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乳牙迟迟不掉,顽固堪比“钉子户”,恒牙不甘示弱直接长出来,于是,娃娃嘴里直接两排牙齿,看起来怪怪的。
咋回事呢?
家长需要做些啥子不喃?
今天邀请到了咱们成妇儿口腔科的何晓玲主任,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
图据网络
什么是双排牙?
双排牙有越来越高发的趋势——
何主任说,这种乳牙恒牙共存的情况,通常出现在孩子的换牙期(6岁-12岁左右),学名叫“乳牙滞留”,一般形象地称为双排牙或背背牙。
正常来说,孩子换牙应该是乳牙先掉落,恒牙再慢慢长出来。但现在,因为各种原因,不少孩子的换牙顺序错乱,于是出现了双排牙。
并且这种情况有越来越高发的趋势,基本上每10个换牙孩子中,就有一个存在这种情况。已经占据了儿童口腔疾病的30%,成了目前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之一。
双排牙引起的后果
双排牙会引起一系列问题——
首先,会让孩子变丑。
√孩子有一口不整齐的牙齿不好看
√双排牙会导致颌骨发育不良,让孩子的面容、下巴变形,严重影响孩子的颜值
√如果双排牙出现在上牙时,很容易就发展成地包天
然后,会引发口臭、龋齿。
两排牙并存,死角更多,缝隙更多,没有办法把牙齿刷干净,就会有牙垢、牙结石,口臭、龋齿随之而来。
所以以为孩子的双排牙是自然现象,家长于是不管不顾是不对的。
为什么会出现双排牙?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本就越来越精细化。
很多家长在喂养的过程中,怕孩子嚼不动怕噎着,一味给孩子吃松软的食物,甚至水果都觉得榨成汁更好。这样情况下,孩子的乳牙没有得到刺激与锻炼,在换牙时,就会动力不足,很难自己脱落。
这一条,家长可能觉得有点难控制。
双排牙还有一个发生原因就是吃得太好了,孩子营养吸收得多,钙质补充太足的情况下,恒牙就会提前出来,而这时候的乳牙还没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于是又是双排牙呈现。
所以,家长们不要一味追求盲目补钙。
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并不太重视孩子乳牙的龋齿问题,总想着乳牙是要换的,坏了就坏了,等换牙好好护理就行。
实际上,乳牙出现龋坏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牙齿的根尖会与牙槽骨发生粘连,到换牙时,会“拽着”乳牙不让它们脱落。
然后,恒牙按照自己的步骤长出来,又形成了双排牙。
正常情况来说,恒牙与乳牙位置对应,一颗顶替另一颗的位置。
但有的恒牙胚稍微有那么一点调皮,与乳牙错位,萌出的位置很可能在一边,与旁边的乳牙并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有一颗乳牙早早缺失,替补的恒牙没有乳牙的牵引,位置也有可能出错,与其他的乳牙错乱并存。
长了双排牙怎么办?
只能拔掉吗?
何主任说,双排牙的处理并不一定全要选择拔牙。是否选择拔掉,要看恒牙生长的高度。
√如果恒牙只长出1/3,乳牙还没有松动时,可以等一等,让孩子多吃硬的食物,通过咀嚼刺激,促进乳牙自然脱落。
√如恒牙已长出大半,而乳牙还是没有脱落,这时应及时将乳牙拔掉。
具体情况当然是看医生怎么处理,同时注意,如果拔除乳牙后,恒牙的生长位置仍旧错乱导致牙齿不整齐的,需要关注牙齿矫正的问题。
怎么防止孩子出现双排牙?
预防双排牙,主要靠“吃”跟“刷”,还有日常检查。
吃的注意事项/防止孩子出现双排牙。
锻炼咀嚼力—吃要粗细搭配,一定要让孩子多吃坚硬或粗纤维的食物。具体怎么做呢?
可以有一条简单粗暴的原则,就是让孩子在进食的过程中,要有张大嘴,进行“啃”的这一个动作,或者是需要咬断咀嚼的。
食物不用太小块,不要太软。
比如,在孩子1岁左右,可以给孩子整个苹果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煮熟的胡萝卜切成长条,让孩子尽量自己去啃去咬断,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宝宝的咀嚼力。
防止龋齿—吃的方法要正确
谨记一条原则,牙齿与食物接触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龋齿,也就是吃东西时间越长,越容易龋齿。
如果每天嘴里零食不停,那么对牙齿的伤害是很大的。
何主任说了一个科学吃零食的概念:
❤看成分,尽量选择不致龋的糖替代品零食
❤每天吃零食不超过3次,同时控制总量
❤零食要集中时间吃,最好在正餐时间吃
❤先零食后水果
另外,不管吃了什么,吃了之后最好都用白开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清洁口腔环境可以有效防止龋齿发生。
牙齿清洁做到位/防止孩子出现双排牙
科学刷牙
科学刷牙方法,目前最推崇的是水平颤动拂刷法。
不过对孩子来说,刷牙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果一味强求,很可能会起反作用,让孩子对刷牙有了心理阴影,以后会更抗拒。
所以以孩子接受同时又能清洁牙齿的方式为主,建议家长们可以多尝试不同的方法姿势,然后,慢慢地过渡到最科学的方法。
√使用含氟牙膏
√如果孩子不配合,可以分多次完成整个刷牙过程
√家里“一人一杯一牙刷”,防止牙病相互传染
√7岁以下孩子不建议用电动牙刷
科学使用牙线
牙齿间的缝隙是最容易滞留菌斑和食物残渣的,刷牙不一定能刷出来的那些部分,牙线可以帮我们解决。
使用牙线需要正确的方法,注意不要给孩子用牙签。
定期做口腔检查/防止孩子出现双排牙
早发现早解决
牙齿问题有很大的隐蔽性,靠家长自己很难发现孩子牙齿潜藏的各种问题。
要预防孩子牙齿问题,必须依靠专业的医生检查。
从孩子长出第一颗牙齿(6个月)时,就应该去看牙医,最晚不要超过一岁。
不管是早期龋齿、还是颌骨发育问题,让医生早发现找干预早解决才是正确的思路。
换牙期注意事项
1.刷牙要刷干净,要轻柔一点
2.新生恒牙相对脆弱,牙齿矿化有个过程,牙齿撕扯性动作要少
3.孩子玩耍要注意,如果发生意外碰撞导致牙齿脱落或者崩坏,一定要及时找牙医处理
图据网络
牙齿问题重点
除了双排牙,何主任还给了我们很多牙齿相关知识,在9.20全国爱牙日来临之际,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
❤牙医也分成人跟儿童
在带孩子看牙医的时候,一定选择专业儿童牙科。
同时最好长期固定看一个医生,孩子建立了信任,在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配合度才会高,也更容易操作。
❤牙齿破坏不可逆
这是牙齿的特殊性,不管是龋齿,还是意外碎掉,破坏形成之后,可以治疗,但牙齿都没有办法恢复到从前。
❤牙齿与钙的关系
首先,双排牙不是因为缺钙。
钙与我们牙齿是一个能量提前存储的关系。
孩子的乳牙是在妈妈肚子里形成和钙化的,想要孩子乳牙好,妈妈在孕期就要有足够的钙,才能利于宝宝乳牙的发育。
而帮助宝宝恒牙发育的钙,则是在宝宝1岁之前储存的。
补钙食补最好。
(是不是刷新认知了
❤六龄牙不会掉,用到终身
六龄牙是一颗在6岁长出的牙,也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一颗牙。
这颗牙不会换,会伴随孩子终身,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最好是带孩子定期涂氟做窝沟封闭保护。
❤不吃糖≠不会龋齿
糖不是唯一会损害牙齿健康的物质。
牙齿最怕酸,低PH值并呈酸性的食物尤其要注意。
龋齿的根本原因是口腔环境卫生差,牙齿处于酸性环境围绕。
❤牙齿健康管理是长期的过程,家长是第一责任人
孩子的牙齿健康问题关乎终身,从孩子第一颗乳牙开始,家长就该有正确健康的相关理念。
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孩子定期做口腔检查,有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