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俄军是如何告诉官兵认识当今世界及其中的俄罗斯的?

发布时间 :2021-10-31

​​编译:救兵(沃民高科沃德研究院研究员)

2021训练年度即将结束。过去一年,俄军是如何告诉官兵认识当今世界及其中的俄罗斯的?作为面向全军官兵组织学习的形势教育材料,俄军这样讲解当今世界及其中的俄罗斯:


近年来的事件表明,世界远非更加稳定、安全。全球几十场军事冲突此起彼伏,许多尚处于“僵持”状态,危及国家和人民。而且除了传统的爆发、实施方式,冲突的样式更加灵活,应对威胁时,经典的常规武装力量往往有心无力。但在解决、制止冲突的早期阶段,各国仍优先使用武装力量。


俄罗斯有16个陆上邻国,专属经济区面积高达860万平方公里。俄联邦85个主体中,有45个邻近边境。今天俄罗斯周边态势如何?


世界舞台上多个地缘政治力量中心正在逐渐形成,对地缘政治经济空间和自然资源的争夺十分激烈。全球安全体系中,“冷战”期间建立的机制、机构仍在发挥主导作用。使用不结盟方法成功保证国际安全的例子凤毛麟角。国家间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争夺势力范围的矛盾日益激化,在局部和地区层次军事冲突爆发的危险进一步上升。


这种条件下俄罗斯过去和现在积极秉持全面维护国际和平、总体安全和稳定的政策,致力于建立睦邻关系,协助周边地区国家消除旧的、避免出现新的紧张策源地。


近年来总统、军政领导和外交使团不遗余力,当今世界的俄罗斯正蒸蒸日上,重新恢复了大国荣光,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举足轻重,例如,在叙利亚重创了“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军事、经济潜力,参与解决伊朗核问题……现在可以说,任何国际事件都离不了俄罗斯,尽管莫斯科经常遭到遵循“冷战”思维的信息进攻与侵略。


军事专家指出,下列因素决定了世界军政局势的发展趋势


由于核武器扩散具有不可逆性,正在形成“核多极化”,许多国家不受约束地增强核导弹潜力;


在国际关系多极化体系逐渐形成的条件下,美国却出于利己的目的滥用国际法,谋求世界绝大部分地区的绝对主导权,维持自己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


中美隐蔽、公开激烈争夺世界主导权;


北约、欧盟的一体化进程提速,越来越多的新成员国试图加入军事和政治经济联盟;


近期反俄经济、政治制裁日益扩大;


调节国家间矛盾冲突时,国际组织的作用减弱,武装力量的运用常常绕开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美国运用信息战、网络战构想,对敌人施加信息技术、信息心理影响的范围日益扩大;


达成政治目的时,恐怖主义甚嚣尘上。


显而易见,事实上美国精英赋予自己划设“红线”的权力,如果“不受欢迎的国家”越过了这一“红线”,美国就坚决对其惩罚。华盛顿及其盟友正企图以实际行动取代联合国,削弱其在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危机局势中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新条件下解决问题时,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正努力实现自己的正当权益,建立公正的影响与力量平衡,有可能完全维护自己的领土、资源主权,可能遭遇美国激烈的对抗,这种矛盾体现在世界空间的各个领域。


经济成为主要利益,对世界军政局势的影响日益加深,为了保证经济利益越来越经常运用军事力量。争夺自然资源(矿产、水资源……)的斗争愈演愈烈。


美国采取反俄政策,导致不得不对美俄关系的基础、价值观进行重新评估。华盛顿正在建立、试验对抗俄罗斯影响力的复杂系统,专家称之为“遏制-消耗”系统。


美国战略家采取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将欧亚大陆作为对自己的地缘政治、经济竞争对手——俄罗斯、中国、欧盟(尽管对欧盟程度较轻)施压的平台。新型世界地缘政治博弈的主线是中美关系,目前已经波及国际关系的方方面面。美国视中国为威胁,而俄罗斯、欧洲却在很大程度上把中国作为巨大的市场。据卡耐基基金会评估,2035年中国的GDP将达到82万亿美元,美国——44万亿美元。


对俄罗斯施压的主要工具有:


挑起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的激烈对抗。波罗的海三国千方百计抵制“俄罗斯—北约”对话,其发展直接依赖获得对自身安全的绝对保证;


利用白俄罗斯总统大选后的抗议活动破坏俄白联盟的基础;


进一步造成乌克兰、吉尔吉斯局势动荡;


破坏里海国家的伙伴关系。美国的政策旨在造成里海军政局势不稳,不仅可以完成对伊朗的地缘政治、经济封锁,而且最终将剥夺俄罗斯发展“北-南”工业-物流通道、通往欧洲有竞争力天然气运输走廊的能力。


目前纳卡的紧张局势与白宫从2016年实施保持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政策息息相关。基础是控制里海水域的油田;削弱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扩大地区军事存在,让未被承认的国家重返后苏联空间相关国家(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阿塞拜疆的纳卡)的治下。


美国及其盟友将制裁施压视为影响俄罗斯的另一件利器。制裁是达成政治目的地缘经济对抗的工具之一。此时无中生有的“事实”常常成为实施制裁的借口:“俄罗斯黑客干预”美国总统大选;在英国对俄罗斯前情报军官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儿投放军用毒素;毒害反对派政客纳瓦尔尼……


作为回应,俄罗斯积极实行进口替代政策,对发动制裁的国家实施反制裁,在经济领域加强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俄联邦十分重视与下列国际、地区组织的协作:欧亚经济联盟、金砖组织、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


还有一个迹象表明,孤立俄罗斯纯属痴人说梦——不久前的“军队-2020”国际论坛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举办起来困难重重,更何况是国际论坛,然而最终却成功举办,硕果累累。


美国利己地滥用国际法值得重视,企图“改造”现有的军控体系:退出中导条约、伊核协议,不想延长《战略进攻性武器-3》,退出《开放天空协议》,不愿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对全球战略稳定造成了极大破坏。


《战略进攻性武器-3》将于2021年2月到期。作为延期的条件,华盛顿建议重新审议文件的内容。例如,将常规战略系统、战术核武器纳入其中,要求中国加入。


美国也在抵制禁止太空军事化国际法基础的建立。五角大楼视太空为潜在的战区,企图确保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完全机动自由。2019年12月,根据特朗普的指示成立了太空军,成为美国第六大军种。


显然,华盛顿及其盟友对其他国际法主体的利益视而不见,滋生了新的全球军事危险:企图无条件获得主导权,将拥有核武器、作为世界力量中心之一的俄联邦挤出国际舞台;


让俄罗斯沦为无法影响世界、地区国际关系发展、无足轻重的国家;


妄图将俄罗斯新型武器装备纳入条约监管:“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匕首”空基高超音速导弹、“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


军事与非军事对抗手段的界限日益模糊(信息对抗、经济制裁等),结果出现了灰色地带,有时无法将其他国家的步骤明确界定为敌对行动,无法可靠地确定敌人发起侵略的时刻。


华盛顿正在增加军费,对盟友施压增加北约军事开支。


2021年美国的军事预算高达7405亿美元,美国与北约的总军事预算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对北约的贡献为6350亿美元。美国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令人担忧。华盛顿新版《核战略》(2018年)允许使用核武器应对“使用常规武器的现实进攻”,其中包括应对网络武器的攻击,可以指责任何人“发起进攻”,因为国际社会尚没有证实网络攻击来源的机制。


美国的政策旨在从军事上遏制俄罗斯,公开偏袒北约、欧盟。


北约在美国的领导下最终从欧洲走向世界。北约继续扩大,不断增强向全球投射力量的能力,对抗俄罗斯、遏制中国。


北约的功能领域日益扩展,今天已经可以应对一系列非军事挑战,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新的系统性威胁。危险主要体现在:北约企图保证自己毫无障碍地进入全球运输基础设施,控制世界原料资源和网络空间。


为了向俄罗斯施压,北约正在落实《北约联合武装力量提高战备行动计划》和《前沿存在与加强概念》。继续加强军事潜力,改进北约东部翼侧的军事和运输基础设施。


美国不断提高欧洲的反导作战能力,对地区局势造成不稳定影响。


据俄国防部统计,北约每年在欧洲举行约40场具有明确反俄指向性的大规模演习,“欧洲保卫者2020”演习就是明证。实质上这是美国师一级的演习,其主要目的是检验美军向东海岸和欧洲港口投送陆上力量的能力。


通过分析北约武装力量2020年在欧洲举行的演习、美军轮换选择的时间,可以看出,北约正在积极准备针对俄罗斯和多个国家同时展开几场军事行动。


简要分析一下世界关键地区的军政局势


中东。美国、土耳其、沙特等国早已提出改变大中东边界的计划,这些边界是几十年前人为划定的,当时并没有充分考虑民族居住位置、种族因素……


如果把大中东的新地图盖到这一地区的油气田分布图上,一切昭然若揭。在德黑兰加强中东立场的背景下,华盛顿采取了旨在孤立伊朗的政策。德黑兰令美国、以色列和沙特不悦,尤其是作为地区的领导者之一,不断积蓄力量。伊朗核计划——只不过是对其施压的借口。


叙利亚局势依然动荡。在政府控制的区域“蛰伏巢穴”中的“伊斯兰国”势力仍蠢蠢欲动,“停止敌对活动”的南部省份态势依旧错综复杂。在伊德利卜地区冲突虽有所缓和,但恐怖团伙仍负隅顽抗,威胁国家西北的稳定。武装分子常常发动针对叙利亚政府军和俄罗斯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挑衅,射杀平民。


西方国家企图保留伊德利卜冲突缓冲区,将其作为“温和”反对派在那里存在的主要理由。因此,他们发动了大规模的信息战:指责叙利亚政府军和俄罗斯空天军违反国际法准则,故意对人道主义目标实施打击。


土耳其也想在叙利亚战争中火中取栗。尤其是避免自己边境上出现一个库尔德国家,这将对土耳其领土上生活的同族施以援手。


高加索。高加索的军政局势依然复杂,首先是因为美国、欧盟企图把俄罗斯(作为主要的地缘政治玩家之一)从高加索地区排挤出去,为直接进入中亚开辟地缘战略走廊。


不择手段让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加入北约,在里海地区建立反伊朗军事平台。


2016年,美国与格鲁吉亚签署了《关于深化在国防和安全领域伙伴关系》相互谅解备忘录,格鲁吉亚允许美国在其领土驻军,实现装备补给。获得美国的战略伙伴地位后,下一步格鲁吉亚很有可能快速加入北约。


随着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与北约日益接近,纳卡紧张态势可能进一步升级。


南方。下一步中亚的紧张程度可能上升。主要玩家(美国、中国、俄罗斯)的利益在这里纵横交错。印度和欧洲也对这一地区兴趣浓厚。此外,由于现任领导人许多年龄偏大,中亚各国将进行领导换届或大选,局势愈发动荡。由于新冠疫情,世界经济危机的浪潮加速了“动乱”的出现,阿富汗局势急剧恶化,塔利班反对派有可能卷土重来。


这一地区局势紧张的另一个因素是,印巴(两个核国家)继续展开军备竞赛。拒不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武器系统,包括核弹药运载工具不断更新换代。


东方。这里的国际局势主要取决于中美对抗。美国在构建对华遏制带框架内不断加强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关系。


日本对亚太局势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军事“正常化”提速。东京不断增强自卫队的实力,日本军方正在维和旗号下积累实战经验。同时东京并不想放弃对北方四岛的领土要求。


朝鲜半岛仍然是影响世界局势的地区紧张策源地之一。2018年起,平壤与华盛顿、首尔接触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半岛局势。然而美国进一步解决无核化问题的企图实际上已经宣告失败。平壤并未达成取消国际制裁、降低美韩在自己边境军事活动强度的目的,威胁终止与美国的对话,放弃“自愿暂缓”核、导弹武器试验的承诺。


北极。多个国家(美国、中国、日本、芬兰)要求改变北方航道的航行制度。新版《美国国防部北极战略》非常重视俄罗斯在北方航道使用问题上的立场,称莫斯科在北极圈内的军事活动是主要的不稳定因素。


多个国家加强在北极的军事存在,军事演习日益频繁。


挪威在北约北极政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领土上存在向加强部队提供武器装备的仓库。


对俄罗斯而言,保持在北极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2019年2月,成立了新的国家机关——俄联邦远东与北极发展部,表明俄罗斯准备把北极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与此同时,莫斯科官方准备与所有相关方在北极地区经济协作领域展开和平合作。


俄联邦继续发展军事基础设施、改善北极地区部队集群的物资保障,捍卫北极,抵御任何侵略者。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对手直言不讳:准备在局部冲突中达成政治目的,准备从空中、海上和太空在激烈信息对抗的条件下、使用精确制导武器与“高科技之敌”一决雌雄。


这种条件下,俄军应将经典和非对称作战行动方式紧密结合,加紧准备新型战争与武装冲突。


2019年12月,俄罗斯总统给国防部下达四项关键任务。第一——2020年年底之前军队先进武器装备的比例应不低于70%。第二——全面分析潜在军事威胁,明确加强武装力量的措施。第三——由于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应对华盛顿可能在世界不同地点部署中短程导弹进行密切监控。第四——制定新的军人训练方法,并立即用于军事训练大纲。


世界军政局势复杂多变,俄联邦应高效采取措施对抗国家安全面临的各类威胁、挑战,确保武装力量时刻枕戈待旦,遏制、避免军事冲突,依据国际法规范和俄罗斯签署的国际条约坚决保卫国家及盟友。


来源:俄《军队文集》2020年第11期​​​​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