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与民主各有根由

发布时间 :2021-10-09

​​

制度没有注定的"万恶"或注定的"优越";制度没有道德属性,不能简单地作价值判断,因为道德是历史范畴。没有先验的好制度或坏制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就是好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就是坏制度,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就是腐朽制度,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就是先进制度。

无论集权专制看起来多么罪恶,它都曾经是最先进的制度。因为这一制度是与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并且保障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大规模农耕需要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常态维护,这是分散小农力不可及的,必须由国家集中财力和动员人力方可达成。例如,古代中国修建运河大渠,保障大范围农田灌溉,此非强大的中央政府不能为。

第二,传统农耕经济体是与游牧经济体长期并存的,农耕定居民族所积累的财富和生活资料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因而在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间战争频仍,农业民族必须有相当规模的常备军和强大国防,以抵御兵民一体的强悍游牧民族。例如,古代中国修筑和维护长城,此非强大的中央政府不能为。

第三,传统农业靠天吃饭,丰灾交替,必须有足量的国家粮食储备来以丰补欠,防止丰年谷贱伤农,更防止灾年人口锐减而严重破坏生产力。例如,古代中国有宏大官仓,屯粮数以亿计。丰年收储,灾年放赈,保持粮价相对稳定和保证劳动人口不减损,此非强大的中央政府不能为。

第四,传统农耕时代最重要的发展资源是土地,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会造成对土地的争夺,暴发相互侵伐的内战,严重破坏生产和社会安定,因此需要有效管制地方势力,维护安定的社会秩序。例如,古代中国以郡县制抑制地方豪强,防止诸侯坐大失控,此非强大的中央政府不能为。

第五,小农经济受地域自然环境制约,生产单一,需要通过交换而形成社会大分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大交通和大交流。例如,古代中国修建直道、驰道、驿道,四通八达,此非强大的中央政府不能为。

在整个旧大陆,中华拥有相互连通的最大范围的可耕平原,因而形成最多人口的庞大农耕民族,并与最大草原孕育的强大游牧民族长期邻接。中华大一统的集权专制具有历史必然性,其与大规模农耕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大一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则与集权专制相适应。正因为古代中国的制度文明是最先进的,所以中华遥遥领先世界长达两千年。

与集权专制相对立的民主共和制,渊源出于古希腊,其经济基础是由近海环境决定的众多独立城邦国家的商贸经济。自称继承古希腊民主传统的西方国家,在进入大规模农耕社会后,均抛弃希腊式民主,而符合规律地走向了专制。这充分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此乃历史唯物论颠扑不破的真理。进入工业文明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只有民主政体才是与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最相适应的。

第一,大工业生产方式要求劳动力完全解放,即每个劳动者不受体制、等级、土地和地域的束缚,能够自由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这种普遍的个人人身自由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由意识,成为民主政治的广泛群众基础。

第二,在大工业中资本成为主要生产要素之一,而且是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资本不仅天性是自由的,而且是独立于国家权力之外的一种社会权力,客观上限制了国家权力,使国家垄断权力再无可能。专制与资本是一对此消彼长的冤家,资本之肯定即是专制之否定。没有国家与资本间的力量平衡,社会经济就会遭受破坏。

第三,与大比重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不同,高效率的工业生产完全是为了交换,社会经济高度依赖市场,资源主要经由市场优化配置,而市场必须是自由开放的。市场体现了经济民主,必然要求政治民主。

第四,工业时代分工细密复杂,国家权力不可能像农耕社会那样主导社会生产,如果权力过多干预,只会对社会生产起破坏作用。社会自然发育出国家权力系统之外的自组织系统,例如民间组织、行业组织和各类非政府的社会组织,社会自治程度随生产力发展不断提升。在社会各领域自组织系统之上,必然产生民主政体。

第五,大工业带来财富暴增而涌流,使民间经济力量远胜国家财力,许多时候不再需要中央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而可由民间和地方分散力量办大事。例如,民间能够修铁路,能够搞航天,能够搞5G,这是很少积累的农耕社会无法想象的。社会发展的动能变为分布式的,而且分布式往往比集中式更有效率,社会总成本更低,因为集中的过程会耗费额外成本。

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民主并不容易实现,但民主起码是不同社会力量的最大公约数。民主化与工业化同步而生,民主制度不仅与大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而且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如果说在工业化兴起阶段,民主化加快工业化的作用还不一定都很明显,甚至在一些国家因实行国家主义而快速工业化;那么,在跨越工业化门槛之后,如果民主政治建设滞后,就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解释了一个世界现象:所有发达工业化国家,无一例外地全都是民主政体。

孙中山在论及民主共和时有名言: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百年来的历史证实了先生的论断。毛泽东亦有名言: "现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动只是一股逆流。"放眼当代全球,依然证实着主席的论断。马克思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描述为"自由人联合体",在后工业时代,将会逐渐证实导师的论断。没有民主就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