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12日21时起,高新区石羊街道美洲花园68栋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周边封控区全部解封。至此,成都市中风险地区全部清零,目前全市均为低风险地区。随着成都市多个地区的正式“解封”,成都在此次战疫中表现出的快速反应、精准防控获得了广泛好评。
图片
在这场战疫中,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快速反应全员动员、科学管控、精准有序,用专业、责任、爱心为妇女儿童筑起了坚实的保护屏障。
统一指挥
守住医院疫情防控防线
7月28日,成都市报告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千方百计有效切断传染源,最大限度减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党委高度重视,28日上午召开了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院长张孝轩对前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指出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医院在院感防控体系上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要坚决守住医院疫情防控防线,全力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委书记林永红对全院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精准施策,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工作要求,指出“遵纪听令、快速反应、全体动员、标准作业、全员培训、科学管控、精准有序、持续改进”32字防控工作方针,要求积极落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固防线,确保各项院感防控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图片
统筹安排
疫情防控和医疗工作两不误
在成都市卫健委妇幼处的统筹安排下,作为成都市妇幼保健机构的牵头单位,第一时间医院保健部按照部署对封闭区、封控区、风险区孕产妇及儿童动态信息进行收集评估、精准管理,同时对全市托幼园所新冠疫情防控情况进行监测,积极参与制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加强孕产妇管理工作的意见》,为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坚固防线贡献妇幼力量。
医务部作为医院新冠疫情防控的牵头部门,同时也是医疗工作的组织者,疫情发生后,按照处置预案和医院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及扩大会议精神,统筹推进全院新冠疫情防控和保障正常医疗工作。结合医院专家组意见,调整医院防控策略,严守防控薄弱环节和安全底线,快速行动,推进疫情防控和诊疗工作标准作业,使医院疫情防控和临床诊疗工作精准有序开展。
图片
加强与市、区卫生健康部门以及社区联动,依据保健部摸排出来的孕情和儿童情况,作好封闭区、封控区需要就诊孕产妇和儿童的应对准备。急诊科还探索出了针对管控区域及健康码异常人群快速出诊方案,以及评估后不需要住院治疗病员的现场处置的防控方案和诊疗预案。为及时满足病员诊疗需求,医院在互联网医院重新改版,启动了每日排班医生在线咨询工作,为妇女儿童提供便捷的健康咨询和就医指导服务,有效缓解疫情防控和现场诊疗压力。
图片
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医院作为省级危重孕产妇、新生儿转运中心作用,依托医院在妇产科和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一大批硬核技术,持续开展凶险性前置胎盘孕产妇的综合救治、危重孕产妇宫内转运和新生儿转运工作,还与省人民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共同完成了省内跨区域重症儿童ECMO转运治疗,保障妇女儿童安全。
标准作业
内外阻击“德尔塔”
疫情发生时,感染科就是前沿阵地。7月27日,在附近医院儿科暂闭的情况下,感染科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接待大量儿科发热门诊患者,通过启动发热门诊和急诊手术病员新冠核酸快筛检测,针对不同来源患者进行了分区管控,实现发热门诊病人的闭环管理。同时,加派了医护人员应对当晚的诊疗高峰,全力抗击“德尔塔”新冠病毒。28日起,科室全员按照战时状态动员、停休、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此时发热门诊的热线028-61866120,成为社区、患者、疾控之间的纽带。
图片
当天正在外地休假的护士长于谙罡得知疫情后,立即开始电话、微信布署组织疫情防控护理工作,同时改签机票提前结束休假,抵达成都时已近凌晨,她直接回到医院,查看指导现场工作。抗疫假变成了抗疫期,她笑笑说:“职责所在。”
儿童是德尔塔病毒易感人群,孕妇和部分年龄段儿童目前还没有纳入疫苗接种人群范围,院感部面临较大的防控压力。“对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一刻都不能放松警惕。”医院院感科主任李静时刻提醒全体感控人员。
李静介绍,此次疫情坚持执行对非诊疗区域分区管理防控措施,对院内人员流动进行区域限制的同时,成妇儿院感部再次评估风险,因地施策将东北门(日月大道侧)划分核酸检测、普通患者、发热患者、患者出口四个通道,标识清楚,各通道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疫情应对能力的医务人员及安保人员值守,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方便不同患者快速进入一级预检分诊处,避免交叉感染。
图片
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许多群众的健康码发生变化,一时间黄码病人或者与其接触的病人来到医院进行核酸检测。成妇儿院感部、应急办加强各项院感防控措施,针对红码、黄码启动应急处置流程,加强门诊和病区管理,规范开展预检分诊,做好发热门诊管理,充分发挥发热门诊“哨点”作用,通过科学的管控让医院防控工作井然有序。
快速反应
当天完成全院核酸检测
8月3日上午,医院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对全院在岗员工进行核酸检测。护理部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护理部主任王鑫第一时间到现场指挥安排,通过优化流程,属地化管理、调配增设人员等系列措施,15:00,全院在岗职工3000多人的核酸采集工作顺利完成,18:00点职工核酸运送工作完成;当天下午,按照上级要求,还要完成全院患者及陪伴核酸采样工作,护理部全员动员,各病区全力以赴,于当晚21:00完成全院应采核酸患者及陪伴的核酸采集工作;到23:00全院各院区核酸转运工作全部完成。
图片
速度的背后是无私的付出。早上7:30,护理部崔蓉老师便赶到医院负责该项工作,完成全天的任务已是零点时分,疲惫至极的她顾不上那么多,在办公室和衣而卧。
8月9日下午5点,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需要抽调医院5名儿科专业医护人员至市公卫中心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信息发出不到20分钟,护理部就收到近百名护理人员的报名。经严格挑选,8月10日上午9点,由儿童消化内科夏菲、儿童风湿免疫科谢佳、儿童内分泌科潘贤莉、儿童血液肿瘤科尹黎与儿童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夏忆五名医护骨干作为我院第六批支援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中心新冠肺炎儿童的医疗救治工作。
在此次防疫工作中,后勤保障部承担着疫情防控清洁消毒、疫苗接种及物质保障工作,是医院疫情防控不可缺失的重要部门,稍有松懈就会耽误正常的医疗工作。
图片
面对疫情严峻的形势,为了守住抗疫的战果,医院后勤保障部快速反应,积极行动,及时启动疫情防控紧急预案,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疫情发生后,院后勤保障部上演了一场防控版“速度与激情”,一夜之间126平方米发热患者核酸检测结果临时等候区搭盖完工;两天内130平方米共7间临时核酸采样点搭建完成,与此同时配套完成电力改造、空调、电脑等配置,达到使用条件。
全体动员
助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在成妇儿疫苗接种点、门诊核酸检测点,一群穿着玫瑰、橘黄、蓝色背心的身影在忙碌,他们在点位上维持秩序或为患者指引、耐心解释,他们是成妇儿“妇幼志愿,安全接种”志愿者。在接种现场,他们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直到为全部疫苗接种者“护航”结束才能休息。
图片
从疫苗接种的第一天开始,由医院党委办公室的统筹安排,每日抽派8-12名行政人员参与疫苗接种志愿者工作,负责体温监测、咨询、引导,发放宣教资料、维持秩序等防疫接种工作,志愿者服务队的助力,保障了接种工作有序安全的开展。目前成妇儿全体干部职工共计260余人参与到了“妇幼志愿,安全接种”新冠疫苗接种志愿者服务团队中。
图片
“我希望天天都能分派疫苗给我们,这样就能保证到院的市民都能接种上疫苗。”临时接种点护士长唐琴说。
医院临时接种点于5月10日开诊,截至8月11日,已为50000多位市民及青少年完成疫苗接种。这仅仅是个数据,而完成这个数据的背后是在各科室积极参与配合,预防保健部何伟主任及其团队的精心组织下,保证了预防接种工作的精准有序,扎实稳步的推进。
图片
由于每天的疫苗数量有限,不能保证来院的市民都能拿到预约卡,为此何伟主任与唐琴护士长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耐心解释与引导。而对接种手续不全的市民,在解释沟通还不能理解时,何伟主任往往会将流程及所需资料再用纸一笔笔写上进一步交待。
图片
三个月几乎每天不能按时上下班,这是预防保健部工作常态,护士长唐琴保持每天8点前上班,在完成数据统计、资料整理、上报报表后,晚上7点才能下班。对此,她淡淡地说,抗疫关键时期,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