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世遗泉州怎么玩?收好这份“泉世界”的旅行攻略吧

发布时间 :2021-07-26

​​7月2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项!


在泉州这座古今圆融之城,  它的历史和文化从来不在博物馆内, 而在寻常生活的呼吸之中。


泉州在你的旅行计划中吗? 快来这座宝藏城市看看吧!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春节麦兜和小伙伴一起来到泉州

充实旅行的三天是如何度过的?

跟着图文

来看看我的“泉世界”吧~



游记目录

1/城市信仰:多元与融合

2/城市底色:平凡与传承

3/城市休闲:坚守与创新

4/城市风味:市井与饕餮

5/实用信息参考:行程、出行、住宿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好风鲤城起,浮舟泛重洋”——王心鉴。


三天时间对了解大多数的城市或许可以,对泉州却远远不够。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这座曾经阅尽海上盛世辉煌,如今座落在东海之滨的古城。作为海上丝绸路起点和闽南文化发源地,向偶然到访的来客静静诉说着历史的印记。


这座“活着”的古城,不仅联系着那七次浩浩荡荡的郑和下西洋,更承载着自汉朝起闽南人民对海洋的探索。古今中外文明的交融,经历风雨后的市井烟火生活,都值得我们探访与感悟。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泉州 ,一座古今圆融之城,它的历史和文化从来不在博物馆内,而在寻常生活的呼吸之中。
晚安,海丝泉郡的一千零一夜。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半城烟火半城仙“泉南佛国”的美誉与信仰

1城市信仰:多元与融合


如果说,每座城市都拥有自己的气质,那么 泉州 写满了多元与融合的宏大格局。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的起点城市,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自唐代开始, 泉州即为中国南方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跃居为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呈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同时泉州也是当时海上文化交流中心,伊斯兰教、 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 泉州 广泛传播,留下大量遗迹,使 泉州 成为多元文化融洽交汇、和平共荣的载体。



开元寺/礼数中的信仰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对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评价。

穿过西街,隔得老远就能看见两座耸立的高塔,红瓦黄墙的殿宇在闽南葱茏茂盛的榕树掩映下,愈发显得庄严圣洁。

对笃信佛教的泉州人来说,开元寺是逢年过节和日常祈福朝拜的重要场所。尤其每月廿六是勤佛日,一年12场,属头敬和尾敬最为热闹:正月头敬许愿,腊月尾敬时亲自还愿。从腊月廿五晚11时到腊月廿六中午12时,持续13个小时的腊月庙会吸引近4万香客。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相比其他佛教寺庙, 泉州 的开元寺有个十分独特的建筑特色,在一座佛教的寺庙却拥有许多其他宗教的元素。发达的海上贸易,不仅带来了熙熙攘攘的外国商人,多元的宗教和文化同样纷至沓来,尤其是印度教的神话故事和图案,融合在开元寺的历史古迹中,与这座城市和睦相处。正因如此,泉州也被誉为知名的“世界宗教博物馆”。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重建的开元寺从已成为日趋衰落的 印度 教寺遗址中迁移部分石构件,吸收运用了部分建筑特色。 比如开元寺正殿周围的 石柱 上雕刻着不少源于印度神话的故事和雕像,和 印度 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有关。这也充分体现了“兼容并蓄”的 泉州 城市性格。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与开元寺同样闻名的还有两座巍峨的石塔,是开元寺乃至 泉州 的地标性建筑,甚至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保留至今的双塔寺庙。

石塔坐落在开元寺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均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建筑石塔,东塔名为镇国塔,西塔名为仁寿塔,高度东塔略高,是国内最高的一对石塔,双 塔塔 身浮雕精美,塔身的每一门龛有浮雕的佛像。尽管才是初春,佛塔边已经绽放起几朵樱花,为庄严肃穆的佛塔和寺庙增添了一份温柔。

图片图片


开元寺正门口旁的游客中心也是一个好去处,里面既有生动活泼的 泉州 城市景点和闽南文化的介绍,因此也特别推荐第一次来泉州时可以把开元寺作为第一个景点,这样可以对整个泉州特色有大体的了解。同时游客中心也可以上屋顶,屋顶上既有一些艺术展览,更是一个登高看开元寺以及佛塔全景的好地方。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承天禅寺/闹市间的修行





相比开元寺的熙熙攘攘、万客来朝,承天寺明显人流量少了很多,前者香火鼎盛,梵音缭绕;后者则古刹清幽,大隐于市。寺内的人们也不像开元寺里那样闹哄哄行匆匆,而是三五人驻足思考观赏。

图片图片


这座始建于南唐的寺庙,规模仅次于开元寺,是闽南的三大重要佛寺佛寺。而最令承天寺闻名于外的一点,要归功于李叔同弘一法师。

书法石刻“泉南佛国”,七座佛塔,有一处闽越国铸币遗址。进去寺庙以后不要花钱,烧三支清香,敬佛、法、僧即可。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泉州人将闽南的“厝文化”直接用在宗教建筑上,承天寺里的红墙青砖与燕尾脊上的浮雕,都是闽南厝文化的优美体现。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关岳庙/香火外的庇佑





泉州浓厚的宗教气息,除了佛教圣地的绵延香火,也在本土的道教信仰中可以窥见。关帝崇拜自古一直是国人的主要信仰之一, 泉州的这座关岳庙自洪武以来历经600多年,是关公信仰的六大祖庙之一,也是福建省最大的武庙。

闽南人是中国最早远洋出海的先驱,同样也把关公的信仰沿着大海一路传播到港澳台和 东南亚 ,关于自古代表忠义、诚信,这也是传统商业文化最看重的,因此关公也就成为了商业的保护神,民间信徒众多,通淮关岳庙成了闽南地区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据福建的好友介绍,闽南人们特别信关公,除了读书的事大家会去文庙找孔夫子,其它生意、婚姻、求职或健康等等所有事和愿望,都交给关二哥承包了。

图片图片


初到关岳庙,远远的就望见庙前的烟火气,走进一看,满眼黑压压的人群和红彤彤的各类供品,香火旺得不要不要的。朋友让我们也可入内礼拜,感受一下 泉州 人对这座寺庙的热忱。

关岳庙的进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我们在门口买了香后,卖香的婆婆给了我们一大捆香,耐心得讲解了三遍,似乎有13个步骤,需要到关帝庙的各个固定角落一一上香,并在最终上完香后进行求签,然后可能是阿姨的闽南口音太重,也可能是我们太学渣了,看看一个个香客轻车熟路得快速完成一步步上香动作,我们完全跟不上节奏啊!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过程不重要,心诚则灵!

图片图片

花巷天主教堂/粉色少女心





这座天主教堂因坐落在泉州花巷而得名,教堂里开元寺不远,需要穿几条小巷到达,天主教最早于元朝初期从欧洲传入中国 ,元皇庆二年在泉州设立了一个主教区,此后天主教在泉州的活动断断续续,但相关文化交流的痕迹还是被保留下来。这座粉红的哥特式天主教堂,还真的很让人有少女心啊,也算是 泉州 很有名的一个网红景点,来往的信徒很少,基本都是年轻的游客。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府文庙/满街都是圣人




府文庙离武庙不远,占地面积确很大,但是香火却和武庙没得比,毕竟业务种类单一。但文庙里的风景丝毫不差,榕树的遮蔽下,掩盖不住的书卷底蕴。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也许是因为朱熹与 泉州 的不解之缘, 泉州 的儒学氛围也是很浓厚的,如果说武庙的无尽香火让人感到安心的话,文庙规整平静则让人感到安宁,亦是一种身处繁华闹中取静的清平调。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文庙旁的古厝,采用了闽南建筑里十分独特的砌墙方式——出砖入石。以大块的灰白花岗石与片状的朱红条砖穿插组合,颇有一种古朴方正之美。

图片图片


清净寺/丝路上的奇观





随着海上 丝绸之路 的繁盛, 泉州 对于大洋彼岸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远方的阿拉伯人一手提着货物,一手捧着《古兰经》来到中国 ,伊斯兰教开始东传。 泉州 被公认为伊斯兰教最早从海上传到中国的发祥地。鼎盛时期,泉州城内设立的清真寺多达七座。

位于儒家建筑(府文庙)与道教(关岳庙)之间的清净寺是如今仅存的一座。尽管寺庙主体与大殿已经被摧毁殆尽,仅留外观供人凭吊,但这座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依然是海丝古港孕育出的文化奇观。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这座古今圆融之城
它的历史与文化从不在博物馆内而在寻常生活的呼吸之中

2城市底色:平凡与传承

一直觉得一个城市真正的底色是由普通人铺就的。想要去看一个城市最真实的样子,只从游人如织的景点、或是高楼耸立的建筑里发现,是远远不够了解整座城市最原始的风貌的。而城市里最普通的人和最市井的老城街头,才是记载着真正的生活原色。


西街/一卷古今画卷





泉州老城区鲤城区以西街的钟楼为中心, 东至温陵北路,南至天后宫,西至临漳门,北至朝天门 ,几乎全城区原貌保留了大量闽南风格的老房子,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闽南风情元素。在这几天,我主要逛了西街、涂门街、南俊路及周边的小巷,兜兜转转之中无时不刻给我带来惊喜。

开元寺正门口就是西街,是泉州最热闹的特色文化街和古街区,也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 泉州 的繁荣,除了开元寺外,西街上现存各类闽南风格老宅和近现代洋楼,犹如一卷长画卷,将泉州的古今文化记录起来。

图片图片


街上熙熙攘攘的游客和路边琳琅满目的店铺,配合开元寺的大牌匾,仿佛让我置身于一千多年前的开元盛世,置身于贸易兴旺的海上丝路时代。与很多城市的游客步行街不同,这里充斥着浓浓的闽 南特 色风情,仿佛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在这里放慢了脚步,让我有一种重回九十年代感觉,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这里陈旧却不脏乱,熙攘却不嘈杂,无论早晚,浓浓的生活和烟火气息给予了这条西街的不衰活力,也给予了街上行人别样的温暖和感动。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西街上也可以看到几样特色的泉州文化产品,最得一提的就是滴水兽和狮三百摆件。滴水兽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建筑上的排水构件,在泉州的老建筑中用得最为广泛,在完成排水功能的同时既装饰了建筑,又能起到庇护佑富的作用;狮三百摆件是一款文创产品,由守护门庭的大石狮子演变而来,一般一对对出售,造型多样,画风结合古今,非常可爱,这次忍不住就多买了几对!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老巷子/古厝旧馆的魅力





对于泉州这座城市而言,它最真实的面目藏在最不起眼的老巷子间。无论是名声显赫的文人府邸,还是暗藏书香的氏族故居,西洋风格的听桐别墅小洋楼与中西结合的民用平房,在包容的鲤城都各自和谐奇妙地共存着。这次走过的金鱼巷、裴巷、承天巷、螺珠巷、旧馆驿巷等等名字中就透露着文化与诗意的老巷子,探访古厝旧馆间的迷人风情。很多小巷里炮仗花开得格外得好。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时光把巷子分割成了两半,一半留在过去,一半连接现在。闽南风格的特色春联在每家每户都可以看见。

图片图片










闽南古厝的方寸天地

中式美感与西方色彩的完美融合


3城市休闲:坚守与创新

如何咖啡





图片图片


此行最爱的咖啡馆,坐落在承天寺南边,是存在于一个古厝里的方寸天地,闽 南特 色的红砖、天井、旧家具,中式美感与西方色彩的完美融合。沏壶花茶,翻翻旧画报,逗逗猫…就像在阿嬷阿公家中那般惬意。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自然采光的天井是整间咖啡馆最迷人之处。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在店主极高的审美之下,焕发出别样生机。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十二味生活咖啡馆





坐落于北门街的华侨村,由一个大宅子改造而来,按照20世纪初的风格装修,相关设计和物件拜访非常精美,空间十分敞亮。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我把秘密 藏在离你最近的地方”,在这个充满古韵的咖啡馆里,穿上新入的民国时期倒大袖旗袍,记录下另一种形式的1920s复古故事。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在这个美好的下午茶时光,我和小伙伴们立即戏精附体!《伪装者》贺岁版:投身革命的大小姐在送情报途中,巧遇失散多年的姐弟,虽然任务失败,但 成功 策反对方并双双把家还的Happy Ending!和小伙伴自导自演了一场民国谍战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巴浪鱼咖啡





悠闲的城市氛围孕育出浓厚的咖啡文化,特别是在 泉州 这样‘’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古都。

隐藏在 泉州 小巷子里的某条弯弯曲曲小巷子里,店名“巴浪鱼咖啡”就很有 泉州 味道。除了喝咖啡之外,也是一家文艺买手店,少量精品Vintage和独立设计,店内装修偏现代艺术风,还可以提供旧时光的理发服务。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一上楼,看似不规则却很有设计感的墙洞别有洞天。闽南味的老物件和新潮装饰,透露着 泉州 浑厚的人文底蕴。灯光昏暗,闻着咖啡香气,整个氛围都让人静下心来,舒服得想坐着放空。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味一蜜语空中花园





位于西街钟楼旁的老楼楼顶,入口不太好找,经过一番摸索终于沿着楼梯爬到顶楼,里面可以吃火锅也可以和咖啡下午茶,晚上亦可当酒吧,整体风格比较别致,特别是提供了小球球包厢很有特色,当然这里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俯瞰开元寺和西街夜景!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壶见



本次最爱的外卖奶茶,没有之一!来胡(hu)建(jian)当然要喝“壶见”!连杯套都是闽 南特 色的花砖棉袄,真好呷!

图片图片





泉州 ,又一座减肥者终极地!


4城市风味:市井与饕餮

除了上述文艺的咖啡馆之外,更诱人的自然是泉州的美食了!这个低调又好吃的城市曾二度登上《舌尖》:最地道的闽南古早味:姜母鸭,面线糊,醋肉,海蛎煎,芋泥,浮粿,土笋冻,卤面,肉粽......光是报名字都能让人唾液加速分泌,话不多说,上图为敬,列出来的店铺和地点是我此行吃到,同类美食很多店都有,据说水平也都很不错,大家不用局限,特别是有部分最有名的小吃店和饭店还因为过年的原因没有开业,此行没有尝到很遗憾,当然我一定会再回来吃的!


姜母鸭





泉州民间冬季食补最爱之一便是姜母鸭。与其他食用鸭不同之处首先在于选用的鸭的品种——红面番鸭。虽然最想去的“忠记盐烧姜母鸭”因为春节不营业没能一饱口福,但吃的另外两家也都是在水准之上,大爱!

图片图片

制作它的配料非常丰富。包括:老姜、米酒、老抽、芝麻油、枸杞、八角、桂皮、香叶、白糖、食用盐等。鲜而不油,酥烂可口的鸭肉与姜片的辛辣,冬天暖意十足!

图片图片

牛肉羹





牛肉羹是 泉州 小吃中最受百姓喜爱,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滑溜顺口、汤稠味浓,佐以香菜和胡椒提鲜,最大程度的还原了食材本身的原味。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海蛎煎





海蛎煎也叫蚵仔煎,是 福建 泉州 传统的地方小吃。随意在街边瞅着人多边坐下,老板娘熟练的翻炒着大火热锅,鸡蛋,海蛎,青蒜在锅中翻炒,渐渐的氤氲出烟火气,香味一下子四散开来,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图片图片

面线糊





按着传统泉州人的习惯,吃了一餐健康又美味的闽式夜宵:面线糊。醋肉、大肠剪碎垫底,各式令你眼花缭乱的小海鲜和配菜,选好后将热乎的面线糊往里一烫,撒上胡椒粉和葱段,热辣辣的鲜甜爽滑劲儿,绝对可以在深夜治愈你。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小海鲜





弯进美食街旁的老兵饭店,大排档的敞亮平民,海鲜的品质和种类却是丝毫不差。作为 浙江 人,对小海鲜的执念和食欲,也在这里充分得到满足。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四果汤




要说泉州人离不开的餐后甜品,四果汤绝对名列前茅。无论是街边手推车还是老字号,都有自己独门的配料,除了西瓜、菠萝、红豆、芋泥等常见的之外,还会有莲子、桂花蜜等不同新意的装点。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菜头酸





图片图片


醋肉





隔着一条街都能闻到醋肉的醋味。 泉州 的醋肉可谓是肉食炸物爱好者的至爱,撕开醋肉真的不由得惊叹,太实在了!几乎看不到什么粉团,肉的条理分明,厚厚实实的。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炸紫菜





图片图片


白果芋泥





爱吃一切芋头衍生品的我,几乎每天都要在饱腹之余留下一点胃尝尝芋泥。采用槟榔芋头为主材,蒸熟后制成泥状,以芝麻、白果、冬瓜糖等做辅料,入口软糯丝滑,口味香郁甜润。

图片图片


蒜蓉枝




图片图片


元宵





图片图片


海鲜肉粽





图片图片


拌面





图片图片


血橙





图片图片


拳头母





图片图片


沙茶红烧牛小排





图片图片





关于泉州三日游的行程


01路线

DAY 1
去程: 杭州-泉州 (高铁)
游玩点:关帝庙上香-清净寺-涂门街-钟楼-西街及周边小巷夜景-领SHOW天地


DAY 2
游玩点: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开元寺-西街-老城街道-文庙


DAY 3
游玩点: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如何咖啡-承天寺-花巷天主教堂-古厝弄堂
返程: 泉州-杭州 (飞机)

02交通

临近春节才定下的行程,幸运抢到了去程杭州到泉州的高铁,5个半小时的时间因为有小伙伴同行倒也不觉得漫长。回程因为没有合适的时间,就选择了飞机, 晋江机场距离泉州市区非常近,打车30元左右。

03住宿

春节假期的房源比较紧张,比较了之后,发现众山小国际青年旅社很有特色,有闽南传统的雕花大床房,也有青旅常见的四人间。考虑到这次一共四个人出行,就果断定了这家众山小国际青年旅舍。

旅社位于“源和1916”文化创意园内,休息区内配备投影电影、立体声音响、台球、公用电脑、桌游、书吧、X-BOX游戏、桌上足球等休闲项目;还设有公用洗衣区、后花园休憩区、露台观景区等服务。


让我最爱其中的闽南特色大床房,不光房间空间大,屋内有大量闽南传统风格家具,还连带一个小庭院可以喝茶聊天,绝对物有所值。


价格:闽南特色大床房:240/晚;四人间(带独立卫浴):45元/晚/人。

地址:泉州市鲤城区新门街源和1916创意园内大麦仓旁。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