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壹:由河南水灾想起三件事儿

发布时间 :2021-07-28

​​净壹:经国务院同意的与市场监管相关的部委规范性文件汇编

净壹:与市场监管执法相关的中央和国务院文件汇编

近期辑录的市场监管政策法规目录(七)

净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政策法规全编》即将完成,已收录4000余件

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政策法规全编(拾遗)

净壹:2021年我的微博文章总索引

净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规范性文件汇编

净壹:与市场监管执法相关的中央和国务院文件

反垄断法规汇编

净壹:市场监管系统不缺专家缺少通才

市场监督管理政策法规新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全书

净壹:学法整整一年,我都快成为网络上市场监管法律汇编专家了

净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法规统计

市场监管总局令宣布修改和废止的规章一览

与市场监管执法相关司法解释及“两法”衔接政策法规汇编

市场监管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废止修订文件汇编

现行商事主体登记政策和法规汇编

市场监督管理地方法规规章汇编(河南卷)

现行知识产权政策和法规汇编

商务稽查政策和法规汇编

净壹:其他部门法规中的价格监管法条

价格检查政策和法规汇编

现行药品监管政策法规汇编(2021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汇编

净壹:为市场监管执法打造一部法律汇编精品

现行市场监督管理政策法规全编(2021版)


净壹:由河南水灾想起三件事儿


由最近河南郑州水灾,我想起曾经很热门的两件事儿:一件是南水北调;第二件是天河工程;第三件则是气象武器。


关于南水北调,昨晚读2018年《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一文说:优化水利部职责。考虑到三峡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已经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已经竣工,方案提出,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并入水利部。不再保留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我翻阅一下《百度百科》:


“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 [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201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全面完成。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地区调水。西线工程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

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经安全输水2000天,累计向北输水300亿立方米,已使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其中,北京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提升至1.2,河北省浅层地下水水位由治理前的每年上升0.48米增加到0.74米。


关于天河工程:


天河工程是指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2016年9月9日至11日,“天河工程”论证启动会暨第一次专家组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2018年11月5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


据新华网2018年文章《我国启动“天河工程”星箭研制 计划2020年完成“天河一号”首批发射》介绍:


据天河卫星总指挥刘伟亮介绍,“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总研制,计划2020年完成“天河一号”卫星首批双星发射,开展“天河工程”的应用示范;计划2022年完成六星组网建设,届时将实现三江源地区一小时(24次/天)的卫星监测重访能力,为构建“一带一路”水汽传输的“空中走廊”提供技术支撑。

  我国科学家王光谦院士团队研究发现,在大气边界层到对流层范围内存在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可将其称为“天河”。三江源地区的上空,存在来自西印度洋、东印度洋、云贵高原、中亚等方向传输过来的水汽通道,空中云水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依据“天河理论”提出的“天河工程”,是一项创新性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专项工程。将通过科学分析大气中的水物质分布与输送格局,采取新型人工干预技术,实现不同地域间空中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的统筹调控和利用。

  “天河工程”将通过“天河一号”组网卫星和地面实施系统,共同构建“天地一体”的空中水资源开发与应用总体作业格局。“天河一号”卫星将作为我国首个应用于空中水资源探测的专用星座,为“天河工程”实施提供天基保障。

  据天河卫星总设计师朱维介绍,“天河一号”卫星为低轨低倾角卫星,采用八院SAST-ML1公用平台,配置微波温湿度计、降水测量雷达、云水探测仪等有效载荷,通过主动和被动多手段综合,实现高精度探测。


关于气象武器:


所谓“气象武器”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暴雨、山洪、雪崩、热高温、气雾等自然灾害,改造战场环境,以实现军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总称。随着科学和气象科学的飞速发展,利用人造自然灾害的“地球物理环境”武器技术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必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从理论上来说,干旱、龙卷风、雷电、洪灾、冰雹等极端天气都可以人为制造,其主要制造以控制平流层气流及气压来产生对气候的影响,如雷暴发生器、龙卷风器、人工造山等方法都将属于未来战争的武器系统及攻击装备。

除了气象武器以外,还有人造地震、人造火山爆发、人造海啸等。


上面这些都是国家最为权威的媒体新华网、央视等公开报道的。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已经竣工;天河工程根据当初的设想: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地区分别增加降水25亿、2亿和1.2亿立方米,中远期有望实现每年跨区域调水50亿立方米,大约相当于350个西湖的蓄水量。至于完成没有完成,这个就不清楚了。


至于后者,三国时代诸葛亮就能够借东风,现代让天下个雨也不成问题,至于能够运转相比还没到那个程度,佛经就说:心能转物既是如来。


所以,由后者当然也就敷衍出很多阴谋说,这个有些军事专家也专门出来澄清,大意是若是能够创造郑州这么大的雨量,需要在郑州上空释放多少的能量,所以,根本不可能。


2019年有篇俄罗斯专家介绍我国天河工程是否会成为气象武器的报道。沃耶伊科夫地球物理总气象台首席研究员安德烈·基谢廖夫认为,相比假想的气象武器,全球气候变化更令人担心。中国的工程将接受现实的考验。现在还不能说这个想法是对是错。人们早就试图积极影响大自然,但迄今为止的尝试都失败了。“天河工程”之所以惊人是因为规模宏大。中国的经济实力允许其实施这种耗资巨大的项目。他表示,中国个别地区严重缺乏淡水。因此,生存需要在这里主宰着科学思维的方向。


但是,我初高中那时学习的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万物普遍相联系的原理我还是坚信不疑的,即:全球水利是一个大系统,全球水利与天气、气候、环境也是一个大系统。天上的水在动,根子或许在地上,种种因缘际会形成了河南郑州的这次劫难。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