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电影《梅艳芳》不但在内地和香港全国公映,更争取到在海外多个国家同步上畫,无论幕后制作花絮、名人素人推荐宣传,监制 江志强 和新人 王丹妮 走遍大江南北路演,声势都一时无两。不过本文想写的并不是电影的好与坏,幕後制作如何精良,剧情如何催泪种种,笔者想介绍的是《梅艳芳》电影里 第二主角,第一位当然是梅艳芳(王丹妮饰演),而在故事中的第二位主角:是香港。
正确来说,是1963年(梅艳芳出生)到2003年(病逝)期间,那个美丽的香港,那个在电影里与梅艳芳一生 同喜同悲的旧香港。
如果说,电影的精良制作和演员水平值五颗星,那么电影所表达的「香港情怀」绝对值十颗星!看《梅艳芳》除了要看人,还要仔细留意电影中出现的 香港地标 和 流行文化现象,那个由六十年代到刚过千禧年后,通过阿梅一生的经历,还原那个我们曾经熟识,却不可能再复制,
美丽得令人悸动的 香港流金岁月。
60年代香港中环天星码头,左边可以见到汇丰银行旧貌
以下有少量剧透,谨慎阅读
-----------------------------------------
梅艳芳 四岁半开始与姐姐 梅爱芳 在荔园「海燕歌剧院」演唱,电影中更出现了大家熟识的人物 郑少秋。
梅艳芳与胞姊梅爱芳以“依依”和“依娜”艺名登台
荔园原名「荔枝园游乐场」,于1949年4月16日开业,是香港第一个大型主题乐园,后改名「荔园」。场内除了机动游戏外、还有游泳池、露天溜冰场、动物园、多个表演剧院和电影放映厅、以及餐厅食肆,可以说是一个全能型合家欢的玩乐场所。荔园开幕初期生意兴旺,入园人次每日高达逾万,园内人潮汹涌,开园头几年是她的黄金时代,。
荔园正门入口,明显有参巧迪士尼城堡设计
1958年:「七小福」由大师姐 于素秋 带领下在荔园作首次表演,成龙、洪金宝 及 元彪 等日后大红大紫。
1959年:荔园入场费 成入六角,小童三角半,动物园,电影全部免费,但舞厅和机动游戏要另外收费,可惜后期园方引进具赌博性游戏,电影院又放映艳情西片,更找来美女 大跳艳舞,吸引了龙蛇混杂的客人,令合家欢乐园形象受损,荔园入场人数逐年递减,业务开始走下坡。
九大剧场 节目包罗万有
1961年:荔园易主,由祖籍宁波商人 邱德根 接手,他正是唯一令亚洲电视有钱赚的娱乐老板。在他大幅改革下,荔园开始再有起色,其中一个重点是它的九大剧场节目包罗万有,除了免费放映中西二轮电影外,其他节目需另外买票进场,表演有粤剧、平剧、歌舞剧,流行曲,杂技、魔术,将不同目标观众一网打尽。
用硬币抛阶砖赢口香糖是每个进园人士都会玩的游戏项目,也是荔园最赚钱的小玩意
香港80 - 90年代多位顶尖艺人未红时都曾在荔园登台,包括 陈宝珠、萧芳芳、郑少秋、吕珊、张德兰 等等,梅艳芳 更是4岁半就和姊姊 梅爱芳 以 “依依” 和 “依娜” 艺名在荔园当驻场小艺人。
1977年:海洋公园 的出现,成为荔园最大劲敌
79年虽然加入新项目「宋城」古装人物巡游表演,但荔园生意渐走下坡。宋城新鲜感不再,沦为拍摄古装影视剧外景场地,、《黄飞鸿》、《武则天》剧集、李连杰 和 张国荣 电影,都曾经在宋城取景。
宋城古装街巡游,比横店影视城旅遊概念更早
大象「天奴」曾是荔园镇店之宝,但89因病被人道毁灭,荔园运势亦开始风光不再
97年 政府决定收回荔园地皮,荔园被迫结业。但荔园品牌并未完全结束,邱德根儿子 邱达昌 2015年曾将荔园在中环短暂重现,勾起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有关 荔园品牌 的网页和社交账号今天仍然存在,荔园能否华丽回归,有待时间去证明。
荔园最终不敌时代洪流,光荣引退
荔园品牌全新商标 Logo
荔园官网:https://www.laiyuen.hk/about-us
(待續...)
預告【第二章】美丽都大厦:香港裁缝业,举世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