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重仅25吨,号称高原战神的PCL-181卡车炮,比美军M-777强在哪?

发布时间 :2021-10-24

​​多年来,我国陆军始终保持着对于火力的强烈追求,各种近、中、远和直瞄、间瞄火力装备层出不穷,其中PLZ-05型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凭借凶猛的火力和优秀的机动性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但在2019年的大阅兵中,这款一向被当做“定海神针”的火炮装备并未现身,战车方阵中取而代之的是当时刚刚公开的PCL-181型车载榴弹炮,这种变化并不是简单调整了一款装备,更重要的是体现了陆军在大口径间瞄火炮领域装备思想的又一次成长。

阅兵式上的PCL-181型车载榴弹炮阅兵式上的PCL-181型车载榴弹炮


PCL-181型车载自行榴弹炮,本质上是在6×6重型越野卡车底盘上,安装一门155毫米口径榴弹炮,习惯上将其简称为卡车炮。这个简称虽然在二战前就已出现过,但现代卡车炮与二战前的旧式卡车炮已有本质区别。长身管、大口径火炮的发展时间很长,种类也很多,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牵引式和自行式。所谓牵引式,就是由其他装备提供运输或移动支持,本身不具备自行移动的能力,这种火炮历史最为悠久,目前仍然在各国军队广泛装备,最突出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但性能已很难满足现代战争需求。各国也往往是保持几十年前的老旧或少量改进型号,以保证部队编制和训练水平。相比之下,自行火炮的发展,才是各国陆军的关键。

牵引式火炮发射场景震撼牵引式火炮发射场景震撼


在二战期间,开始出现以坦克底盘加火炮炮身组成的简易自行火炮,采取了敞开式战斗室设计,这种设计射界狭小,高大笨重,在战后逐渐被淘汰。为此,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研制全新的自行火炮。1963年7月,被称为M109式的155毫米自行火炮正式定型,其采用经过优化设计的自行火炮专用底盘,通过封闭式回转炮塔,搭载一门M126式23倍径155毫米火炮,其后置战斗室加全封闭炮塔的布局,成了现代履带式自行火炮的经典外形。

M109式除了精度较高,机动性较强之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备在核战争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其所有门窗孔隙均有密封装置,旋转部位也有密封措施,为防止有毒气体进入,还对进入车内的空气进行三级过滤,再经增压风扇导入舱内达成超压,具备较强的三防能力。美国曾对M109式做过完整的核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万吨级TNT当量核弹摧毁该炮的有效半径是250米,而10万吨级核弹则为750米,这是当时其他火炮并不具备的生存能力。鉴于M109的优越性能,各国在冷战时期均投入了大量资源发展履带式自行火炮,但随着冷战结束,核战争威胁大幅下降,局势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美制M109式155毫米自行火炮美制M109式155毫米自行火炮


上世纪90年代,法国陆军针对自身需求,提出了研发一款轻量型自行火炮的概念,其突出特点就是将自行火炮的履带行进装置改为轮式,以降低重量,保证灵活机动,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凯撒”卡车炮。2004年,“凯撒”卡车炮设计定型,法国陆军以3.58亿美元的价格采购了72门,平均单价约500万美元,仅有履带式自行火炮不到一半的价格,而精度、射程也只是略逊于履带式自行火炮。更重要的是,“凯撒”卡车炮由于吨位较轻,对运载工具要求不高,可以通过C-130中型运输机运送,灵活性非常强。因此,“凯撒”卡车炮接连获得了沙特、印尼、泰国、瑞典和越南的订单,从而开启了现代卡车炮发展的潮流。

法国“凯撒”卡车炮的炮身基线很高法国“凯撒”卡车炮的炮身基线很高


相比之下,我国卡车炮发展的时间并不算晚,至2009年前后就已经列装了PCL-09式122毫米卡车炮。如今看来,PCL-09有非常明显的过渡痕迹,本质上是将国产改进的96式122榴弹炮安装在6×6重型卡车底盘上,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前部驾驶室可搭载驾驶员及三名炮班成员,内部仪表板、火控设备和控制面板均经过简单优化设计,车窗玻璃可有效防止火炮射击时产生的冲击波。车体中部两侧有两个液压驻锄,后侧有两个液压千斤顶,在火炮射击时,驻锄和千斤顶都会放下以保证火炮稳定,提高射击精度。不过,PCL-09采用了炮口朝后的设计,射界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现代卡车炮领域堪称特立独行。与此同时,国内各设计单位不断总结和借鉴,相继开发了多达十几种卡车炮,包括PCL-171、SH-1、SH-2等,口径从122毫米到155毫米,采用的底盘也是花样繁多。大量的设计和使用经验,最终促成了全新一代的大口径卡车炮PCL-181闪亮登场。

PCL-09式卡车炮群PCL-09式卡车炮群


2018年3月,官方正式公开了PCL-181型卡车炮批量服役的消息,并明确提到新型火炮具有优秀的高原作战能力,而首批列装PCL-181的正是西部战区某旅,这就基本明确了PCL-181的主要作战方向。从官方报道来看,PCL-181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设计团队,其定位就是以较低成本,获得比较可靠的远距离支援能力。其使用国产万山特车的6×6军用越野卡车底盘,平头车厢设计,底盘有升降功能,可以在机动行军时升高,有利于越野过障,转换战斗状态后底盘下降,结合经过优化以降低重心的炮架系统,造就了PCL-181极为出众的稳定性能,也充分保证了PCL-181的射击精度。同时,火炮摇架外露零件、管线,被全新设计的外壳包裹,外形简练整洁。而且,火炮尾部看不到常见的火炮操作手轮,表明操作全靠电液系统驱动,自动化水平相当高。

PCL-181卡车炮阵地PCL-181卡车炮阵地


此外,PC-L181的输弹机设计也非常独特。一般来说,现代155毫米卡车炮的输弹机都采用固定式设计,通过与火炮摇架刚性连接固定,与火炮一起进行俯仰动作,这种设计比较简单,成本也不高。但由于输弹机不能独立俯仰,当火炮以低角度射击时,输弹机的操作位置会变得非常高,使得装填手无法在地面完成装弹操作,往往会在炮尾两侧设计装填手和炮手站立的工作平台,增加了装填难度。而国产PCL-181卡车炮采用双开式驻锄设计,尾部输弹机采用回转式结构,在装填时可以向下摆动,使得装填手在地面就能完成上弹动作,上弹完成后,装填手按动旋钮,输弹机摇臂自动回转以与火炮平行的角度完成输弹入膛。

PCL-181弹筒退膛PCL-181弹筒退膛


更重要的是,据官方报道称,PCL-181从行军状态转换至战斗状态的6发急速射只需要5分钟,这与其高度的自动化水平密不可分,PCL-181在液压系统支持下,能自动完成车体底盘下调、驻锄向两侧展开、输弹机旋转到位等一系列动作,装填手只需将炮弹及药筒从车体中部的弹药仓取出,放在半自动输弹机上即可。此外,PCL-181可以在一分钟之内通过液压系统,完成一系列收起动作,迅速转移至下一阵地。这种在数分钟之内进行急速射,开火后迅速转移,从而规避敌方反击火力的打击的能力,正是现代自行火炮的魅力所在。当然,想要通过数发炮弹射击就达到理想的毁伤效果,与PCL-181搭载的优秀数字化系统是分不开的。

PCL-181后部视角PCL-181后部视角


PCL-181将数字化系统直接安装在驾驶室,车长可以在驾驶室内直接进行控制,通过友方侦察系统提供的即时数据,完成火炮瞄准的一体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操作。这时,一门卡车炮就不仅仅是一门火炮,而是一台火炮系统,通过数字化系统衔接前方侦察与后方指挥,使用各型炮弹,随时转换打击方式和距离,从过去的覆盖型毁伤升级为精确打击。实际上,这种新的作战样式将成为未来战场的标准模式,曾经在战争中壮观的排炮轰鸣,今后可能会非常少见。

2014年,俄罗斯陆军就是将自行火炮以连、排各自行动的方式,分散到其支持的武装力量,再通过信息化战斗系统统一指挥,最终对乌克兰装甲部队造成了毁灭性伤害。据战后乌克兰克雷洛夫坦克厂对受损和报废的坦克统计显示,其中有近70%的坦克被顶部贯穿伤害,而鉴于当时俄罗斯并未大量出动无人机、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等空中装备,因此,绝大部分都是由间瞄火炮通过远距离精确打击所致。而俄罗斯多年来受制于电子设备的落伍,一般认为其自行火炮只能算是半数字化作战系统,由此可见PCL-181完整的数字化作战系统威力更为可观。

这种壮观景象在实战中将越来越少这种壮观景象在实战中将越来越少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官方在2018年3月首次公开PCL-181时,就是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区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这也是对PCL-181高原性能的一次展示。毕竟,高原本身空气稀薄,对于炮车的发动机和传动性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但相比于重型履带式自行火炮,卡车炮在高原地区道路桥梁设施较差的情况下,无疑也具有更优秀的机动能力。此外,由于高原空气稀薄,炮弹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小,自然也就能飞得更高、更远。一般来说,PCL-181在平原使用普通炮弹的射程约30千米,使用国产低阻全膛底排弹时射程约40千米,使用全膛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射程在53千米左右,而在高原地形下,这三种炮弹的射程将分别增加到42千米、56千米以及71千米。当然,射程远就意味着对火炮的精度要求更高,而PCL-181除了身管自紧、电渣重熔等一系列先进加工工艺之外,还具备了完善的火控、定位系统和炮口初速测定雷达,大幅度提高了射程精度。

高射角开火高射角开火


在实战中,PCL-181的火控系统接收上级指挥系统传输的射击命令,综合火炮定位导航系统提供的实时阵地坐标,再结合气象数据、弹药温度和弹丸初度进行运算,将解算完成后的射击诸元输入火控系统,由火控计算机根据传感器传回的实时数据,自动调整炮口角度和高度,自动射击。根据2018年珠海航展上公开的数据,PCL-181火控系统完成上述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不到20秒,这种自动定向定位完成射击诸元计算,自动完成射角射向操作的能力,结合最远达到60~70千米的射程,就意味着前所未有的高原精确打击能力。过去需要大量火炮集火射击才能完成的任务,如今少量PCL-181就足以完成,这才是PCL-181能在阅兵中取代PLZ-05出场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高原战神”称号的由来。

炮弹出膛炮弹出膛


当然,卡车炮的越野能力比起履带式自行火炮仍有一定差距,其露天操作的方式也不能适应核战争环境,在目前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并未完全消失的情况下,卡车炮并不能完全取代履带式自行火炮。只是由于现代卡车炮的机动性更加优秀,使用也更加灵活,可以与履带式自行火炮互相搭配,毕竟卡车炮的价格优势实在是非常明显。当年向沙特出口的PLZ-45型155毫米自行火炮,45门价格3.2亿美元,单价约710万美元。相比之下,巴基斯坦以5.12亿美元,购买了236门PH-15型卡车炮(PCL-181出口型),单价不到220万美元,不及PLZ-45的1/3,但作战效能却达到了前者的60%甚至更多。并且PCL-181本身的某些特性,更是履带式自行火炮难以企及。

部署在高原的PLZ-05型履带式自行榴弹炮部署在高原的PLZ-05型履带式自行榴弹炮


PCL-181全重约为25吨,理论上可以由运-8、运-9之类的中型运输机运载,相比只能通过运-20这种战略运输机搭载的PLZ-05(40多吨),PCL-181对空中运输平台和机场的要求更低,能够抵达的高原机场数量更多、范围更广,可以直接抵达条件更为简陋的前线甚至临时简易机场。从机舱卸下之后,PCL-181可以凭借自身动力抵达前线,而PLZ-05由于行进装置的复杂和低可靠性,一般来说需要运载工具运输至前线。PCL-181战场灵活性和快速部署的能力,是履带式火炮远远不能企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着我空军战略运输部队的扩充,PCL-181可以在12小时内抵达绝大部分前线机场,24小时左右抵达大部分热点地区,其战略机动能力之强,是国产大口径火炮前所未有的。

运-9非常灵活运-9非常灵活


当然,卡车炮并不是长身管大口径火炮发展的唯一趋势,美国陆军在这一领域走上了M-777这种超轻型火炮的道路。虽然其不具有机动能力,但由于重量极轻,可以通过重型直升机吊运,本质上是一种空中平台运输的牵引式火炮。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可以通过直升机调运,抵达自行火炮很难涉及的山顶等特殊地形。但客观来说,M-777本质上是为美国陆军量身定做的装备,其他国家很难像美国陆军那样挥洒自如。

M-777虽好但也要看谁用M-777虽好但也要看谁用


美国陆军之所以大规模应用M-777,除了反恐战争的直接需求之外,还因为其陆航直升机群的规模非常之大,CH-47重型直升机的应用也很广泛,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美军往往能掌握战场制空权,使得直升机能往来自如调运火炮,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就很难达到这种水准。比如,印度就曾从美国进口了145门M-777轻型火炮,并随之进口了10余架CH-47重型直升机。但印度陆军很快就发现这种应用模式很难运转开来,M-777自身不具备机动能力,通过重型直升机转移的步骤相对繁琐,在缺乏有效空中火力掩护的情况下,基本等于任人宰割。因此,印度实际上将其作为能够通过直升机运输的固定式火炮使用,效果大打折扣。而国内虽然也研发并在航展上展示了AH-4超轻型火炮,但目前并未进入陆军服役,原因也在于此。

CH-47直升机调运M-777需要安全的空中走廊CH-47直升机调运M-777需要安全的空中走廊


M-777和PCL-181是两个国家针对各自现实情况,在长身管大口径火炮领域的新一轮发展,两者各有优劣,各有特色,没有绝对的强弱,均是两国在各自战略需求下发展出来的新型装备。而对中国陆军而言,PCL-181虽然没有99A主战坦克、15式轻型坦克,以及04式步兵战车那么威名赫赫,但其数字化和信息化作战能力提供的精确远距离打击能力,也注定是陆军远程打击火力的重要一环,相信最终还将成为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火力战神”。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