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爆》:是凡人,也是英雄

发布时间 :2021-09-19

​​

1


震撼。这是电影《峰爆》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


这份震撼,无关神力,无关科技,完完全全来自以“洪翼舟”“洪赟兵”等为代表的铁道兵、基建人。正如丁总所说,“在灾难面前,西方人的传说是诺亚方舟,我们的祖先的故事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2


坦白说,在朱一龙老师参演这部电影之前,我对铁道兵和中国基建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甚至故事已经开始,小洪和老洪为着选择哪个出口争执时,我还在努力地思考他俩说的是什么原理。


幸而,电影并没有打算用这些专业问题来对我进行临堂测试。


电影《峰爆》是一个争分夺秒、生死一瞬的故事。剧情并不复杂,时间也卡在两天之内。


修建十年的铁道即将竣工,居住16万人的县城即将被毁,鱼与熊掌的选择。


但《峰爆》并不是一步到位,将这样一个生死难题摊在所有人面前。


灾情由轻到重,问题轮次展现,方案屡屡推翻,最终把所有人逼到了一个绝境,一个只剩下唯一答案的绝境。


而这样让人提心吊胆的过程,《峰爆》所要讲的,还是有着血肉之躯的人。




影片结尾的介绍中说,修建铁路时,几乎每公里都会牺牲一个铁道兵。这样的描述,单单拎出来看是难以想象的。然而在影片中看过山石大面积滚落,山洞内部突然灌水,山岩陡峭甚至没有落脚点……之后,中国基建的血泪史跃然眼前。


原来武侠小说中“飞檐走壁”“上天入地”的绝技并非全然虚构。只不过铁道兵靠的,是真实的血肉,和“哪怕牺牲自己”的坚定信念。



3


尽管被看过点映的朋友提醒多带纸巾,但我还是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个泪点会是孩子们在山洞里唱歌的一幕。


“妈妈说,有愿望可以说给幽幽峡谷听。”


我一瞬间明白了山里的人对大山的依恋,明白了铁路对他们的重要性,也就明白了炸毁铁路的牺牲有多大。



或许对他们来说,大山就像母亲,是依靠,也是希望。所有人都指望着大山里的隧道能让自己发家致富。他们等了十年,却等来了这样的绝境。


而等了十年的,不只是依山傍水的百姓,还有为这条隧道付出健康甚至生命的数不清的铁道兵和基建人。隧道里有他们的汗水和血泪,或许也有工友甚至亲人的生命。要炸掉这样一条隧道,实在是难以接受的。


然而灾难面前,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修建隧道的初衷也是与人便利,带人致富。所以腿部一片血红的大哥说,“如果我的妻儿在县城里,也一定希望有人能救他们。”



4


于是我又想起洪翼舟等人被困溶洞时,洪翼舟的“等”。除了进一步勘测地形,了解当下情况,寻找新的出路之外,或许也有一部分是在等救援。


不可否认孤胆英雄的存在,但电影《峰爆》讲述的,是“铁道兵”“基建人”这一群体的故事。他们是分工协作、众志成城,决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集体英雄。


老洪说,“今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我想这份高兴里,有跟儿子和解的释然,有对儿子的认可、欣慰,也有“老铁道兵退休之后无所事事如今终于又派上用场”的一点骄傲。




《峰爆》讲了洪家父子对“大家小家”的矛盾,没有讲的还有很多很多。


有关英雄的故事里,似乎都伴随着亲情的缺失和遗憾。而在这样的家庭里,当然不能仅仅因为一句“你的爸爸/妈妈是个英雄/了不起的人”,就能将所有缺席的时刻一笑泯之。



老洪心里应该是清楚的。所以生死关头,他执拗地为三十多岁的儿子穿了一只鞋子。


我当时想,这会不会是这么多年里的第一次?小时候来不及给的陪伴,儿子长大后再没有机会给的补偿,都落在了这样一个穿鞋的动作里。


或许此时,老洪已经做好了跟儿子共生死的打算。



5


而作为儿子的洪翼舟,也并没有让父亲失望。


从影片开始的坚持二次勘测,对危险的敏锐度,突然渗水、寻找出路时的果决机敏,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对环境的深入了解,提出有效方案并全力执行……


洪翼舟对基建事业的深耕令人咋舌。


甚至在16万人的生死面前,他做了“有去无回”的选择。




尽管洪翼舟从未宣之于口,但这一切的选择和付出,一定与那个“不回家”的父亲有关。



6


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表演。


电影《峰爆》里的演员同样如此。如朱老师在采访中所说,一部作品能让观众沉浸其中,而不会在观影过程中突然跳出“这个演员演得真好”的念头,是好作品的表现之一。


走出电影院后,我才反应过来,作为主角的洪翼舟,好像并不如以往的作品那样,贯穿几乎全部剧情。




《峰爆》讲述的,是“中国式救援”。


每个人位置不同,分工不同,但每个人都是当时当刻的英雄。




丁总保隧道的初衷,和决定炸隧道时的眼泪以及坚定,都是这个女性角色的独特魅力。


小靳在爱人和大局上的选择让人意外,她的善良和温柔,也让人心生柔软。


作为老铁道兵的老洪,在灾难发生时毫不犹豫地救人,是数十年刻在骨子里的勇敢无畏。



而作为受难者的保险推销员的那句“碰到这种情况,有保险也不行啊”,让我立刻感受到绝境中的人对生的渴望。


是啊,正是因为这些普通人对生的渴望,才让这些基建人不惜一切代价救人。


7


我又想起水位上升前路难以分辨时,洪家父子的争执。


面对洪翼舟眼神的闪躲和对下水的抗拒,苍老的父亲一边斥责儿子怂,一边不管不顾地要亲自下水,多年累积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爆发,小洪泪流满面,隔着近二十年的时光,歇斯底里地质问“你为什么不回家?”


那一刻,坐在屏幕前的我也很想问洪翼舟,既然怨恨父亲,又因母亲的死有深切的恐惧,又为什么要选择和父亲同样的道路呢?



而下一秒我想到《峰爆》的宣传语——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我想,这正是电影想要表达的铁道兵和基建人的精神。​​​​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