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碎片#
市场一直演绎着有效和无效的言论,各自有市场有效ro无效理论的拥趸。
也称市场有效假说,始于196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尤金·法玛在《商业学刊》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的论文。这个假说的奠基人是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的法国数学家,他把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股票收益率的分析,发现其波动的数学期望值总是为零。在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1970年有效市场假说的提出者尤金·法玛,赋予了这个假说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投资大师巴菲特说过:“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我只能沿街乞讨。”足以证明他对市场有效假说是无视的。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更是嗤之以鼻,在他的巨作《穷查理宝典》一书中对投资行为做了充分的论述,提出了几大思维模型供广大读者和粉丝思考:
回到我们投资中的真实场景,价值投资关注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而忽略市场的记分牌,更多的关注比赛本身,但我们不得不兼顾市场短期的环境和情绪产生的重大影响,因为普通投资者往往会被短期市场表现打趴下,而没有源源不断的现金作为支撑,当市场血流成河之时,其中有部分的血是自己的,所以扛不住硬生生的被淘汰出局。而且公司股价的走势短期是和资金相关,贵的企业可能在大资金的推动下越来越贵,表面便宜低估的企业无人问津之下还能再便宜,此时充斥着市场有效理论,会让投资者坐立难安,一个不经意的坏消息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用市场上比较流行的话表达“股价走势提前体现公司基本面”,可以解释为公司股价不断走低是被市场和资金提前预知,伴随着股价不断下跌,公司披露的业绩下降,印证了市场是有效的,反之亦然。
写在最后:需要防范的是价值陷阱,一眼的低估大概率不是真低估,寻找中间的预期差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走出这个破局。市场大部分时间是有效的,不能为了逆向而总是对抗,例如今年二级市场走势的代表南极电商、良信股份等就是股价走在基本面之前的典型代表,开立医疗是反向代表,股价走高后中报业绩反转,股价强度越走越大。当然这三家公司并不是就此高下立判,短期走势说明不了长期价值,内在价值被短期走势带偏的企业依然存在,开立股价长期压制好几年后在触发业绩反转和预期改善的点上,期间的主流偏见发生数次改变,理清脉络还是能观察一些积极的信号,提前布局和等待是难免的,买入即上涨是运气使然,长期以内在价值为锚,以估值作为标尺,能够行稳致远。
202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