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震荡回调,创业板领跌,市场连续42个交易日成交破万亿。盘面上,农牧饲渔领涨,化肥、酿酒、煤炭、食品饮料等行业涨幅居前。其他多数板块走低,其中有色金属大跌,电气设备、建筑材料、汽车等跌幅居前。
最近市场的调整,表现上有几个核心的因素:一方面,外资出逃。昨日外资小幅流入,但这几日整体呈现出资金出逃趋势,和以往的走势一样,外资对于市场情绪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多数时期也是趋同的;另一方面,结构分化延续。金融、消费等权重股这个整体低迷,能源表现强势,但集中上涨之后迎来高位分化,资金筹码松动下波动加剧;此外,持续万亿成交之下,整体量能逐步萎缩,根据历史规律,集中成交后市场大概率都有一波大小不一的调整,而这次也不会例外。
不过,即便市场已经迎来调整,但或许调整空间并不会太大。首先,万亿成交不断,市场活跃性不减。以往是没有成交量大概率没有行情,所以目前有成交量,市场虽然是结构性行情,但活跃性提振下,整体还是有行情的;其次,当前经济复苏良好,流动性保持稳定,市场系统性风险概率较低;此外,当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平均位置,距离以往牛市高点的相对估值位置还有一定距离。
回到当前市场,在并非全面宽松的前提下,市场仍保持结构性行情。而在此期间,景气度以及低估值成为市场主流,也是资金关注的焦点。不过,全面性行情缺失下,资金跷跷板效应明显,市场的轮动以及风格转换比较明显。但总体看,以能源为首的机会比较明显,而消费等品种仍处于估值的出清过程中。所以,在大背景下,市场回调对于阶段性涨幅比较大的品种要留意风险,但对于市场以及调整空间收窄的品种,实际上是中期的低吸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