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娘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在寻求剧本的过程中结识编剧吉勒莫·阿里加,两人意趣相投,开始筹备一个关于墨西哥城的短片集剧本。历时3年,易稿36次之后,只有三个片段保留下来, 就是日后《爱情是狗娘》的雏形。
一部令人惊艳的环形结构获奖电影诞生了!
越是形式特征与众不同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圈,越是永恒的先锋谈资和崇拜的模板。你看言必谈昆汀,聚会必吹两杆大烟枪,聊墨西哥电影三剑客必对《爱情是狗娘》如数家珍。
《爱情是狗娘》确实是短篇集里的环形结构精品,与特定编剧创作生活积累有关,并非有更高商业性的电影故事讲法的通例,模仿消化难度较高,票房天花板明显。狗娘实际是三段和狗有关系的个人命运遭遇的结构递进巧合,第一段可以叫做“执迷”,狗是弟弟梦想和嫂子私奔的赚钱工具,但最终他没有等到嫂子;第二段可以叫做“悔恨”,一段婚外情终究被一条小狗卡在地板下面而破碎;第三段叫做“放开”,被家庭抛弃的流浪汉杀手,因为救了第一段里弟弟的黑狗和黑狗意外杀死了其他流浪狗,最终觉醒,放弃了最后一单生意,选择了走向荒野。
说它是票房天花板明显的电影,除了结构因素以外,场景不典型,强冲突生活细节交叉叠加的状态是常态,第一第二段,除了本段故事核心线之外,都需要给后两段线索创造巧合点。而在我看来,真正环形结构做的易于察觉和大众化的,反而是中国编剧的《兴安岭猎人传说》,对场景形态的改善和同一故事主线的维持度,做的并不比狗娘差,而且有中国味。
最后我们说,无论是阿方索的《地心引力》,吉尔莫托罗的《环太平洋》、《水形物语》,以及另一位墨西哥导演欧亨尼奥德伯兹的《非常父女档》,对故事结构性感染力的理解贡献,更值得尊重和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