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一转眼,金秋10月已然到来,中国人也正式迎来了国庆长假,随处可见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景象,似乎正在诉说着节日的喜悦与欢快。
然而,树欲静、风却不止!正当我们开始欢度十一假期之际,这个并不太平的世界,又发生了2件值得关注的大事,与美印两国息息相关。

第一件,不宣而战!美军再次发起“斩首”行动。
1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言人里斯比证实,美军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附近发动了无人机空袭,并成功“斩首”了“基地”组织高级领导人阿布·艾哈迈德。
里斯比还表示,根据美方得到的情报显示,艾哈迈德主要负责策划、资助和批准“基地组织”的跨地区袭击,对各地区安全问题有着不小的威胁。
很显然,美国这是在高调“邀功”。
此外,参与了斩首行动的美海军中尉莱尼还表示,初步迹象表明,美军击中了目标,并且没有造成平民伤亡。
要注意,相比以往,美军发动“斩首”行动后,从来都只是公布结果,不会提及、或者说根本就不会顾及“是否伤及平民”这一问题。如今特地提出这一点,估计还是与8月底美军空袭阿富汗喀布尔一事有关。

日前,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麦肯齐便公开承认,美军在喀布尔的“斩首行动”,实际并非击毙所谓的“激进分子”,反倒杀害了10名无辜平民,其中还有6人是儿童。
该消息一经传出,美国立刻成了国际社会上的“众矢之的”,饱受各方批评。
因此,美军此次特地强调没有伤及平民,并非“多此一举”。
当然了,不论出于何种原因,美军又在光天化日之下、空袭叙利亚,背后目的恐怕不只是打击“激进组织”这么简单。
对此,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1,美军发起“斩首”行动,可能有挑衅或向俄叙“秀肌肉”的用意。
毕竟,叙利亚局势能有如今的“收官”局面,本就是俄叙双方努力多年的结果。
几天前,叙总统阿萨德在出访俄罗斯时,普京便公开表示,某些外国非法武装的存在,是阻碍叙利亚走向领土、主权统一的重大因素,俄罗斯坚决反对这一情况,并表示接下来将大力推动叙利亚朝着统一、稳定的方向前行。

很显然,普京口中的“外国非法武装”,指的就是盘踞在叙北部地区、夜以继日偷盗并倒卖叙石油和小麦等资源的美军。
如今,普京话说完没多久,美军便在光天化日之下,于叙利亚境内不宣而战、发动空袭,这不就是在和俄罗斯唱反调、对着干吗?
不难料到,作为美国撬动中东地缘政治的“重要支点”,白宫不会轻易放弃对叙利亚的“垂涎与觊觎”,美俄双方就叙利亚问题也势必还会发生矛盾与冲突。
毕竟,俄罗斯不是好惹的,普京更不是泛泛之辈,面对美国明目张胆的挑衅,俄方绝不会轻易姑息。
接下来,且看普京会如何出招吧。

2,美国正在通过一场“成功的斩首行动”,来拉拢盟友、重塑自己的“世界警察”形象。
毕竟,在前不久阿富汗局势突变时,美国丢盔弃甲、抛下盟友独自逃离,并且在遭遇恐袭、损失惨重之后,却绝口不提“反恐”、只顾逃跑的行为,不仅令一众盟友失望,还大大打击了美国所谓的“反恐先锋、世界警察”形象。
所以,美国如今确实很需要一场“成功的反恐行动”来证明自己。
但问题是,白宫抛弃盟友已成事实,美国从“带头大哥”到“逃跑大哥”的转变更是深入人心,仅凭一场斩首行动,已经不足以重塑早已“松松垮垮”的美阵营了。
3,美军发起“斩首”行动后,“基地组织”势必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美国在中东以及其他地区的目标、甚至是美国本土,或许都将成为其攻击目标。
不要忘了,前两天,美军最高将领米利才发出警告,称包括“基地组织”、is在内的多个“激进组织”正在崛起,美国面临的空袭威胁正不断上升,为防止“911事件”再次重演,美国必须提高警惕。

更不要忘了,在美军从阿富汗撤离的过程中,撤走了数万民众,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美国公民,其余的都是阿富汗或别国民众。
对此,外界一度有观点认为,某些“激进组织”已经乔装成难民、混入撤退队伍了。并且,五角大楼事后也亲口承认,有不少被转移民众与“激进组织”存在关联,目前正在进行排查。
但问题是,从阿富汗撤出的人员高达数万,一一排查谈何容易?而一旦有“漏网之鱼”出现,就将给美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尤其是,美国如今再借“斩首行动”来对外立威,就更容易迎来“激进组织”的针对了。
总之,山雨欲来风满楼!作恶多端、劣迹斑斑的美国想“重回正轨”,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接下来,且看拜登如何出招吧。

接下来,再说说第二件事,10月第一天,印度一栋8层高的大楼,突然塌了。
1日,印媒报道称,印度西姆拉市一栋8层高的大楼,因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而坍塌——短短5秒时间里,该大楼就成了废墟,现场尘土飞扬。
不过,好在楼内居民与周围人群撤离及时,所以此次塌楼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此外,在这之中,至少有2个细节值得关注。
一,这栋8层大楼、乃至西姆拉市的大多数房屋建筑,都搭建在了斜坡上,根本不符合抗震建筑规范和规定。
再加上,印度居民还喜欢在建筑附近种植花草、蔬菜,直接引发了土质松动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这栋8层大楼在5秒内成为废墟,不是没有原因的。

二,由于连日暴雨,该大楼在几天前就出现了裂缝和倾斜问题,并且在大楼坍塌的前一天夜里,不少民众还听到了楼体传来的“劈啪声”。
但即便如此,当地政府却是从30日才开始要求楼内、周边人群撤离。
不得不说,要是再晚一步,塌楼造成的伤亡情况与财产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目前,尽管当地政府已下令对此事展开彻查;但从这些细节来分析,不能看出3个问题。
第1,印度的基建水平依旧有待提高。
例如,此次坍塌的大楼高达8层,本就需要小心、谨慎的设计和建设。但印度倒好,直接把它建在了斜坡上,一旦自然灾害发生,它不塌谁塌?
第2,印度政府的忧患意识仍有“极大的完善空间”。
按理说,在得知大楼出现裂缝和倾斜后,当地政府应当立即撤走相关人员才是,但硬是拖到了事发前几个小时。这让人不由疑惑,印度这究竟是哪来的自信?

第3,印度在应对危机时的处理、统筹能力都有待完善。
毕竟,在这栋大楼坍塌的同时,四周至少还竖立着六七栋高楼,它们都面临着地面下层与山体滑坡的风险。但直到现在,当地政府都没有采取措施应对。
这不禁让人担忧,要是下一场塌楼事故突然发生,是否会造成更严峻的后果?
不得不说,整日与美英等国为伍、将大把资金花在采购武器装备上的莫迪,真应该看看塌楼时触目惊心的过程——与其把钱花在不必要的地方,还不如用来改善民众生活。
究竟何去何从、如何抉择,莫迪可得想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