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国陆军防空火力的增强,武装直升机的生存能力日益受到挑战,为此各国都在积极发展射程更远的反坦克导弹以规避敌反空火力。例如,中俄二国都已经研发出了射程超过20公里的反坦克导弹。但是这又带来一个问题,随着导弹射程和重量的增加,直升机的导弹携带量也变少了。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既能够提高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同时又能让它保持较低的重量以维持发射平台的打击火力呢?双脉冲高抛弹道反坦克导弹是一个方向。
从现实来看,空空导弹是使用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技术及高抛弹道的探路者,已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PL15空空导弹在采用双脉冲发动机及高抛弹道之后,其有效射程达到了145公里!在重量与PL12相当的情况下,发射距离提升了1倍且仍保持了对高机动目标的末段猎杀能力。此外,美军的标准6导弹也因为采用了高抛弹道将射程提升到了400公里。
空空导弹使用双脉冲发动机及高抛弹道的经验,同样也可以移植到反坦克导弹上!以武直10所装备的ADK10为例,其各项数据基本美国地狱火反坦克导弹相当:射程约8公里,重量约为40公斤。如果采用双脉冲火箭发动机和高抛弹道的话,其射程会增至16-20公里,且重量仍会低于50公斤;如果是射程为20公里重量为60公斤的重型导弹改用双脉冲高抛弹道,其射程将会达到30-40公里。这么远的距离虽然载机不能直接使用激光指示目标,但是配备毫米波主动雷达导引头/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反坦克导弹则可以自主攻击。
当然考虑到纯高抛弹道易被敌方炮位雷达定位,对于悬停状态的直升机、发射车等弹载平台易构成威胁,因此在导弹发射后进入高抛弹道之前可以加入一个“不规则平飞段”,即导弹平飞200-500米后再拉升进入主动爬升段,这样即便敌方炮位雷达锁定了弹道也无法判定导弹准确的发射位置,也无法实施炮火反制。
如果我军装备这种新型双脉冲高抛式反坦克导弹将可能具备多种优势。
其一,大幅提升直升机的火力打击范围。直升机可以在距敌方30-40公里发起远程打击,即便是敌方严密防护的目标也无法逃脱攻击。同时我方直升机可以拥有更好的生存能力。
其二,在打击距离与火力密度之间形成平衡。对于射程20-40公里的高抛式双脉冲反坦克导弹,武装备直升机也可以携带8枚左右。对于射程在8-10公里的导弹,武直10可以携带16-24枚。
其三,让传统的运输直升机拥有强大的打击能力。运输直升机凭借强大的外挂能力,可以携带更多数量的远程双脉冲高抛式反坦克导弹,此时运输机可以躲在安全的后方,在前方武装直升机及无人机的引导下发射导弹。
其四,可以让地面车辆和单兵拥有更远的反坦克打击能力。
其五,能够模拟火箭炮发射诱使敌方开火暴露。双脉冲高抛式反坦克导弹的轨迹与火箭炮弹道的轨迹非常相似,很容易被敌方炮位雷达判定是我方火箭炮发射,从而让敌方炮火实施反击。但实际上这个发射点是不真实的,敌方炮火反制并不可能击中目标,只能暴露自己的位置从而招致更猛烈的打击。
综上述,双脉冲高抛式反坦克导弹一旦入役,将能让武10等机型如虎添翼,大幅度提升我军的作战实力,将让我军在此装备领域走在美俄前列。当然,目前这仅系我个人设想,具体细节还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