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miyade 的P-51D战斗机模型,比例1/32
P-51D“野马”战斗机简介
北美航空P-51战斗机(英文:North American Aviation P-51 Fighter,绰号:Mustang,译文:“野马” ),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有名的战斗机之一,也是美国海陆两军所使用的单引擎战斗机当中航程最长,对于欧洲与太平洋战区战略轰炸护航最重要的机种,并且一直使用到朝鲜战争为止。美国北美飞机公司的“野马”战斗机最初应邀为英国研制,装英国“梅林”发动机。1940年10月26日首飞,公司型号NA -73。1941年8月首先提供英国空军使用,美军以XP-51的型号试用。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P -51才正式被美军采用。1943年4月,美军首先装备照相侦察型,6月装备攻击型A -36。随后,战斗型P -51A、P-51B、P-51C 、P-51D先后投入批生产,广泛用于欧亚战场,是二战后期性能最优秀的活塞式战斗机。后改称F-51。二战后仍有不少国家使用,人民空军在建立初期也装备了少量的由国民党空军遗留下来的P-51D战斗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仍然保存着一架涂有人民空军机徽的P-51D战斗机。
P-51D战斗机,是美国为了更彻底地解决P-51B/C的座舱视野问题,北美公司将一架P-51B飞机按照“喷火”的座舱盖安装了气泡形全向视野座舱盖,型号也改为XP-51D。在证明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后,在生产线上的两架生产型P-51B-10-NA也安装了气泡座舱盖,型号改为P-51D。
外形优美的具有气泡座舱盖的P-51D/K是“野马”家族中最著名的型号,也是生产数量最多、使用最广泛的型号,共生产9602架。其中位于英格伍德的工厂生产了6502架P-51D,位于达拉斯的工厂生产了1600架P-51D和1500架P-51K。部署在中缅印战区的P-51D通常在后机身安装有定向环形天线。达拉斯生产的1500架P-51K安装了直径3.35米的航空产品(Aeroproducts)公司的螺旋桨,而不是D型的直径3.40米汉密尔顿标准螺旋桨。
5.1.1 P-51D战斗机模型套件简介
本案例使用的是Tamiyade P-51D战斗机模型套材,这是田宫模型在2012年推出的一款大比例战机模型套材,代表了当今模型板件的最高水准的产品,一共上市了三款套件分别为60322 P-51D,60323 P-51D/K,25151 P-51D(电镀板)。准确的细节考证,大量丰富的内部细节非常适合完美主义者的模型高手们各显神通。
这次制作选择的是60322 P-51D套件。
模型板件A:机翼主体零件
模型板件B:机尾,水平尾翼尾翼翼面,垂直尾翼舵面,机翼翼襟零件
模型板件E:引擎涡轮零件。
模型板件F:主起落架舱,舱门零件
模型板件H:引擎零件
模型板件J/K:12.7mm机枪舱,尾翼翼襟,起落架零件
模型板件Q:机身零件
模型板件Q:进气道和螺旋桨零件
模型板件W:引擎管路,12.7mm机枪但要零件
模型板件T:副油箱零件
模型板件Z:飞行员零件
透明板件:做舱盖,仪表盘,着陆灯等透明零件
机头引擎舱可拆卸零件:由于需要保证可以制作活动等引擎舱机头部分在4个零件所使用等材料有别于其他零件,且厚度也非常等薄,单独包装有利于保护着四个零件不受到挤压损坏。
特殊零件包,这里面有套件自带等蚀刻片,橡胶轮胎,翼襟活动轴,强力磁等特殊零件。
说明书
考证资料手册,里面提供了两页P-51D野马战机的照片,为制作者提供考证依据,从照片中飞机的状态可以看出这是一架经过翻新在博物馆中的P-51D。
牛魔王内部蚀刻片:板件的完美程度使得任何第三方改件都不再像以往那样不可或缺,在比对了板件和牛魔王的三套蚀刻片后只选择一套牛魔王内部构造蚀刻片来补充板件中提供的蚀刻片,将在制作中视情况来选用部分牛魔王蚀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