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内容
1、规划背景
仪征市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区位优越。随着龙潭过江通道、宁仪扬城际建设,以及天宁大道(S125)至长江八桥过江通道预控,进一步提升仪征在南京都市圈内的交通区位优势,跨江直接与南京主城区融合一体化发展,使得城市进入区域角色重塑期。
在区域发展一体化背景下,仪征市各层级规划对G328沿线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G328及沿线空间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廊道,联通城区南北的融合纽带,优化城市格局的重要空间。G328的快速化改造,为道路沿线区域的转型重塑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实现仪征空间提升,加速融入南京都市圈核心区,亟须对G328沿线范围进行重点研究,着力实现仪征市区域角色重塑升级。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内容为G328沿线区域,东至科研二路,西至天宁大道,面积约2.67平方公里。
图片
规划及研究范围示意图
二、规划设计内容
1、用地规划研究
1)政策解读
解读国家、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四个层面的城市更新、城市设计、宜居社区建设、产业园开发等相关政策。
2)相关规划要求
解读仪征市现行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对规划区的相关要求,核对规划区土地指标。
3)现状资源分析及评价
从区域层面和经济发展导向角度分析确定项目的核心资源和关键发展诉求;从仪征市层面,研究G328沿线天宁大道至科研二路与老城区、及G328沿线其他区段的关联;从基地层面分析现状建设条件、综合交通条件和资源禀赋条件;综合分析本项目发展的潜力和限制条件。
4)功能与定位
研究确定G328沿线发展目标,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提出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明确道路沿线功能构成。
5)总体规划结构
依托基地现状,结合国内外先进案例,协调G328沿线各区段功能结构,明确天宁大道至科研二路段功能结构,确定主要功能节点,划定重要功能板块,提出重点空间发展方向。
6)总体功能分区
结合宜居社区理念、产业园区现代化发展趋势,打造以人为本、功能多元融合、产业活力提升的功能组团,确定组团规模与空间布局,提出总体功能分区与产业功能布局。
图片
2、空间布局方案
1)规划设计理念
依据项目总体发展定位,借鉴国内对标项目的成功建设经验,以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经济价值为目标,提出规划设计理念。
2)土地利用规划
结合总体功能结构与功能分区,优化规划方案,提出G328沿线天宁大道至科研二路段的土地利用方案。
3)公共服务设施
结合相关规划,根据需求,布局公共服务设施。
4)道路交通系统
梳理路网功能分级及布局结构,衔接区域交通,构建适合基地的道路体系。
5)绿地生态系统
结合现状水系、绿地、农田资源,串联各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生态系统。
6)空间景观结构
合理确定区段空间景观分区,划定空间景观廊道、空间景观节点,构筑空间景观结构。
7)天际线
通过城市设计与社区更新,营造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
8)活动策划
结合现状资源,策划活力项目,吸引仪征老城区市民、周边从业人员、外来商务人流、外地游客等。
三、规划编制依据
1、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订)
《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18版)
《城市绿化条例》(2017.1)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3)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3)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11)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2)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2021.7)
《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2020)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
《江苏省城市设计编制指南》(2010)
2、各类设施配套标准
《江苏省加强新形势下城乡社区建设的意见》(2011)
《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2016)
《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2010)
《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2012)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2008)
四、进度安排
1、资料收集和现状调研阶段,7个工作日。
2、初步成果汇报,15个工作日。
3、中期成果阶段,15个工作日。
4、论证成果阶段,15个工作日。
5、最终成果阶段,7个工作日。
来源:仪征政府网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