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冬不如补霜降,艾灸助您入冬!

发布时间 :2021-10-28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怀山药坊


秋霜已落,阳消阴长,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人体容易阴虚疲乏,而艾灸可以通经络、调阴阳、补正气,古代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之说。可见,霜降养生在我国24节气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养生时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这是关键。霜降艾灸对于固表益气,温补元阳有极大作用,可以艾灸以下几大穴位,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

一、大椎穴

主宰全身,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所以艾灸此穴可以改善肺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这样不仅能保证营养物质得到充分的吸收,而且不会让机体产生负担,让秋冬进补事半功倍。

二、肺俞穴

是养生保健一大要穴,它可反映肺脏的气血盛衰及功能状态,灸此穴可调节脏腑功能,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阴阳、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

三、肾俞穴

温补肾脏,滋阴宜津,强筋健骨。肾俞穴是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扁鹊心书》曰:“肾俞二穴,凡一切大病于此灸二三百壮,盖肾为一身之根蒂,先天之真源,本牢则不死。”可见肾俞穴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的要穴。

四、中脘穴

任脉之穴,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主治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候。

五、足三里穴

若身安,三里常不干,艾灸足三里,可补脾胃、调气血、助运化、补虚弱、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

六、三阴交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这对于女人来讲是个宝,可以调节妇科,可以美容,可以延缓衰老,可以减肥,好处多多,所以你一定不能忽视这个穴位。

七、涌泉穴

涌泉在脚心,是人体最低的位置,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可滋阴降火安眠,也就能缓解鼻干症状。


有需要购买怀山药、艾条、艾柱、熟地黄、菊花的朋友可在已添加的微信号转账下单购买未添加过新杰家微信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号15936206159,不用再多加,以免统计订单错漏。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