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磊·南苏丹·朱巴
编辑/渝夫·中国天津·河东
【渝言不止】
我知道,当周磊的“维和日记”写到第三百六十几篇时,中国第七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官兵回国的日子就快到了。对这些年轻的中国士兵而言,一年的维和时间,共同的战斗生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也升华了纯真的战友情谊。
今天是2021年10月31日,中国第七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抵达朱巴营地的第333天。
下午,远远看见北方广场的景观石旁,有几名战士在聊些什么,我决定上前一探究竟。原来是步兵一连卫生员张阳与中士曹凯博正在录制视频,从他们手中反复修改的稿子,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次拍摄的重视。
在两人的邀请下,我客串了一次摄影师。同时,也见证了他们真情流露的瞬间。曹凯博对着镜头激动地讲到:“我们因为维和相聚于非洲,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尽管条件艰苦,但因为你们的陪伴,我十分享受这可贵的每一分每一秒。祝福我们的连队越来越好,祝福每一位战友都前程似锦。”
看着镜头里坚定的目光中带有些许不舍的小曹,我感到他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原本是营部保障排的战士,后因任务调整到步兵一连,对于他的工作能力我十分清楚。陌生是因为在我印象中他是一个内向的小伙,并不似眼前这么情感细腻。
“小曹,经过这么一年的时间,我感觉你的变化很大,成熟了很多!”,对于小曹的成长,我感到很欣慰,就随便找了个话题。
“是啊,副教导员。虽然我是任务中期调整来到一连的,但从连首长到每一名战友都很照顾我。记得搬家的那个中午,战友们都放弃午休来帮我拿东西,我是记忆犹新。现在任务临近尾声,回国后就要归建,我想把心中的话都说了出来!”我能看出来,小曹在这个优秀的集体真的成长很快。
当我浏览摄像机中的其他视频,看到炊事班的杨榆橙正头戴厨师帽,挥舞着大勺烹饪夜宵,他讲到:“作为一名炊事员,看到夜间执勤归来的战友吃上可口的饭菜,是我最开心的事。一年的维和时光让我们收获了满满的财富,我永远也忘不了身边这些可爱的战友。”
“一次维和行,一生维和情。”这是维和营成立伊始,全营官兵凝聚起的共识。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单位,但在维和的风雨中,我们一起苦、一起拼、一起扛起了中国蓝盔的使命担当。听着战士们那些朴实的话语,我相信,不管时光如何流逝,总有一份情谊萦绕心间。
周磊2021年10月31日22时26分写于南苏丹朱巴UNhouse 2号院,渝夫2021年11月2日晨完善于天津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