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造办处的大佬们会时不时地收到皇帝下达的任务单,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按要求设计各种主题下的物件。“中秋”作为一个常规化的主题,看似简单,又不简单。如果说什么最能代表中秋?可能就是月饼,还有嫦娥!
但查找了大量的文物后,发现大家好像会有意的避开嫦娥,而多以圆月中蹲坐一乖巧的玉兔来代表中秋的月宫。比如下面这款: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兔纹盘的四周是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盘心是一只玉兔蹲坐在满月之中。“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中秋节的玉兔被赋予了健康长寿、团圆美满的美好寓意。如果单单是一个圆月,辨识度不高,寓意上也会差很多。
同时,盘子的图案,整体上看立体感十足,盘中心的月亮仿佛“高挂”在天上,而松、竹、梅则繁盛地长在地上,盘子上的留白更是巧妙的加强了这种立体感。
在古人的视角里,嫦娥与桂树、桂花、月兔一样都只是月宫的一个替代。而嫦娥又因为最早的一个传说风评不很好。在最早的时候,嫦娥偷吃仙药飞到月宫后,并没有手抱玉兔,衣袂飘飘的成仙,而是变成了一只蟾蜍。
古人把嫦娥传成了蟾蜍,也是因为蟾蜍多子,符合先民生殖崇拜的特点。于是在后面的流传过程中,如果要表达嫦娥,会用蟾蜍来代替,而蟾蜍又不如玉兔形象那么可爱亲和,所以渐渐的传着传着玉兔的地位逐渐凸显了出来。
下面这款文物,就很好的展现了这一内容。
青花兔纹浅碗(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兔纹浅碗中心的蟾蜍代表着天上的月宫(蟾宫),四周的兔子以四个不同角度的回首姿态,展现出天南海北打工人中秋节的思乡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设计师巧妙的分配了代表节日的两个元素玉兔和蟾蜍,用四只玉兔表达“玉兔思乡”的含义,而蟾蜍也迎合了玉兔的风格,进行了一定的 “可爱化”处理,看上去整体风格更搭。
在众多中秋节主题的文物中,就一个嫦娥也找不到吗?当然不是!也有人没有避开嫦娥的女性人物形象,大胆地在设计上进行了呈现。如下面这个镜子:
嫦娥玉兔菱花镜(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在这个铜镜上,几乎将所有的月宫元素都汇聚到了一起,嫦娥、玉兔、蟾蜍、桂树、祥云一样也不缺,嫦娥手上还拖着“大吉”两个字,看出来是为大家送祝福的。
不过,当你仔细观察的时候,会发觉嫦娥的形象并不是很清晰,也可能是因为流传的过程中,有所磨损。不过,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模糊的感觉,也使其有一种断臂维纳斯的艺术感,让大家更多出了很多的遐想空间。
清 ·《梅月嫦娥图》扇页(局部)(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与铜镜相比,这幅扇页上面的嫦娥形象就清晰多了,图上面的嫦娥是“当时(清代)”的美女形象,鹅蛋脸,秀美婀娜,气质娇柔,古韵十足。妆容上,与清代宫廷中的嫔妃形象却很相似。但是放在今天,可能与如今的审美趋势不大相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嫦娥。
《玫贵妃春贵人行乐图》轴(局部)(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道光帝喜溢秋庭图》轴(局部)(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因此,与憨态可掬的玉兔相比,嫦娥的形象的背后更应关注的是它的历史价值,是通过某一时期文物上对于嫦娥形象的设计,展示出的某一时代的审美走向及人物特点。这么说来玉兔就简单可爱多了,因为动物只要形似再适当地进行一下艺术处理就可以了。
即便是今天,要出文创产品,嫦娥和玉兔选其一,大部分公司也会选择玉兔,毕竟呆萌的动物更好驾驭,也更有亲切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嫦娥仙子在人们的心中更多的是一种敬畏和仰慕之情,是不好开玩笑的。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需转载文章或有任何问题,请微博私信联系【松兰铺子】小学士说明,转载文章需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