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光亮温暖生活不易的普通人 —电影《青苔花开》制片人毛成胜专访

发布时间 :2021-10-13

​​​

电影海报电影海报

由郎月婷、巩金国等主演的温情暖心电影《青苔花开》即将于10月22日全国院线公映。在电影上映前夕,HOPE网有幸邀请到了电影的出品人兼制片人毛成胜先生,一起聊聊关于电影《青苔花开》那些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事。

《青苔花开》制片人 - 毛成胜《青苔花开》制片人 - 毛成胜

HOPE网:毛总,首先祝贺《青苔花开》即将公映!上次采访您,还是2019年的纪录电影《HELLO 北京》,记得当时问下一个项目的时候,您好像透露了一点是一部有关老师的电影,不知道《青苔花开》是不是当时提及的那部?

毛成胜:是的,《青苔花开》就是当时提及的那部电影。历时2年,熬过艰难的新冠疫情,我们咬着牙,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并即将让它在大荧幕上与大家见面。

HOPE网:在电影即将上映,您现在有什么样的心情?

毛成胜:客观来说,现在的心情很复杂,这种复杂糅合了很多因素。首先,作为一部自己培育的新电影上映,肯定有些激动和紧张,就像自己孕育的孩子一样,即将呱呱坠地,兴奋,也夹杂着跟大家见面后一些不确定的紧张。其次,是忧心忡忡,压力山大。作为一个已不算年轻的电影人,深知《青苔花开》这样的电影,在走向院线过程中肯定会遭遇排片的难题。此时此刻,多少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壮。

HOPE网:您说的这种感觉我们多少能感受到一些。那么对于已不是电影新手的您而言,为什么选择了要拍这样一部一开始就能预见到难度的电影呢?

毛成胜:这个问题有点深,容我仔细捋捋。电影是兼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的艺术。每个制片人都期待自己培育、拍摄的作品能两者兼得,但得而兼之的毕竟是凤毛麟角。

起初是很偶然的接触到“有关老师”的题材,出于和大多数人的认知一样,老师题材的电影,肯定跳不出大多数新闻报道的窠臼:蜗居深山,缺衣少书,感人的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如果沿着这个方向去开掘,的确没什么太多新意可讲。从一开始的时候,我和我的策划团队约定,如果还是传统套路故事,那么这个项目不要做了。

在原本传统的资料雏形上,我们查阅到现实中很多感人的教师故事,同时也做了教师类电影市场的调查摸底工作,突然很惊奇的发现:自1999年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以后,聚焦“老师和学生”的电影竟然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窗期,而在国际电影市场,像《放牛班的春天》等“师生佳作”层出不穷。而就在我们还处于调研阶段时,印度电影《嗝嗝老师》于2018年10月登录中国院线,并最终取得了1.49亿票房的成绩,极大的鼓励了我们创作的信心。

带着创新的思路,我们就坚定了要拍一部与传统印象不尽相同的有关老师的电影,这部电影初步取名为《不一样的老师》。随着创作的进一步深入,2019年3月,由于谦老师主演的电影《老师.好》上映,最终以3.55亿票房成为当之无愧的黑马,更是坚定了我们加速推进这个项目的决心。

HOPE网:您刚才提到,一开始您就以“不一样的老师”作为逆向命题,想在传统的题材上开出一朵不一样的花来,对吧?那您能具体讲讲这个“不一样的老师”到底有哪些不一样呢?

毛成胜:说到这个不一样,那就太多了,先卖个关子,去看完电影找找看,肯定会发现有很多不一样!至少会颠覆大家传统意义上认为的“《青苔花开》是一部老师支教的电影”。最大的不一样,我想是电影的聚焦和拍摄地:《青苔花开》取景自浙江奉化,这里自古山清水秀,百姓富饶,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缺书少衣”的山沟沟。经过实地走访,即便是在最偏远的乡村小学,也已经用上的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的城市化运动中,这里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存在着农村的空心化。离不开土地的那些孩子们,上学与居家、顾家,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都不是简单“撤点并校”能解决的。

《青苔花开》 - 工作照《青苔花开》 - 工作照

HOPE网:您这么一说,貌似还真不是简单的“老师支教”电影,看得出来,这里面好像还有蕴含了很多现实话题的思考。我很好奇的是:为什么电影名从《不一样的老师》最后变成了《青苔花开》呢?

毛成胜:的确,《青苔花开》是一部蕴含了对当下很多现实社会话题思考的电影。最开始,《不一样的老师》是一直沿着“老师”做文章,想挖创新点,基于电影的现实主义主题,我们不能胡编乱造,老师的日常生活大家也都比较熟悉,这对电影故事的构造形成了难点;后来,我们就干脆抽象剥离开,将老师仅仅当作一种职业,置于电影之中,更多的将视角放到了职场中迷茫的人,不为人关注的挫折与疑惑,职业与事业的转换与传承,等等,这样就将电影视角放得更为宽泛。也就是说,看《青苔花开》这部电影,绝不仅限于老师学生群体会有感,只要你是个普通人,可能是个律师,会计师,或者其他林林总总,在你的成长路上,肯定能感受到片中呈现的“人情冷暖”。尤其在焦虑滋生的当下,遍地都是“躺平”与“内卷”,如果我们经常觉得不如意,去看看那些阴暗角落的青苔吧!

《青苔花开》这个名字取自清朝诗人袁枚诗句“青苔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本片的最终意愿是聚焦那些不起眼的普通人,即便渺小如米粒,也可以心向阳光与梦想,绽放出牡丹一般的绚丽。改换名字不仅是意境升华,更多的是视野的放大。

HOPE网:听您这么一介绍,顿觉这部电影正如它的名字《青苔花开》一样,其貌不扬,内里有乾坤啊!听说这部电影是在2020年疫情严重的时候冒着危险拍摄的是吗?

毛成胜:是的,原计划2020年3月开机的,结果过年的时候遇到了疫情。之后,主创人员一边在焦急等待,一边在打磨修改剧本。直到5月,疫情稍微平息,我们就马不停蹄的去往外景地奉化、溪口堪景,在当地各级政府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剧组全体人员攻坚克难,险中求胜的抗住一切压力,最终顺利完成拍摄。而2020年的中国电影院,在历时半年多的关闭之后,于7月20日才最终开放,可以说这部电影一路走来也算来之不易。

《青苔花开》 - 开机照《青苔花开》 - 开机照

HOPE网:听您讲了这么多,能感受到《青苔花开》真是一部有情怀有质感的电影,能最后向观众推荐一下《青苔花开》这部电影吗?

毛成胜:《青苔花开》首先是一部诚意满满的电影,这种诚意体现在创作没有胡编乱造;电影故事都能找到现实根源;其次这是一部带有创新的电影,无论是日系风的摄影,还是怀旧风的美术,乃至接地气的江浙普通话,较之常规影像,均有不一样的突破。

另外,更重要的是参演这部戏的演员,郎月婷老师和巩金国老师,一位是文艺片常青树,一位是资深老戏骨,无论是《喊山》、《相爱相亲》、《非凡任务》、《惊天大逆转》的精彩演绎,还是《人民的名义》《大宋宫词》《我不是药神》的刻画表演,实力演技更加值得我们拥有和期待!

最后,请各位院线经理能多给《青苔花开》一点排片空间,也期待着更多的观众能感知到《青苔花开》对每个普通人的温暖关怀!由衷的谢谢大家!!


了解更多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

HOPE网延展阅读HOPE网延展阅读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