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原因:短线,全军装备工作会议10月25日至26日在京召开。大大强调,加紧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全面开创武器装备建设新局面。
1、开创武器装备建设新局面。会上大大强调,加紧推进“十四五”规划任务落实,加紧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全面开创武器装备建设新局面,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会上主要研究讨论了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
2、装备交付量及采购需求将再提速。武器装备采购价格的核心在于供需关系,像导弹、航空发动机、军机、信息化等装备放量或将超预期:
1)导弹,随着产业链上下游扩产,2022年导弹交付量将显著提速。
2)航空发动机,随着以WS10等三代机批产提速、工艺趋于成熟,四代机关键技术能力大幅提升,五代机预研技术持续突破瓶颈,未来还有国产商用航发定型批产,使得航空发动机是军工最佳赛道。
3)军机,2022年先进战机建设仍将提速。
4)信息化,电子对抗、军事通信等细分赛道将获得快速发展。
5)新兴装备,无人机、全电推进舰船、激光武器、卫星互联网等新兴装备拉动军工需求持续增长。
3、军工的制造业规模效应显现。主战装备目前从研制进入到批产阶段,军工产业链的利润环节由科研转向生产。目前军工开始小核心大协作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开始由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向大批量生产,规模效应显现。从军工被动元器件订单来作为先行指标来看,军工产业即将进入新一轮的产能释放期,届时将拉动新一轮业绩高增长时期。
4、军工被动元器件预示景气上行。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军工订单环比持续增长,下游部分厂商如微波组件产能利用率升至100%,按照扩产节奏相当一部分军工企业会在 2022年Q1左右投产,再按照被动元器件3到6个月的交付周期,所以接下来11到12月 将是中游厂商的新一轮备货周期,加大对被动元器件的新一轮采购。
5、军用武器装备门槛高。武器装备对产品质量、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极高,从而对供应商的稳定性和置信度要求极高,这就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单一采购、有限供给的行业。因此,除了军选民用(采用民用通用标准)的产品外,对绝大部分专用装备的配套产品而言,合格供应商的数量不会太多。但装备采购加速背景下,军用元器件、新材料领域核心企业业绩将保持较高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