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四川交通深入贯彻“改革攻坚、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服务提质”十六字方针,努力克服“区域发展差距大、资金筹措难度大、地质灾害影响大”三重困难,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快培育养护市场,持续优化路网结构,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推动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资质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四川将按照部统一部署,研究完善公路养护配套政策,服务办法落地实施。
构建制度体系“四梁八柱”
四川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出台《〈四川省高速公路条例〉释义》《四川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四川省普通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度,构建公路养护制度体系“四梁八柱”。印发《做好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优化营商环境九条措施》,探索公路养护“集中打捆,统一招标”模式,规范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活动,加强养护工程项目管理,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升公路养护市场化水平。
为鼓励技术创新,四川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的实施方案》及配套管理办法,制定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温拌改性沥青应用技术等标准规范,大力推广公路养护“四新”技术创新应用,推动公路养护绿色发展。将养护管理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定《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专项补助办法》,明确将预防性养护纳入省补范围,引导各地养护理念由“坏了再修”向“预防性养护”转变。
完善机制 创建平台 加强监管
面向未来,四川交通将加快配套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公路养护招投标、信用评价等配套制度,构建公路养护全链条、全环节的信用监管体系,稳步推进互联共享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与信用等级挂钩的“黑白名单”等奖惩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路养护市场。
四川交通将搭建市场监管平台,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公路养护企业资质评审专家库,完善资质办理服务指南,对接政务服务平台,创建许可服务窗口,强化信息公开,规范公路养护资质许可。逐步建立公路养护资质申报、审批、监管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优化公路养护营商环境。
在探索创新养护机制方面,四川交通坚持创新养护模式与事业单位改革相衔接,结合不同区域养护发展实际,深入探索实施“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模式的区域化养护,引导社会力量增加专业化养护服务供给,逐步构建“市场供应为主、政府保障兜底”的养护供应体系,提升公路管养成效。
为进一步落实办法,四川交通还将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通过官方网站、“两微一端”等渠道,全方位做好办法的政策解读,大力宣传办法出台的背景、意义,并全力做好舆论引导,让更多的市场主体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红利,共同推动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