,许多人没这个福分。没这福分,自然也没多少时间交流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有意义的问题不仅能够启发自己,而且还能启发别人。
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高深学问,唯有努力生活,但努力往往和强度时间付出相关,你的许多时间都用在在时间片段这个问题上,用在家庭孩子身上,所以我们看别人与知己的交流就是一种享受。享受知己之间的对话,感受他们之间的心领神会,体会他们之间的一言一语一行。
当这些直观的感受,不断冲撞一个人记忆的时候,这个人试图努力也在回想着一些往事、一些人。努力回想过往,努力想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知音,若有,自己是怎么错过的,若没有,自己该如何填补这一份空白。
25篇悼文,如同和朋友之间的再一次谈话,思绪千万,情绪波澜,写下一个字都要备受内心煎熬,还要承受思念之苦。
人总该干点什么,写点,总比不写好,既然一个人会写,而又不去写的时候,总觉得落下点什么,非一吐为快不可,这吐法不简单,不仅思索回忆里的细节,还要补充一些交流的启发,在某一刻影响着你,最后还要给出最为适合的评语。
当然,这评语对写的人来说,足以证明一切。每回忆完一个人,思绪很快跌入下一个山谷,从这个山谷爬上去,刚看到一些风景,又会跌落到谷底,不是谷底没有风景,而是你总想着能够走出谷底,看到更多可能性,看多了,自然稍微看全面一点,全面总比片面好,不至于妄下结论,从而影响自己的判断。
写悼文,是必要的,但也是极为困难的,写过了,有点对不住,但愿能写真实而不缺乏真实评语,这是难的。难就难在写的时候,要做思想斗争,这么写也不好,唯恐哪一处不妥当,反复斟酌才下笔。因为感情是复杂的,回忆是模糊的,人尽可能从回忆抽取清晰的那一面,从而写出一篇属于已故和属于自己的悼文。
悼文属于自己,那是一种纪念和怀念,还能在不同年龄阶段,引发对生死的思考。悼文属于逝者,是因为人们还在纪念着他们,人们纪念逝者不仅仅是悼文,而是逝者在一个人心中的影响。
一个人想要回忆不模糊,老而有所忆,现在动手写下日记,记录一天或者一周中一些重要的事情,这是老而不孤单的一种良好药方,人总是多忘的,且一忘总是很彻底很干净。为了让记忆复杂、清晰,趁自己还能写,还能动,多记记,没准,日后能陪伴你的正是这些文字。
图片
文字总是有种莫名的情感牵动着人的记忆,人们喜欢阅读,多是为了触发自己的记忆情绪,从而寻找些失去的和没有得到的,这就是文字的奇妙所在。
读悼文,像是一种接近死亡却又无法逃避那样,看着许多人有意义度过一生,最后不留一点痕迹,消失在偌大世界,世界不会记得一个人干了什么,你对世界不重要,世界没有一个人还是会正常运转。
人生要承受的东西很多,承受朋友永别,乃为重,承受亲人永别,亦为重。原本山间小路,明月流水,一路说笑;忽然只剩一人踽踽而行,其孤独使小路幽长明月清冷流水无声;我们对人生大多时候感受平庸,只有当境况回天无术时,才知痛处,才知人生有长有短,有欢愉有惆怅。——马末都
图片
承受是人生必要的课题,承受生活之苦,承受生活之乐,承受许多许多,人在承受中度过自己,在自己中看见自我,走到人生的边缘,蓦然回首,发现身后除了一条笔直的路之外,沿途的风景慢慢变得荒凉,路虽直却不平坦,回看一生,有高光时刻,有低谷暗沉时期,人不能一路高歌,也不能欢声笑语, 只能看着自己背影,从日出到日落,直到看不见背影。
注:题图来源,百度百科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