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青白江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帮助乡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打造乡村经济发展“火车头”,增强乡村振兴“源动力”,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青白江区“我的田园”
夯实发展本底,让集体经济“活”起来。青白江区针对辖区集体经济薄弱的现实情况,出台党建引领扶持壮大集体经济行动实施方案,建立村级集体资产、产业现状、人才资源三本台账,根据各村发展现状按照“一村一策”分别制定详细的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方案。统筹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各类资金,采取人才培训、以奖代补、项目资助等方式为优质项目提供精准扶持。截至目前,全区“空壳村”“薄弱村”全面清零,“百万村”达到4个,为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打下良好基础。
姚渡镇光明村集体经济组织
发挥区位优势,让开放农业“强”起来。立足“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这一区位优势,组建由村(社区)党组+乡镇(街道)+区农业农局的联合招商团队,根据各村(社区)经济本底及产业优势,灵活组队赴厦门、海南等地开展开放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全面助力青新通风廊道开放农业片区建设。在多方合力下,全区已建成60余个符合出口标准的精品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共计吸引投资430亿元;100平方公里的农业国际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正加速推进,开放型国际化农业产业能级持续提升、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四片协同”区域涉农项目布局图
培育永续动能,让乡村人才“聚”起来。青白江坚持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生力军”。实施干部梯度培养计划,把乡村振兴项目中的优秀人才发展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育成村(社区)后备干部,确保每个村(社区)动态储备后备干部3名以上,实现了有序储备、择优使用的良好局面。实施高层次农技人才引育计划,针对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招引政策,成功引进100余名名校农业专业硕士、博士高材生、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等人才。同时通过专业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手把手指导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工人等重点人群回乡创业。依托庞大的专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力量,目前全区已成功培育家庭农场700个,农民专合社270个,建立农业创新创业基地8个,创建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园2个。(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组织部)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张超与青白江土专家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