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下水如同下饺子一样,日本意欲何为?

发布时间 :2021-10-16

​​作者:杨军强(沃民高科沃德研究院编委、研究员)

潜艇下水如同下饺子一样,日本意欲何为?潜艇下水如同下饺子一样,日本意欲何为?

日本共同社14日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先进的“大鲸”级潜艇2号舰,当天在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举行了命名与下水仪式。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弟弟)拍板决定,将这艘潜艇命名为“白鲸”号。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9年至今12年间,日本下水潜艇14艘,日本海上自卫队正在以每年一艘的速度更换着先进潜艇。刚刚下水的“白鲸”号常规潜艇,水面排水量达3000吨,刷新了日本常规潜艇的最大吨位记录。潜艇下水如同下饺子一般,日本以惊人的速度制造潜艇,究竟是何意图呢?


为重建二战时日本的潜艇辉煌?


据说二战时期,日本共制造了190艘潜艇。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时,还剩下最后的55艘,被盟军收缴或作为靶艇被击沉。


日本媒体称,1946年4月1日,有24艘日本潜艇被盟军作为靶舰击沉。由于沉没地点的记录在漫长的岁月中消失,近年来,日本政府一直与各界合作进行海底调查,想要找出具体的沉没地点。直到2015年7月,日本海上保安厅测量船“海洋”号,利用声波探测器进行海底探查时,在长崎县五岛列岛附近水深约200米的海底,捕捉到了此前发现的24艘旧日本海军潜艇的清晰画面。其中一艘潜艇呈垂直插入海底状态。经确定,该潜艇为旧日本海军“伊-402”(伊-400级系列)号潜艇,它全长约122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潜艇,可以搭载3架水上轰炸机,当初建造的目的就是为了对美国本土和巴拿马运河进行攻击。


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二战前,英国等国就曾经试验过从潜艇上发射飞机,起飞的也都是轻型侦察机。不过,类似的尝试都没有运用到实战中。相比之下,日本的设计要疯狂的多。按照时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要求,要组建一支可携带多架攻击机的潜艇舰队,对美国的城市发动突袭后迅速消失。


为了能把翼展12米的俯冲式轰炸机放进潜艇,日本工程师设计出了可折叠机翼的全新的新型轰炸机;为确保潜艇能长途奔袭至美国海岸线附近发动袭击,并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回到日本,艇上所搭载的燃料足以绕地球航行一圈半;为了支撑机库的重量并在航行时保持稳定,潜水航母采用了比较少见的双船体结构,这样,伊-400级潜艇的水下排水量超过6500吨。


按照日本的计划,这种巨大的潜艇会在距离目标约几百公里处浮出水面,然后艇上搭载的3架轰炸机会迅速从机库移至甲板,启动发动机,展开机翼并装载火器,接着通过压缩空气弹射器依次起飞,整个过程大约耗时30分钟。飞机全部升空后,潜艇会快速下潜至安全区域,等待轰炸机完成任务返回。任务完成后,装备了浮筒的轰炸机会降落在潜艇附近的水面,等待被可折叠的液压式起重机回收至潜艇甲板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裕仁天皇广播了投降诏书,当时已经到达攻击位置的3艘潜艇伊-4001、伊-4002、伊-4003对这个消息非常震惊,最后战队司令还是遵从东京的命令,将潜艇升至海面,挂起黑旗,销毁了舰上所有资料,发射了所有的鱼雷,将全部的艇载机都抛进了大海。1945年8月28日,负责接收潜艇的美军官兵在看到这个庞然大物时大为震惊,将其全部拖往美国本土进行进一步研究,之后,为防止先进技术落入苏联之手,美方将这些潜艇破坏后沉入海底。


尽管日本是战败国,但是由于在战争期间疯狂建造潜艇,使得日本拥有丰富的经验,技术也比其它国家成熟。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界的第二个10年期间,以一年建造一艘的惊人速度装备日本海上自卫队。人们不得不产生疑虑:“日本是要重造二战时期的潜艇辉煌吗?”一个二战战败国,如此倾力建造潜艇,不能不令人疑惑!


为打造亚太地区的潜艇“群狼”优势?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虽然制定了和平宪法,但从未放弃成为海上军事强国的野心。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海上自卫队潜艇数量、战力事实上已经具备了远洋作战能力。不妨了解一下战后日本潜艇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本旧海军的潜艇全部被盟国收缴或销毁。随着二战时的同盟国美苏之间分歧增大,美国重新武装日本以抗衡苏联。1957年,日本海上自卫队从美国租借了第一艘小鲨鱼级潜艇“斑革鲀”号,日本将其改名为“黑潮”号。


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凭借建造潜艇的技术和经验,很快在上个世纪60年代10年间,建造了第一艘日本国产潜艇“亲潮”号,其吨位是按照二战时期的“伊-210”级潜艇建造的。接着又建造了“早潮”级和“夏潮”级小型训练用潜艇。


从此,日本建造潜艇一发不可收拾。上世纪60年代中期建造了“大潮”级试验潜艇1艘,建造“朝潮”级潜艇4艘作战潜艇,至此日本海上自卫队重新形成了潜艇的作战能力。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建造出7艘“涡潮”级潜艇,排水量在2000吨级。从“涡潮”级开始,日本将潜艇部队的规模始终维持在16艘。即每年新建1艘,同时退役1艘,退役也不是拆解而是封存起来,需要时可以解封重新使用。这样,日本潜艇部队平均艇龄不到9年,绝对都是潜艇中的“青壮年”。


80年代10年间,日本又接连建造了10艘2200吨级的“汐潮”级和7艘“春潮”级。“春潮”级的水下排水量已经超过了3000吨,属于名副其实的大型潜艇了。目前“春潮”级以及之前的所有级别潜艇都已经退役(被封存起来)。


跨入新世纪的前几年,日本快速建造“亲潮”级潜艇11艘,水面排水量在2750吨,水下排水量3200吨,目前还有8艘在服役。


2005年,日本又开始建造更先进的“苍龙”级,排水量比“亲潮”级更大一些,水面排水量2950吨,水下排水量3300吨。且动力系统采用了AIP装置,也就是“不依赖空气推进”。普通的柴油发动机一定要在有大量空气的状态下才能工作,所以潜艇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浮出水面,让柴油机工作。而采用AIP装置的动力系统,理论上在水下航行状态都可以工作,也就是“无限潜航”,这样几乎就是“准核潜艇”了,是常规潜艇中最先进的动力系统。“苍龙”级计划建造14艘,现在已经建成服役的有11艘。


2018年至今,日本又建造了“大鲸”级潜艇“大鲸”号、“白鲸”号,至2022年,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服役潜艇将达到22艘。包括9艘“早潮”级、12艘“苍龙”级和至少3艘“大鲸级”,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总数进一步增加,甚至超过22艘,创下二战结束后的新高。


有媒体统计,战后全世界各国建造的超过3000吨的常规潜艇,总共只有56艘,而其中日本就有32艘,达到57%。如果把日本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退役后封存起来的各个级别吨位的潜艇计算在内,足以在亚太地区水下形成最强的潜艇“狼阵”!一个口口声声爱好和平的岛国,保有如此众多的潜艇,不能不令人惊讶!


为制造核潜艇积蓄能量?


2021年9月,美国总统拜登、英国首相约翰逊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一场线上会议上提出,计划组成一个新的印太安全联盟“AUKUS”,建立一种“安全伙伴关系”,同时要帮助澳大利亚获得核动力的攻击潜艇。此消息如同打开了核技术扩散的潘多拉盒子,也引发了日本国内对于要不要寻求核潜艇的激烈争论。10月5日,刚刚上任的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在首次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通话时明确表示,日本对美、英、澳建立的新的安全伙伴关系持欢迎态度。


那么,如果日本建造核潜艇,能有多大的可能性呢?


从核潜艇最关键的动力技术来看,日本研制核潜艇反应堆并非难事。目前,全日本拥有超过50座核电机组,核电装机容量位于世界第三,并实现了核电设备制造全部国产化。这说明,日本已建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也就是说,在技术层面,日本建造用于潜艇动力的核反应堆完全是没有障碍的。


另外,从建造核反应堆所需材料上,虽然日本缺乏铀资源,但日本早已开发了海外铀资源市场,并且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供应渠道,使本国核燃料拥有充足的来源保证。


再从各种设施保障上看,日本通过“春潮”级“亲潮”级“苍龙”级“大鲸级”等波段先进国产常规潜艇的研制,拥有了潜艇全套建造技术和配套船坞设施,包括高强度特种钢材和大直径耐压窗体加工能力,而且潜艇的排水量越来越大。有分析认为,“大鲸”级常规潜艇与核潜艇的距离就只差一座核反应堆了。唯一遭受过核弹轰炸却又拥有高科技的国家,其对核的渴望,不能不令人担忧!


为加速向“正常国家”迈进?


10月13号,岸田文雄组织召开了上任后的首次国家安保会议,讨论修改国家安保战略的相关事宜。日本现行的国家安保战略,是由前首相安倍晋三于2013年公布的,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份综合性的外交安保战略文件。岸田文雄修改国家安保战略的关键内容,就是增加防卫费。自民党明确提出要重新制定作为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基本方针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将防卫费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的2%,实现连续10年增长,且增幅将近是上一年的翻倍。路透社认为这是自民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竞选承诺。日本《朝日新闻》指出,2019年在安倍晋三的竞选纲领中,无论是针对增加防卫预算,还是有关对敌基地打击能力的描述,都远没有今年的内容这么入骨。难怪有媒体惊呼,岸田文雄比安倍还“安倍”。


重新制定“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提高防务费用,可以说,岸田文雄延续了安倍晋三的战略野心,欲加速日本迈向“正常国家”进程。其中,实现世界军事大国目标是日本迈进“正常国家”的重要战略突破口。


大家看到,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建造了9个级别的潜艇,平均6年即建成一型。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数量已由保持16艘规模增至22艘规模,且水下吨位全部都在3000吨以上。表面上看数量不多,实际上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就连美国也望尘莫及。况且,退役封存起来的“青壮年”潜艇也始终处于枕戈待旦的状态。


日本潜艇的建造与发展,虽说只是日本军事力量发展的冰山一角,但还是让世人感到日本的海上野心。甲午海战的惨烈历史在时刻警示我们:对于骨子里充满侵略液体的变态民族,任何的麻痹思想和麻木感情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局面。一个毫不掩饰大国梦想的“经济动物”如此醉心于军备扩张,不能不令人愤怒!


为军国主义死魂灵招幡?


据媒体公开报道,在日本现有舰艇中,有70%的舰艇用的都是二战时期旧日本海军的军舰名称。去年下水的首艘“大鲸”级潜艇“大鲸”号,就沿用了二战时一艘日军潜艇母舰的舰名。“大鲸”号潜艇母舰1933年4月开始建造,1934年3月建成服役,1942年改建为航母,舰名也随之改为“龙凤”号,后被美国击沉。


2013年8月6日,在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举行下水仪式的2万吨级别、搭载直升机的护卫舰“出云”号,是旧日本海军出云级装甲巡洋舰一号舰的舰名。此舰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1945年7月24日在美军的吴港轰炸中被3枚炸弹击中,翻覆沉没。战后1947年浮起,被就地解体、回炉。


二战结束后,按照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军事限制,战败国要严格控制军队的数量,只能有基本的自卫队;决不允许战败国研究军事领域核能和生化武器,且不能拥有进攻性武器;不允许战败国生产航母,并限制大型水上船只的吨位数;不允许战败国建立本国外的军事用途基地等。


面对这些限制,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在一步一步突破。不让研究军事领域核能,就海量地建造常规潜艇。在常规潜艇领域,就战术级别的常规攻击潜艇而言,日本绝对是天下第一(美国海军的攻击潜艇都是核潜艇)。不让生产航母,就把驱逐舰改造成能够搭载五代战机的“出云”、“日向”级级驱逐舰,排水量高达2.6万吨,比一般国家装备的航母吨位还要大!而且具备与航母相同的作战能力。目前,日本有4艘直升机航母,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


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平均每六年左右就推出一个新级别的潜艇系列,这样的更新速度,在全世界的海上力量中都是极其罕见的。日本的潜艇由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两家公司轮流建造,通过这种方式,日本保持了较为连贯的潜艇生产能力。一旦需要,可以在短时期内大量建造。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预测,如果三菱重工及川崎重工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行,日本3000吨级常规潜艇的年建造量将达到五艘以上。


随着日本潜艇建造的数量越来越多,吨位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先进,而且,随着一艘艘旧日本海军被击毁的舰艇名称被新下水的舰艇所取代,让人看到,“复活”的不仅仅是一个个舰艇的旧名称,更是为日本军国主义死魂灵招幡。一个拒绝为侵略战争认罪道歉、从不愿清算过去的国家借着主子有意无意的的纵容,做着罪恶的梦,不能不令人警惕又警惕!​​​​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