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暗处等待

发布时间 :2021-10-30

​​01


回来北京的第50天。


又是一段蜿蜒曲折的经历,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


今天应该会是一篇陈述记叙文,事情要从九月的一天下午我接到一通电话开始说起。


说来奇妙,半年以前,我在朋友安利的招聘网站上注册登录了一下,信息栏只填写了就职的公司和自己的联系方式及所属职务,然后半年以后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了一个公司的面试邀请,邀请的职位非常符合我的预期,公司在业内也是首屈一指,于是平和的日子被这通电话打破。


爸妈很支持我试试看,我的选择现在也显而易见,为了参加这场面试,我从家里来了北京,本着不想让自己后悔错过机会的想法。


又本着来都来了,那就不要浪费路费,等面试消息的同时继续投简历试试看吧,如果有不错的工作机会我就留下,如果没有就还是按照原计划回家去,原计划是小张女士病情一直好转的话,我11月底再回北京。



02


我到了北京,住在朋友们那里,每天投简历,参加面试。


有时候一家公司面上三轮,每一轮都需要花上一天时间准备、等待、被改时间、继续准备、继续等待,很累很沮丧。


每一个付出巨大精力和期待的目标,最后的结果都是没有结果。


因为一切都未知一切都无法确定,本身又是一个很怕添麻烦的人,于是住在朋友那里久了难免焦虑,虽然明知道朋友一定是乐意帮忙的。


然后恰逢虚弱的生理期、加上热感冒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日夜不停的咳,每天凌晨两三点才能睡着,出了门觉得城市让我眩晕。


那几天身体和心情糟糕到了极点,每天只想回家想逃跑。



03


我真的有认真考虑了这件事,不是考虑暂时回家,是考虑就此离开北京。


我打电话给老杨,他当然是举双手双脚的支持,讨论之后确定了最后期限,决定待到那时没有结果就离开。


没有跟任何人讲,约朋友吃了饭,但只有我知道可能是离开北京的最后一次聚餐,依旧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只不过这次是关于去留。


吃完那顿饭散步到长安街,有朋友发来十一假期音乐节的消息,我说我那会应该打道回府不在北京了。


然后她狠狠地骂了我一顿,其实不止这天,我每次打退堂鼓被她看到的时候,她都会发来大段的话想要让我清醒,我不知道我是因为太过清醒还是不够清醒,她说得很对,但我还是觉得我不行了。


现在写这些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弱鸡,几年前这个城市没有一个我认识的人,我拎着行李箱借了三千块钱闯进来也没在怕的,现在这个城市有我熟悉的地方熟悉的街道很好的朋友,可我每天想的最多的事情是什么时候逃跑。


在决定期限到来的两天前,我预约好了邮寄物品回家的时间,上一次走的时候东西都放在了仓库里,回来之后我进去看了一眼,都是发霉的味道,让人烦躁。


在决定期限到来的一天前,我收到了一份工作的入职邀请,是我后来面试的时候中意的公司,没想过只是两天前聊了一次,隔天就打来电话只要我愿意就可以去上班。


如开头你看到的那样,最后一天,最终没走。



04


我开始觉得人生尽是随机,有时候等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候确实山穷水尽没有路,这其中自己能够掌控的事物实在是少之又少。


我无法把这件事看成是我的幸运,也无法当成我努力的结果,它确确实实更像是一个随机的事件或是注定了的答案。


我甚至觉得我们面对的人生都显得轻飘飘了起来,那些随时出现的或大或小的状况,出于你或他人临到的抉择意向,不经意间就成了你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包括我的那些面试,被拒绝或者被选择时,我都有无比困惑的时候,想不通,没有答案,没有规律可循,甚至没有经验教训。


我想说的是,我们都放过自己吧,生活很沉重,但人生就是这么戏谑的帮你摆好了道路,你只需要继续向前一直走着,走到这几条摆好的路口,选择一条走上去,长长短短的路,走到底或者经过一下,都行。


有时候可能只有一条路,有时候可能同时有三条路,反正都是继续走,反正就是这些路。


你可以快速选择,也可以等在路口,那是你自己的事。


也许我们从一开始就应该放轻松一些,还是我分享了无数次的那句话「选择你所能承受的」,然后继续走着就好了。



05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句话:

“从许多方面来说,生活就像一张光盘。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而且都已经发生。你可以从中挑选一种你想要经验的可能性。”


我也一样,不管是逃跑还是留下,在有限的选择里,选择了自己可以承受的想要经验的可能性。


我还想说,你看我这几年,并没有活得有多好。


26岁了,也一样奔波、拉扯、折腾、被挑选、被拒绝、想放弃、想逃跑,没有变成迎刃有余的大人,也不再是勇敢不服输的小孩,对未来最大的诚意变成尽力然后接受人生戏谑的安排。


所以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希望你可以不用那么焦虑沮丧,因为人生是偶然是随机是注定,你拥有的是选择光盘和决定要不要好好把故事看完的权利,看故事的心情是你可以掌控的,但故事本身的好坏不是你的错。


最后,分享我有天凌晨两点发了40分钟的微博动态,那些痛苦都已经过去了,我也知道它一定会过去,但我还蛮想留存这一部分自己的,不管有多怯懦,这是26岁的我。


图片图片


那之后我又生了很久的病,日夜不休的咳,跟朋友大半夜去公司周边看房子,下着大雨搬完了家,硬着头皮融入新的集体,没有觉得有多快乐,但也没什么不开心的事,只是很累,很累很累很累。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生活总是显得如此悲壮如此动荡。



06


昨天晚上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朋友来跟我说,她租住的地方新搬来了一个女生,好巧不巧听到了她跟别人分享自己关注的喜欢的公众号,聊起公众号里的人,那个人是我。


她知道我最近回来北京了,知道我写在这里的许多事情,知道我最近看了很多书,知道我分享过的大多数。


我刚刚去查了一下,上海今年的常住人口是两千多万,关注我的人一共不到两千,可是偏偏朋友就遇到了一个在看我文字的人。


我一直觉得我何德何能呢,拥有这样长久的遥远的陪伴,可是我又如此幸运,拥有着还被告知了。


这大概是我近期最感动和开心的事情了,我需要这些,这些就刚好存在着,在我常常找寻不到意义的时候成为温暖的特别的意义,重新支撑起我。


好像那些不快乐因为此刻的开心可以一笔勾销了,那些被拒绝砸在心里的深深浅浅的坑也因为这些肯定和陪伴被很好地填补。


谢谢这里,谢谢你们,谢谢你。


这里好像我拥有的魔法花园,受了满身伤回来,迅速被治愈,再出去一头扎进风雨里,如此循环往复着。


那接下来,欢迎继续收看我的人生纪实录。


北京篇未完待续。


END

公众号: 「 扬一 」

「相隔遥远,只盼各自安好」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