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为什么会感觉我们需要“卡52+075”的组合?

发布时间 :2021-09-19

​​作者:赤剑天涯


最近随着央视13套的记者实地采访俄罗斯卡-52直升机制造厂及俄罗斯直升机集团负责人的访谈视频画面的流出,很多军迷开始讨论起了卡-52“短尾鳄”这款重型武装直升机,甚至我们是否会引进“卡-52”与075两栖攻击舰组成“黄金搭档”都成了热门话题。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真羡慕央视这位记者小哥哥,近距离的感受了这款共轴反转双旋翼的多用途武装直升机,并且在该机的座舱内做了模拟操纵。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俄罗斯直升机集团负责人在采访中娓娓而谈了中俄军贸的部分历史,在苏联红旗落地的时候,很多曾经我们梦寐以求的装备及科研人员越过了第聂伯河会,翻过了乌拉尔山,只为心底那诚挚的信念和信仰。“要追随那颗红星,到东方去吧,在那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还燃烧着星星之火......”


别的不说,光俄罗斯直升机集团都有大量的米式及卡式直升机在我国的消防,公安,运输,森林,资源及海军中服役,所以俄直负责人对中俄新的直升机贸易充满期待。


图片图片



卡式直升机在我国的服役总量超过300架,而俄罗斯直升机集团9成的订单来自外贸(不仅限于我国),俄直集团对央视特别上心,对我们特别上心也就说得过去了。


图片图片



特别是俄直新研的高速直升机要出来之际,抓住我们海军目前两栖攻击群“有舰无机”的情况适时的向我们展示推销卡-52这款重型武装直升机就在情理之中。


在苏俄的一般惯例中,米里设计局一般负责陆基各类直升机的研制,而卡莫夫设计局则擅长于舰载直升机的研制,毕竟卡莫夫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并且做了舰载折叠优化设计,极其适合寸土寸金的舰上空间。


图片图片



甚至于苏俄时代新型武装直升机的竞标(米里的米-28对卡莫夫的卡-50),卡莫夫拿出的“黑鲨”卡-50直升机都带了浓浓的舰载特色。


比如说当时卡-52直升机的K-37弹射椅,新世代武直里的独一份,人家的战场想定初始应用环境就是海洋,毕竟陆地上直升机出现故障及损伤还能整块空地搞迫降,在茫茫大海上的直升机战斗员没被及时弹出来可是要随着十数吨的大家伙直沉海底的,有弹射椅和没弹射椅在此时就是两种境地。


另外一项就是保持共轴双旋翼的设计了,不易受横风影响,可以轻松保持高度,转弯半径小,利于悬停执行任务,怎么看都像是为了海上任务需求准备的,所以“黑鲨”(卡-50)“短尾鳄”(卡-52)等绰号带了水生动物属性就不意外了。


图片图片



所以当年拥有高吸能座椅及高吸能不可收放式起落架(主要考虑在野蛮硬着陆的情况下,能吸收大部分的撞击能量)的米-28一直在为80年代末的武装直升机竞标而忿忿不平,在自己传统优势的主场居然败给了“客队”,耻辱呀。


从后面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双方武装直升机在技术上真是各有千秋,但是从谁家设计局考虑得更远的角度上来看,明显卡莫尔的胜出是“实至名归”的。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苏联多用途武装直升机竞标时期,卡莫夫设计局就兼顾了上舰需求,所以很容易在单座卡-50的基础上发展出双座的卡-52,并在卡-52的基础上整出舰版的卡-52K。


在美国的AH-1及我国的直-10纷纷在捣鼓两栖火力突击的时候,卡-52已经能携带2枚500~600公斤的反舰导弹打击百公里外的舰艇目标了。


图片图片



原始设计上就符合海上的高温,潮湿环境,在大部分攻击直升机只能携带几十公斤的导弹打击三五十公里目标的时候,舰版的卡52能携带“大型反舰导弹”(相对于传统直升机用的企鹅,鹰击-9等反舰导弹)打击百公里外的目标,这能力和指标放到未来10~15年里的战场环境都是挺牛的。


毕竟米里设计局的米-28最新的改进版本(米-28NM)携带“产品305”导弹打击百公里外的目标也是最近俄罗斯才定下的新需求,当然俄罗斯的新弹在“一弹多用”“一弹多能”方面比卡-52现在带的“天王星”导弹先进,但是谁又规定了俄罗斯的舰版卡-52不能携带俄版的新型多用途巡航导弹了?


图片图片



果然重武直大有大的好处,这重挂载能力妥妥的碾压轻型及中型武装直升机呀。


俄罗斯人正是认为卡-52即代表了一些未来方向(拥有重载远程多用途导弹能力),外形尺寸不大,还做了上舰优化(注意看上图卡-28及卡-52向后折叠的旋翼),正是现在人民海军075两栖攻击舰急需的海上火力突击力量,所以最近中俄卡-52交易的消息才特别多。


可以预见,075+卡-52一定是朝更深更远的大洋去的,只是浅浅一湾海峡,用现有的直-9,直-10等就够用。


我们目前仅仅是解决两栖打击群“有舰无机”的局面,在新的重型的隐身的武直下海前的应急之举。(本文完)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