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迎来“黄金十月”:4款战机2款发动机密集亮相,全部对标终极对手

发布时间 :2021-11-03

​​近期,中航工业喜讯连连,双座型歼-20和歼-35隐身舰载机相隔一天,分别在南、北两地顺利首飞,空警-600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也再次现身,倘若再加上一个月之前,歼-16D电子战机公开展示以及歼-20、运-20分别换装国产发动机的消息,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中航工业一口气推出四款新机型、两款新发动机,堪称数十年来成果最辉煌的“黄金十月”。前所未有的成就背后,反映的是中国航空工业从战略思维到技术水平的跨越式进步,对于刚刚跨入战略空军门槛的中国空军,以及海军航空兵的影响必将重大而深远。

歼-20不仅换国发,还出了双座型歼-20不仅换国发,还出了双座型


首先来看最先公开的歼-16D。对于这款在歼-16基础上衍生而来的电子战机,解读的文章已经有很多,但如果仅仅将焦点集中于反防空雷达,显然是小觑了歼-16D。事实上,现代电子战机的本质,是通过高灵敏度的电子设备探查对手各型装备的电磁波辐射,从而判定目标的方位和数量。举个例子,英国会向使用电视机的居民征收电视机税,大概每年150英镑左右,由于电视机使用时相对隐秘,为此,英国会派遣特种车辆上街巡逻,在街道上对电视机播放时产生的辐射进行定位,与已缴纳电视机税的用户名单进行比对,一旦发现名单以外的使用者,就会寄去1000英镑的罚款单。歼-16D和美国EA-18G电子战机的工作模式,本质上与英国上述特种车辆的工作模式一致,只不过距离更远,速度更快,针对的目标更重要。

美国EA-18G和歼-16D的定位原理类似美国EA-18G和歼-16D的定位原理类似


理论上来说,由于电子战机设备灵敏度极强,即使是坦克行进中的队内通讯,甚至是步兵单兵通讯设备产生的辐射,也能采集并进行分析。而外界之所以最关注电子战机对防空雷达的威胁,主要是防空雷达的辐射很强,对战斗机的威胁也很大,早期电子战机主要针对其进行反制,并且实战中的战果也广为人知。事实上,美国EA-18G电子战机在反恐战争中一直非常忙碌,基本上是全天候监控地面游击队的手机或通讯电话,甚至可以凭借强大的电子通讯能力,提前引爆武装分子用手机控制的路边炸弹。因此,与EA-18G类似的歼-16D,实际上全面提升了中国空军对地面目标的搜索能力,无论是雷达、坦克、轻型车辆,只要有裸露的辐射信号产生,在理论上都存在被发现的可能,只不过在实际情况中,还是要考虑天气、距离、速度等因素。

歼-16D的能力比很多媒体分析的还要强大和广泛歼-16D的能力比很多媒体分析的还要强大和广泛


当然,歼-16D在实现强悍性能的同时,研发难度也很大。各种形状的高灵敏度电子设备、天线,多个电子吊舱同时工作在不同波段还要互不干扰,以及对收集来的电子辐射信号进行分析,并转化成数量、位置、速度等作战数据的智能化分析软件,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理论原理各国都一清二楚,但此前只有美国在此领域独领风骚,至今也只有歼-16D能够相提并论,根本原因就在于,电子战机对电子设备和软件的要求极为苛刻,除中美之外,目前看不到其他国家有相应的技术实力。比较有趣的是,在歼-16D现身航展期间,苏霍伊的工作人员被发现对着歼-16D一阵猛拍,一时传为趣谈,这从侧面也证实了歼-16D先进卓越。

狂拍歼-16D的苏霍伊工作人员狂拍歼-16D的苏霍伊工作人员


相比之下,空警-600本质上也属于电子战机的一类,其重要性也并不比歼-16D低。预警机是一个比电子战机应用更加广泛的型号,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以色列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具备开发预警机的能力,但实际上彼此之间也是有差别的。目前,中国、美国、以色列分别推出了空警-500、E-2D、“海雕”这三款第三代预警机,并且都已批量服役。俄罗斯虽然在苏联时代的A-50预警机基础上,推出了名为A-50U的改进型号,并且在近年还发展了A-100预警机,但外界一般认为俄罗斯受制于电子设备水平,A-50U和A-100均没有突破第三代预警机的平均水平。换句话说,俄罗斯在新一代预警机领域的发展,已经脱离世界主流水平。

当年如果买了A-50,空警-2000估计就不会出现了当年如果买了A-50,空警-2000估计就不会出现了


事实上,国内在90年代末期,曾打算从以色列引进“费尔康”预警系统,但最终在美国的干预下失败。随后,空军又想从俄罗斯采购A-50预警机,但空军在租用两架A-50试用之后,对其性能非常不满意,最终选择放弃采购,转而自主研发,这才有了日后的空警-200和空警-2000,俄罗斯预警机技术水平也就可见一斑。如今,中国空警-500、美国E-2D、以色列“海雕”已经成为全球第三代预警机发展的标杆。刚刚诞生的空警-600,在技术上相对空警-500有了进一步提高,自然也当属全球第三代预警机。

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属于第三代预警机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属于第三代预警机


目前,第三代预警机的发展开始向网络化、小型化趋势发展,第二代预警机时代流行的空警-2000、E-3等大型预警机,已经暴露出体型过大,造价、维护费用高昂的缺点,除俄罗斯A-100预警机继续使用大型机机体,中、美、以等均以中型预警机为发展目标。虽然不能就此断定日后大型预警机的没落,但仅将空警-500视为空警-200的替代型号显然也是不合适的。空警-500实际上是顺应发展潮流,满足当前空防需求的主力预警机型号。更重要的是,在空警-500基础上衍生而来的空警-600,技术风险不高,最终投入使用的时间很有可能非常快,也许两到三年左右,就能看到预警-600进行舰载试验的消息,这一点对于隐身舰载机而言,非常重要。

空警-500已成海空军主力机型空警-500已成海空军主力机型

就目前来看,歼-35是一款单座中型隐身舰载机。虽然自美国F-35服役之后,凭借优秀的雷达和航电性能,中型隐身战斗机可以作为“小型预警机”的说法就开始广为流传,但事实上,这种说法是很值得商榷的。毕竟中型隐身战斗机在单人操作的情况下,受制于雷达功率和孔径,想要执行预警机远距离空情探测、战场指挥的任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中型隐身战斗机之间的交流,准确的说应该叫信息共享。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歼-35本质上是一款偏向于空战,突出超音速性能的中型舰载机,表明海军对于隐身舰载的需求,更注重于对空,在这一点上,有无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区别非常大。

F-35的航电设备虽好,也并非所谓“小预警机”F-35的航电设备虽好,也并非所谓“小预警机”


在没有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情况下,海军只能用舰载直升机预警机作为空中预警平台。但其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4000米,受制于地球曲率和雷达功率,对空探测范围实际上很难超过200千米。并且直升机预警机体型小,搭载人员少,滞空时间短,抗击小规模水面编队或空中编队尚能勉强支撑,但面对美国10万吨级航母打击群,指挥和预警能力明显不足以应对。相比之下,空警-600的飞行高度可达8000至9000米,再加上更大的雷达功率,预警探测范围可以达到300到350千米的距离(前出巡航),使得歼-35可以有充分的空间发挥战术性能。

海军两艘滑跃型航母都在使用直升机预警机海军两艘滑跃型航母都在使用直升机预警机


相比之下,双座型歼-20的用途,到目前外界也仅仅是以猜测为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是一个在全球都前所未有的型号,无论是俄罗斯此前规划的双座型苏-57,还是美国推出的双座型F-22--FB-22,都仅仅进入早期规划阶段,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外界虽然广泛认为双座型歼-20可以加强对地攻击能力,或是加强电子战能力,再或者就是引导无人机群作战,但都属于猜测,没有得到过官方证实,对空军作战能力的提高是很难确认的。唯一可以明确的是,双座型歼-20对中航工业的意义非常大,甚至比歼-35还要大。

双座型歼-20将发挥重要作用双座型歼-20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航工业自从第一款量产的歼-5战斗机开始,就一直是模仿苏联,以及美国、俄罗斯,即使是如今的歼-20、歼-35、歼-16以及歼-10C,都或多或少地吸取了其他国家同类型号的经验,难免有拾人牙慧的嫌疑。当然,其好处在于路径清晰、风险小,坏处就在于,跟在别人身后,自然很难实现超越别人的高度。而在俄罗斯苏-57难产,美国F-22早已停产,F-35仍然生产早期型号的情况下,双座型歼-20一跃成为全球范围第一款隐身战斗机的改进型号,这表明中航工业开始从后来者向先行者转变,这对中美两国来说,都是第一次面对这种局面。

对美国空军而言,即使在冷战时期,苏联航空工业也是长期落后于美国,号称与美国F-15并驾齐驱的苏-27,在1985年通过苏联国家验收时,F-15A已经在美国空军中服役了7年之久,改进型F-15C也服役超过4年,两者差距之大可见一斑。而此次双座型歼-20领先美国航空工业出现,对于长期领先全球的美国来说,是非常难得第一次“落后”,给美国航空业及空军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这也是美国密切关注双座型歼-20的重要原因。

早期的苏-27性能不及F-15早期的苏-27性能不及F-15


伴随两型“20家族”军机出现的两款新型发动机,重要性也不可低估。国内从80年代发展歼轰-7战斗轰炸机开始,就一直面临发动机动力不足、可靠性不够的问题。在2010年之后,甚至出现了国产歼-10、歼-15以及之后的歼-16、歼-20早期型号全部依赖俄制AL-31F系列发动机的窘况。从目前来看,包括早期采购的苏-27/30整机,国内采购的AL-31F系列发动机总数达到1300台,如果再加上为轰-6K及运-20采购的D-30KP2型发动机,我国已向俄罗斯采购发动机总数已超2000台。虽然说俄罗斯发动机的价格并不贵,基本都在300到500万美元之间,相比于美国F-35使用的F-135发动机高达2000万美元的高昂价格,俄罗斯航空发动机报价堪称良心,但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对外依赖度如此之高,显然已经带来了重大隐患。

运-20早期使用俄制D-30KP2型发动机运-20早期使用俄制D-30KP2型发动机


一方面,无论目前两国关系如何密切,将多款主力军机的动力交由别国掌控,都是非常危险的。另一方面,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后来推出的117S发动机,号称是经过重大改进,但本质上依然是在AL-31F发动机基础上衍生而来,真正的下一代发动机AL-41,则是与苏-57一样长期难产,可靠性与稳定性无法保证。换句话说,在AL-31F之后,国内就是想从俄罗斯购买与美国F-135比肩的发动机,俄罗斯也无法满足。中国航工业要想达到跨越发展的目标,更关键的是自力更生、自主发展。从这一点来说,涡扇-10除了解决目前歼-10C、歼-16、歼-20的需求之外,最大的意义,是奠定了未来更先进航空发动机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苏-35搭载的117S发动机并没有质的突破苏-35搭载的117S发动机并没有质的突破


据官方报道,涡扇-10在2012年衍生出涡扇-10A,真正在技术上达到成熟可用的程度,并在2016年推出第二个改进型号涡扇-10B,主要是加装飞火推一体数字化控制系统,如今装备于歼-10C、歼-16和歼-20的,是第三代改进型号。能够在短短数年内对涡扇-10进行多次成功改进,证明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大幅度提升,理论上来说,为歼-20准备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预计能够在2024到2025年前后装机。

歼-20换装的国产发动机使用锯齿状喷口歼-20换装的国产发动机使用锯齿状喷口


至于如今正在运-20身上试飞的国产发动机,目前公开的信息很少,据信应该与涡扇-10有一定的技术延续性(主要是核心机),鉴于涡扇-10已经比较成熟,并成为多款军机的可靠动力,相信运-20上的大涵道比涡扇动力能够在两三年内完成试飞。届时,我国也将基本终结与俄罗斯的发动机贸易,彻底破除外购动力装备主力军机的窘迫状况。当然,还在继续向俄罗斯采购的RD-93发动机,还会继续用于巴基斯坦枭龙战斗机,但这与中国空军并没有关系。

空军三剑客的发动机已经统一空军三剑客的发动机已经统一


遥想40年前,空军仍然以歼-6、歼-7为绝对主力,在获得俄罗斯提供的20多架苏-27时,不得不惊叹其性能之先进。40年后的今天,航空工业在量产歼-20之后,又接连推出双座型歼-20、歼-35、歼-16D、空警-600等型号,新型号之密集,新技术之先进,超乎外界的想象。曾经领跑中国航空工业的俄罗斯,在经历了失去的数十年时光后,在隐身战斗机、电子战机、预警机等领域,已经被我们反超,甚至拉开了不小距离,目前仅在轰炸机、直升机和航空发动机领域,还保持了一些优势,但这些单项的优势又能保持多久呢?或者5年之后就会彻底扭转局面。届时,中国航空工业就只剩下最后一个,也是公认实力最强的对手。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