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汽车风头正劲,为什么“两田”混动仍用自然吸气?

发布时间 :2021-09-11

​​涡能增压在近几年来可谓是风头正劲呀,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停靠在马路边的车辆中有不少汽车的尾部标有“Turbo”或者“T”的字样,这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


当今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有很多,特别是很多中高端轿车开始使用涡轮增压 


01

涡轮增压为什么势头如此强劲?

首先我们了解下它的工作原理, 涡轮增压器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通过高速旋转,迫使更多的空气进入进气缸,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做功效率。


换句话讲,其实车辆采用涡轮增压,相当于给发动机进气端安上了一个强制进气的“电吹风”,涡轮增压在进气方式上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轻易将一台小排量发动机压榨出惊人的动力。

例如经典的三菱4G63T涡轮增压发动机排量仅为2.0L,但通过一系列强化与加大增压数值后可爆发千匹马力,尽管它只是一台四缸发动机。


02

涡轮增压发动机有哪些优缺点呢?

接下来,我们看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整体情况,即优点和缺点,赶紧随小编来了解一下。

主要优点:

1、节油,特别是针对综合路况。如果单方面说城市路况或高速路况,可能涡轮和自吸都是半斤八两。

2、相关政策优惠。因为排量的下降,车船使用费,购置税等,小排量的涡轮车比大排量的自吸都要相对便宜一些。


3、符合全球追求环保这一大趋势。 德系三驾马车(宝马、奔驰、奥迪)近几年,相继为旗下的主力车型换上了涡轮,特别是宝马公司,极为经典的宝马直列六缸发动机相继被替换成四缸的N20 2.0T发动机。


缺点:

1、提速问题

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一般经过改良的涡轮增压也要至少2秒左右来增加。如果你要突然加速的话,瞬间会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觉。

2、驾驶体验

由于设计原理问题,因此安装了涡轮增压器的汽车驾驶起来的感觉是和大排量的汽车有一定差异的,舒适性没那么明显。


3、保养费用较高

使用涡轮增压,会给自己的车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笔维护保养费,特别是对于机油的选择,最好用全合成机油,这个费用还是蛮高的。

尽管涡轮增压的不足还是很明显,

但是在全球绿色出行的大趋势下,

很多品牌都响应了政策加涡轮,

但作为汽车界两大巨头,强混动技术的高手,

“两田”混动却坚持自吸,这是为何?

两家品牌开发的新车上涡轮普及率并不高,这是技术落后还是另有原因? 其实“两田”延用自然吸气,主要看重它的以下优势:


☑ 经济性

在很多情况下,自吸发动机的经济性甚至要高于涡轮发动机,日本品牌自吸式发动机应用多,起步早,技术也更为成熟。目前,丰田2.5L自吸混动的热效率可高达40%左右,是国内市场的“省油王”,而主流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热效率则在37%左右。

☑ 动力性

在本田的i-MMD车型中,发动机主要负责发电,只有在部分高速区间才直接介入车轮驱动,在热效率较低的区间内,发动机直接由电机带动。由于有电机驱动,动力性能得以提升,且发动机始终在高转速区间工作,工信部油耗仅4.5L每百公里。


☑ 保养更方便

在混动系统上,“两田”之所以依然坚持自吸发动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对涡轮增压发动机在结构上更加简单,耐用性更好,保养也方便,能尽可能降低成本,做到长期使用。

☑ 驾驶体验好

日本和中国在用车环境上也有相似之处,城市人口密集,且经常性堵车。自吸发动机配合电机和E-CVT变速箱的平顺性非常好,作为家用车,车主对于驾乘感和舒适性的体验非常重视。


看完以上内容,大家应该都清楚了,

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各有优势,

怎么选择,主要还是看大家的用车需求。

总之,涡轮增压发动机优缺点是并在的,毕竟它有着高性能和强动力的特点,所以买了涡轮增压车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发动机使用与保养。


1、起步就不要猛踩油门,最好先怠速运转两三分钟,等机油可以充分起到润滑作用时再让发动机高转速运转,从而延长涡轮寿命。

2、手动挡的涡轮增压,不拖挡行驶,如果拖挡,会造成发动机剧烈的损坏,火花塞报废等。


3、切勿怠速运转时间过长。 怠速时,发动机转速低,会出现机油向两端的压气机和涡轮泄漏的现象,漏入压气机的机油可能会进入气缸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4、跑完高速后,不能立即熄火。 发动机长时间高速运转后,应怠速运转3-5秒再熄火。特别要防止猛轰几脚油门后突然熄火。


5、使用高品质全合成机油。 涡轮的转速通常高达15万转/分钟以上,而大部分量产车的涡轮都是采用浮动轴承,即完全靠润滑油来润滑,一般推荐使用高品质的全合成机油。

# 温馨提示

最后做个总结,随着当今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自然吸气发动机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排量小动力差,排量大油耗高,所以注定自然吸气发动机会被逐渐边缘化。所以在当下来看,小排量涡轮增压在各级别车型中会越来越普及。​​​​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