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弹道加反舰,钻地打装甲,统统打包一起发! AR3远程火箭系统

发布时间 :2021-09-26

  弹道加巡航,制导兼末敏,反舰反航母,钻地打装甲,统统打包一起发!这就是中国兵器新型火箭武器系统的威力。

  珠海航展上,进入中国兵器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前方一个大家伙——AR3型多管火箭炮。小编斗胆地认为:这个叫法不对,因为它已经不单单是“火箭炮”了。原因呢,主要在它前面摆的那排弹药上。请看:

  首先,还叫“火箭”炮已经不太对,因为它可以发射TL-7B型反舰导弹(就是那个灰色圆头的)。这家伙本身就是巡航导弹,除了助推段采用火箭发动机,后面的主要飞行阶段已经是采用涡喷发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AR3已经变身为一辆反舰导弹发射车,或者说巡航导弹发射车。纯粹地像过去火箭炮那样发射弹道抛物线飞行的火箭弹,早已是过去式了。
  第二,还叫“炮”也不太对。它发射的弹药已经不局限于火箭弹,也不只是上面提到的反舰导弹。前面那两排300毫米火箭弹,随后一排370毫米火箭弹,都是带制导装置的,命中精度足以接近各种空地导弹、制导炸弹,最大射程也已经从几十公里提高到两百多,甚至超过三百公里。而且最后那个粗大的白色家伙,是“火龙”480A型750毫米制导火箭弹,射程更是不用说了。

  看它的外形,是不是有点像美国MLRS火箭炮系统发射的ATACMS“陆军战术弹道导弹”?美国在2013年启动了“远程精确打击火力制导火箭弹”研发项目,主要内容是为MLRS研制多种更新型的弹药,用远程精确火箭弹代替ATACMS战术弹道导弹,最大射程至少300千米,目标是499千米。他们还要引入巡飞弹,甚至地空导弹,让过去的MLRS系列火箭炮,变身为一车多能的武器系统、全能杀手。
  中国兵器的AR3,在这方面走到了美国的前面。因为这次展示的弹药中,就已经包含了远程制导火箭弹巡航导弹,以及巡飞弹,“飞龙”60。

  这种巡飞弹是否能从AR3发射,记者没有得到确切答案。不过从技术上来说,这肯定不是难题。这次AR3展示的重点,显然也是在发射“火龙”480、TL-7B这类远程弹药上,因此只背了两个大型发射箱,没有像以往那样是300毫米或370毫米的发射管。

  而在它左边的SR5多管火箭炮,虽然还背着和以前一样的多管发射箱,装122毫米、220毫米的火箭弹,但车体前摆放的弹药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我和大哥一样,也是能打导弹、超远程弹的!”

  从前往后绿色的依次是:“火龙”40型122毫米制导火箭弹,“火龙”40A型122毫米制导火箭末敏弹(注意最后三个字),“神龙”60型220毫米末制导火箭弹。它们仨以前都露过面。然后灰色白头的,C705型反舰导弹;最后,“神龙”300型610毫米末制导火箭弹。前者不用说了,最大射程140公里的反舰导弹,成熟产品。后者,俨然是缩短版的“火龙”480,恐怕只在射程、威力上比“火龙”480稍小一点。走进看看它的头部——

  显然是带末导引头的,据说能精确打击面目标。至于是地面目标还是海面目标,那就……。从这方面说,兵器馆、中国兵器的宣传相当低调,没有直接提供最大射程等性能参数,也没有把4、6马赫的高速飞行、末端高速天顶攻击作为特殊的卖点来宣传。因为稍微算算就知道,随便一个打三百多公里的制导火箭弹,飞行速度都得到5、6马赫;只要不是打最远的目标,几乎都是天顶攻击。因此理论上说,SR5一台车发射巡航导弹加弹道导弹,多方位打击敌方舰艇、航母,不在话下。
  不只是它与AR3,它俩的小弟SR7,搞不好也具备这种能力。

  四轮轻型底盘,一个与SR5类似的122毫米20管发射箱,机动性比美国的“海玛斯”还强。虽然从长度上看,SR7未必能带一个足够长的大型发射箱,发射C705、“神龙”300,但既然可以研制出比750毫米的“火龙”480小一些的610毫米的“神龙”300,那专门为它研制个“水龙”200、“猛龙”180之类的,应该也可以吧(小编瞎起的名,大家不要拍砖)。

  ▲ SR5多管火箭炮的尾部,两种发射箱的口径、数量截然不同

  ▲ SR5多管火箭炮和它的小弟SR7

  就算万一不成,没法给SR7小弟配备超远程火箭弹,配其它高性能弹药还是毫无问题的。比如在SR5前面那排弹药里,我们能看到一个挂降落伞的小家伙,就是“火龙”40A型制导火箭弹携带的战斗部,末敏弹。

  这是一种专门打坦克、装甲车辆的小明星。因此SR7尽管个头小,作战威力照样不俗,十几秒的一次齐射就可以攻击50个装甲目标。
  在中国兵器馆里走一圈,你会在很多地方看到这个小家伙。155的炮弹旁,120的迫弹旁,甚至无人机旁。仔细看,还会发现它们有个小小的区别。这个我们下一篇《四方闪耀的小明星》再讲。


P.S. 《兵器知识》杂志的投稿邮箱已更换,新邮箱:bqzs@cos.org.cn


▼欢迎购买《兵器知识》杂志▼

获取更多详细内容!


欢迎订阅2021年下半年《兵器知识》杂志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