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17川藏北线+西藏阿里+G219新藏线+南疆+青海
12000公里,40天单车环游自驾
有人说,在过去,没有到拉萨就不算到了西藏;如今,到了拉萨还不算到了西藏。随着交通迅猛发展,飞机火车直达拉萨轻而易举,拉萨,对于许多人来说已成为进入西藏的第一站。
四年前,来到拉萨,去了布达拉宫、去了大昭寺、去了羊湖、纳木措,四年后,回到拉萨,坐在玛吉阿米的那个女子已青丝变白发,可仓央嘉措的玛吉阿米依然如故,大昭寺磕长头的信徒依然此起彼伏,八廓街转经人流依然如梭。
第一次进藏走进布达拉宫
四年后,回到拉萨回到布达拉
四年前
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玛吉阿米依然如故
感觉中拉萨又有了许多不一样,城市马路变宽敞了,大超市商店多了,酒吧、KTV、歌舞厅随处可见,遇见的路人更多的是说着普通话的旅行者,而八廓街风仆尘尘数千公里磕着长头来拉萨的人越来越少了……拉萨,变得更像一座旅游大城市。
当人们感叹西藏“神秘不再,最后的拉萨”时,远在千里之遥的阿里仍然保持着它最后的神秘状态。或许,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度,阻延了时间发展的进化,它为谁而停滞,它又在等待谁的到来? 让我们走进阿里,走进这片辽远、空灵、超凡脱俗的纯净世界。
冈仁波齐
百度输入阿里自驾,攻略无数。总体来说,分为阿里南线、阿里大北线、阿里中北线。阿里南线和阿里大北线路况良好,基本柏油路;阿里中北线,从狮泉河到雄巴、亚热、仁多、措勤、文布南村是搓衣板路、碎石路或没有路。该走哪条线?如果单车可以走南线、大北线,如果想挑战中北线至少是两辆车结伴而行,且是AT胎越野车。
在拉萨修休整两天,给车做了一次保养,洗洗衣服,阿里条件艰苦,采购补给了一些食物,休整养精蓄锐。从萨普神山开始结伴而行的青姐大嘴提议一起走阿里中北线,他们是一辆硬派越野,我们建议到了狮泉河再作下一步打算,或许就是这一意犹未决,我们的车在吉隆沟出状况,因此暂别青姐大嘴。他们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与在定日相识的两辆上海车结伴,先我们一步走阿里中北线,随后反馈信息,两辆车爆胎,想象一下,在海拔4800米换胎是什么感受。我们单车更不敢冒险,走到狮泉河决定完成我们的初心,走完G219新藏线,由西藏入新疆。
Day1:拉萨-羊湖-日托寺
190公里 海拔4500米
每一位抵达拉萨的旅行者都不会错过羊湖,西藏三大圣湖中的羊卓拉措、纳木措,都会是第一次进藏必到之地。羊湖在藏族人心目中被看做“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因为无论在哪个角度都不能看到它的全貌,而围绕羊湖转湖,则是领略羊湖景色的最佳方式。
早上在拉萨加满油,开始了阿里之行第一天。沿拉萨河前行,翻越海拔4990米岗巴拉雪山垭口,如蓝宝石般的羊湖便出现在视野里。岗巴拉山观景台有许多藏獒,这种看似威猛的东方神犬,其实性情温良,有兴趣的可与它们合张影。过雅江河谷观景台,岗巴拉垭口,到达另一个观景台,这个观景台不收费。
继续沿主路前行五公里,岔路口拐出主路下到湖边土路,导航日托寺,开始转湖。转湖的路不太好走,风景却美如画,湖畔开满各色小花,牛羊成群,每个转弯处的羊湖都与众不同。
接近日托寺,大雨倾盆,天空黑沉下来,原计划在日托寺露营只能取消。
看见路边有家饭店,贡嘎蓉佳川菜馆,上前打听,这家饭店是一个四川人租用藏民两层楼房的底层开了家饭店,第二层藏家主人的客房和厅堂可以接待住宿。饭店老板介绍,这里藏民的习俗,如果只是在这里吃饭,是不能用她家的厕所(所谓厕所就是挖个坑,上面搭两块木板);如果在她家住宿,就是她家的客人,可以入她家厕所,入乡随俗,就住她家吧。一夜风吹雨打,幸好没有住车上。
织布的藏家女主人
Day2:日托寺-浪卡子-江孜
200 公里 海拔4000米
清晨,雨渐渐停了,我们决定上到湖心岛日托寺去看看。通往日托寺的路,只有一条把羊湖一分为二的土路,车停下面,徒步走上山顶。
日托寺海拔4500米,是这座半岛上唯一的建筑,爬上木梯登上寺庙顶上,是一个360度观湖平台,羊湖全貌出现眼前,蓝天碧湖,褐山朱寺,宛如一幅梦幻画卷。
寺里只有一位僧人,守在这里,一湖一寺,一僧一世,四季交替,日出日落。修行,就是守在这里。
离开日托寺,继续绕着羊湖前行,很幸运遇见一群吃草的岩羊,谨慎的看着我们,抓拍下这群美丽的生灵。藏岩羊与藏原岭很相似,岩羊头顶多了两只小角,藏原岭的特点是心型白屁股,后来我们通过图片仔细对比,才知道这一天所遇见的也是在西藏唯一一次看到岩羊。
岩羊
离开羊湖,过了打隆镇,远远的一座雪山出现眼前,看到路牌才知道快到卡若拉冰川了。卡若拉冰川就在公路边上,五十元门票性价比不高,我们没有开下去。放慢速度在车上欣赏,远观还是很震憾,冰川正在逐年减少,冰舌下很大一部份山崖裸露。据说,当年拍摄《红河谷》,为了还原真实性炸掉的冰川,已经无法恢复,太可惜了。
翻过斯米拉山口,一汪碧绿的湖水印入眼帘,满拉水库,一个人工水库,与羊湖不同,满拉水库的水颜色通透碧绿,如绿宝石般掩于苍茫山体之中。
晚上八点到达英雄之城江孜,与青姐大嘴汇合,住在靠近江孜古堡广场一家宾馆。就近找到一家川菜馆吃饭,进入西藏,一路上开宾馆、开饭店最多的就是四川人,川菜走遍天下,家乡人见家乡人自是要吃川菜馆。
Day3:江孜-日喀则
110 公里 海拔 3900米
江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南通尼泊尔、锡金、印度、东控拉萨,北扼日喀则,是前藏和后藏的门户。在江孜宗山之巅,雄踞着一座古堡,江孜宗山古堡遗址,这里曾经上演过一场盛大的英雄史诗和战争悲剧,电影《红河谷》就是根据这段史实编剧。1904年,住印度英军入侵西藏,江孜藏军僧俗百姓以宗堡为依托,与敌军顽强抵抗,最后被困三个月,弹尽粮绝,拼死抵抗三天三夜,全部英勇就义。为纪念这段历史,在宗山古堡遗址下面的广场修建了英雄纪念碑。
江孜县城宗山脚下的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藏传佛教寺院,被誉为“西藏塔王”,是藏传佛教萨迦、噶当、格鲁三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距今已有六百年历史。其特点:一是一寺容三派;二是菩提塔,又名“十万佛塔”。佛塔是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壁画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塔寺东西南北四面,各绘一双慧眼,据说,此眼源于印度教湿婆神的巨大慧眼,可以洞察世间一切。
下午到达日喀则时间还早,决定先去参观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市尼色日山南侧,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青海的塔尔寺,甘南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六大寺庙,是后藏最大的寺院,自四世班禅起历代班禅驻锡地。扎什伦布寺最有特色的是强巴康,那座高达三十米,世界上最大的鎏金铜像强巴佛(汉地称弥勒佛),这尊鎏金强巴佛肩宽11.5米,光是一个手指就长达1米,非常震憾!扎什伦布寺还建有四世至十世班禅的灵塔。
下午下起了小雨,扎什伦布寺的游人非常少,一位大姐走上前来问路,开口就知是同乡人,奇怪怎么一个人走这么远的路,大姐说,自己与爱人从成都出发,走318川藏线进藏,准备从青藏线回成都,爱人已经是第四次进藏,因为一次意外车祸截断一只腿,又考了残疾人驾照,因行动不便,所以只有自己代两人参观。不知是见老乡更亲切动情,还是为这种精神打动,我的眼眶湿润了,相逢何必曾相识,就在这神圣的扎什伦布寺祈福,祝福旅途一路平安!
参观完扎什伦布寺,工作人员让从另一侧门出去,还没明白原因,走出大门,街面上站立许多交警,拦下经过车辆让等待通行,才知道班禅大师在扎什伦布寺讲经,很愦憾没有见到大师。后来,在三十里营房遇到的一辆成都车朋友,他们也是同一天在扎什伦布寺,那一天他们见到了大师得到了班禅大师的加持,真幸运!
Day4:日喀则-拉孜-定日
260公里 海拔 4300米
日喀则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地处河谷地带,日照充足,农业发达,是西藏的粮仓。进入后藏明显感觉与前藏气候差异很大,相同海拔高度,这里更干燥。在日喀则只住了一晚没有深度游玩,印象最深刻的是日喀则市开展的“厕所革命”,马路边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公共厕所,建筑大气,字体醒目,人们不仅要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还要养成好习惯。
从日喀则出发,沿318国道一路前行,这是收获的季节,路边大片青稞已成熟,蓝天白云下人们在忙着收割。先到达拉孜县5000公里纪念碑,318国道起点上海人民广场到这里刚好是五千公里,但这里并不是318国道终点,终点是樟木口岸。
随后拐入219新藏线,翻越5248米加措拉山口,进入珠峰自然保护区,一路雪山连绵,风景无限。由于天空阴沉,看不到珠峰,决定放弃翻越加吾拉山口去绒布寺,直奔定日县。
在318国道五千公里停车休息,遇上了一辆北京过来的车,他们准备走完阿里南线,从西藏进入新疆。他们跑得很快,在前方探路,后面还跟有十几辆摩托车队,大家互相添加了微信,后来,在狮泉河镇举旗不定时,听取了前方他们的信息反馈,才做出最终的决定,从西藏入新疆。感谢偶遇一面之缘的朋友,好人一生平安。
Day5:定日-吉隆沟
350 公里 海拔2800米
定日是距离珠穆朗玛峰最近的一个县,过了安检站,沿219新藏线方向前行,连绵不断的雪山出现视野,山峰最高的那座就是希夏帮玛峰。
世界上海拔8000以上高山有14座,希夏帮玛峰是唯一全境在我国的高峰,海拔8027,排名14。神山配圣湖,是西藏独有的风景,有神山的地方必有圣湖,有圣湖的地方必有神山,希夏帮玛与佩估措便是一对夫妻,相存相依,希夏帮玛峰下面静静躺着美丽安静的佩估措,远远望去,就像一条蓝丝带披在天地间。
继续沿219新藏线直行是萨嘎,右转则是驶入吉隆沟方向。远远的我眼前是一条Z字型盘山路,翻越海拔5236米孔唐拉姆山垭口,沿蜿蜒曲折盘山路下来,进入一条深山峡谷。峡谷里空气干裂、狂风大作,光秃秃的悬岩峭壁令人心生恐慌。
忽然,走着走着,沿途地貌有了巨大变化,之前寸草不生的山上,忽然间长满了树木,越往里开植被越茂密,繁花似锦,瀑布飞流直下,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呼吸一下子顺畅许多,氧气太充霈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里是西藏吗?
Day6:吉隆镇
100公里 海拔2800米
吉隆,藏语的意思是“舒适村,欢乐村”。传说公元八世纪,赤松德赞从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时,一行人途经吉隆沟休息,莲师见此地山清水秀,河水洁白如乳,溪底石光如画,欣然命名“吉隆”,吉隆之名就流传至今。
走进吉隆沟你会惊讶于造物主的神奇,在西藏竟然有这样一个四季并存的地方,峡谷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恬静的村庄被绿树环抱,草甸上成群的牛羊吃着青草,远处雪山倒映在湖泊之中,似仙境、似桃源。吉隆沟海拔2800米,气候温润、植被丰富,空气含氧气量高,特别适合在这里休息两日,调整一下身体,再继续阿里之行。
下午六点,到达吉隆沟宾馆,前台工作人员介绍,因为疫情影响,吉隆沟口岸关闭,吉隆口岸距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仅85公里,吉隆镇修建了边贸市场,因为疫情都已关闭。
向酒店前台咨询,推荐可以去具有尼泊尔风格的帕巴寺、夏乃村、达曼人村和赞普大峡谷转转。西藏这里,早上天亮得晚、晚上天黑的晚,所以这里的上班时间上午9:30-12:30,下午15:00-18:00。趁着时间还早,放下行李我们先去了位于吉隆镇镇中心的帕巴寺。
帕巴寺建于公元637年,传说是当年松赞干布为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所建。赤尊公主从吉隆进入西藏,随身携带的三尊释迦牟尼佛像,其中之一的瓦帝桑布之尊就留在了帕巴寺供奉,与供奉在拉萨大昭寺由文成公主入藏带来的觉卧佛一样神圣古老。
第一眼见到帕巴寺,就觉得与西藏其它的寺庙建筑风格有所不同,更具有尼泊尔建筑的风格。帕巴寺只有一个主殿,走进殿内,壁画、佛经、佛像、转经筒、经幡一应俱全,六位女妮管理寺庙在此修行。殿外廊沿一圈是转经筒,供信徒转经之用,寺院周边栽种着各色花草,一眼就能辩识这是女性管理的寺庙。
达曼,藏语意为骑兵,相传1791年,清军进藏讨伐入侵尼泊尔的廓尔喀军,战后数百名失踪的廓尔喀骑兵滞留边境地区,一直没能回故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被称为东方吉普寨人。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达曼人正式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中国56个民族外的另一个少数民族。走进达曼村,一排整齐统一的房屋展现眼前,每家门前种满了花草,村子操场修建了蓝球场,健身器材,几位妇女带着孩子在操场上玩耍,与他们聊天,感受到他们的幸福感,政府为他们修建了房子,配至了生活用品,安上了自来水,儿童还免费读书,每年政府还发给几千元生活补贴,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充满了感激。
吉普大峡谷距离吉隆镇十公里,驱车前往只需二十分钟。峡谷深不见底,水流湍急,响声如雷,两岸山峰横裂,古树参天,峡谷上有一座铁索桥,走上去摇摇晃晃,据说,当年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公主就是从此桥走过去,桥的另一头是中国与尼泊尔交界的一个村子,传说当年莲花生大师从印度一路传法途经此地在山间石洞修行。
Day7、Day8、Day9、 Day10
吉隆镇 海拔2800米
一帆风顺谁都想,然而世事无绝对亦无十全十美,如同人生之路,总会有坎坎坷坷,迂回往复。
去往乃夏村的路,一条几乎垂直的之字型山路,雨季,滑坡落石随处可见,两处塌坊特别厉害,堆积的泥石通过较难,上山之前经过此处,仔细观察认为可以通过;从乃夏村下来,施工人员已开始修路。大意失荆州,没有再次观察,其实路已经有变化,一脚油门轰上去,“哐当,一声巨响”,心里咯噔一下“遭了”,下了陡坡停车一看,底盘托底掉落下来,紧随其后的丁姐大嘴的车也被蹦起来的石子砸掉引擎盖上面一块漆。开下悬崖,到了镇上,路边正好一家修理店,师傅把车升起检查,龙门架撞断了。
今天原本从乃夏村下来,就出吉隆沟到塔尔钦。如果车只是简单处理一下,不管是继续阿里之行,还是返回拉萨,一路要翻越的高山都极具危险,几经考虑,决定在吉隆沟把车修好,再继续前行。就此离别青姐大嘴,他们晚上八点到达了塔尔钦,随后每天给我们反馈前方信息,如果我们的车能很快修好,就等着我们一路前行。
能在一次旅途中遇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应该算是前世修来的福份吧,不然怎么会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萨普神山相遇相识,有缘阿里结伴而行,我们共转羊湖,神山下圣湖旁我们共赏大自然的恩赐,一起感受大通铺的别样体验,感谢一路的关照。从萨普出来的小路惊险万分,走在前面的青姐大嘴看我们没有及时跟上,又调转回来找我们,那么狭窄的险路,这一瞬间,永远铭记在心中。
旅行途中,除了风景,最难忘记的是途中所遇见的人,所发生的事,人生轨迹就是这样,离离合合,相见时珍惜,分开后珍重。祝福朋友一生平安!
Day11:吉隆沟-萨嘎
210公里 海拔4600米
停留吉隆沟第五日,汽车配件从拉萨发送到吉隆镇。一早把车开到修理店,四位师傅齐动手,终于下午三点修好了车。小师傅不放心,又用仪器检查了车,提醒我们随时观察仪表温度,担心温度降不下来,又给我们带上一瓶防冻液,感谢认真细心的小师傅,对于不懂车只会开车的女司机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安全感。接下来,还管怎样的路途,放心大胆的往前走。
从云雾缭绕的吉隆沟出发,翻越海拔5236米孔唐拉姆山,海拔从两千陡升到海拔五千米,重新回到G219新藏线上,一路狂奔,在天还未完全黑下来之前到达新藏线重镇萨嘎。
Day12:萨嘎-仲巴-帕羊-普兰
600 公里 海拔3700米
到达萨嘎已经晚上八点,天空还没有完全黑下来,这个季节走阿里的旅行者还是很多,萨嘎县城住宿不多,定到最后一个房间。越往阿里走,物价明显比拉萨高出许多。旅行生活,正常情况下,每天能保证一顿正餐,来到就近一家川菜馆点了一个毛血旺,九十元,老板是眉山人,在萨嘎开了十年餐馆,川菜做得地道,在西藏能吃到一碗地道的毛血旺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哦。
萨嘎到普兰接近六百公里,途中要经过仲巴县、公珠措、冈仁波齐、玛旁雍措、拉昂措。今天的任务很重,因此启程较早,在吉隆沟休整了几日,再出发又感觉满血复活。新藏线的路变得平整笔直,整体海拔提升,不知不觉中翻越一个坡就是海拔五千米以上,还在担心在海拔较低的吉隆沟停留时间太长,再上高海拔会有高反,看来身体已经适应了。
沿着新藏线笔直的公路,一路驰骋,沿途是大片的高原湿地,吃草的牛羊、连绵的雪山,偶尔一闪而过的藏原岭,调动着我们兴奋的神经。
藏原羚(白屁股)
突然眼前一亮,前方荒凉的土地上一片金黄沙丘,这是提前穿越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了吗?
翻越日喀则地区与阿里地区的界山,海拔5216米马攸木拉垭口,正式进入阿里大地,藏西秘境, 天上阿里欢迎您!
行走川藏线你会遇见许多喧闹的徒步者,但是在这条世界海拔最高的天路,遇见徒步旅行者,除了惊讶更多的是钦佩感动,小哥从武汉出发,一车一人两狗,走了一年,狗狗的腿已走瘸了。拿出车上仅有的火腿肠、面包送予小哥,狗狗很饿,可能也走累了,想跟随着我们,主人叫了一声狗狗,狗狗呆立无助的眼神,一瞬间,莫明的两眼湿润了。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一些坚定的朝圣者,每一条朝圣之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只要你真正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各自的朝圣路
进入阿里,就开始了“一措再措,错上加错”。远远的蓝宝石般的公珠措出现视野,近在咫尺的公珠措,要真正地接近它可不容易,远观拍张照,离开公珠措继续前行。
公珠措
不久,西藏三大圣湖之首玛旁雍措出现眼前,烟波浩渺,远处神山冈仁波齐峰头展现出来,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和神山圣湖相见,我们真的到达了世界的中心,宇宙的天堂。
沿着新藏线继续前行,神山冈仁波齐一直在我们眼前,越来越近,山峰巨大如水晶钻石,洁白晶莹,凸显出众山之王本色。
离圣湖玛旁雍措不远是鬼湖拉昂措,很奇怪的是,我们下到圣湖玛旁雍措湖边,风平浪静,湖水像大海一样深,像天空一样湛蓝,可是站到鬼湖拉昂措湖岸,巨大的风浪差一点把人吹倒。其实在远古时期,它们是一个大湖,由于气候变化,湖泊退缩,水面下降,才分成了两个湖,玛旁雍措是淡水湖,水草肥美,拉昂措则是咸水湖,人畜都不能饮用。但是,拉昂措的湖水蓝得让人心醉,与神山冈仁波齐遥遥相望,蓝天白云、蔚蓝湖水、蜿蜒雪山,此情此景非人间,这就是天堂吧。
夕阳就快下山,依依不舍告别神山圣湖,前往今晚的目地普兰县,日落金山留给了在路上奔波的幸运儿……
Day13:普兰-塔尔钦-札达
370公里 海拔3700米
普兰县位于纳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间的孔雀河谷地带,被誉为“雪山环绕的地方”。昨天行程艰巨,到达普兰县城已经晚上十点,整个县城停电,在阿里停电是常有之事,县城停电已经半个月,检查电网。热水也没有,草草吃点东西早早休息。第二天出普兰县城,才发现普兰县如同是在海拔五千米的大地上挖出一个大坑,普兰县城就建在这个大坑里面,周围全是六、七千级以上雪山,不得不说,雪域高原普兰胜境全世界无可雷同。
今天第一站先到塔尔钦,再见神山冈仁波齐。清晨,沿原路返回,几只藏野驴出来觅食,光线正好,玛旁雍措拉昂措风光迤逦,近距离欣赏冈仁波齐壮美英姿。
藏野驴
藏原羚(白屁股)
玛旁雍措
到达塔尔钦小镇,有转神山的想法,徒步转山路52公里,最低海拔4600米,中途翻越一个海拔5200米的垭口,需两到三天完成。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向神山绕经幡转了三圈,尽力了,能见到神山真容,已不虚此行。
离开神山前往札达县,途中翻越了一座五千米以上高山,路在红艳艳的大山山体中弯来弯去,到了垭口才知道叫龙嘎啦达坂,海拔5166米。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座高山叫阿伊拉神山,色彩鲜艳的大山,宛若张掖丹霞地貌,面积更大,色彩更鲜艳,车行其间有一种在油画中穿行的感觉。
阿伊拉神山
札达土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土林,是远古喜玛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递减,湖底沉积,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逐渐风化剥蚀形成的特殊地貌。
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札达土林,远远望去满眼迷幻,宛如神化世界。进入札达县的路仿佛是在围绕着众多巨人的脚掌打圈,如果说普兰是被雪山包围的县城,札达就是被土林包围的县城。
藏野驴
Day14:札达-古格王朝-狮泉河
280公里 海拔4300米
札达县城在几百平方公里土林之中,县城海拔3700米与普兰县海拔接近,空气干燥,气温升高了许多,昨天还穿羽绒服今天只能穿一件体恤。晚上十点,夕阳才完全落下帷幕,今晚札达县城没有停电,可以洗个热水澡。
清晨出札达县城,依然从土林中穿梭。今天要前往阿里最神秘的古城遗址-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古象雄国,王朝的建立从九世纪开始,到十七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其统治范围遍及阿里全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日益凋零的藏传佛教在偏远的阿里地区得以复兴兴盛。然而,古格王国最让人好奇的是如此发达灿烂的文明,在三百年前突然消失,只留下空无一人的城堡和辉煌的佛教艺术,这至今仍然是一个密。古格王朝建在一个山顶,从山脚到山顶高300米,分为上中下三层,依次伪王宫、寺庙、居民。千年的风蚀,古格王朝遗址除了寺庙保存下来,房舍已基本倒塌,只剩下一道道土墙,仿佛在讲述着沧海桑田,谓世事多变。
离开古格王朝向狮泉河方向进发,途中看到霞义沟标牌,顺路拐进去。霞义沟是札达土林最有特点的土林地貌,入选《中国国家地理》西藏100个最美景观拍摄点榜单。走进霞义沟,这里的土林如竹笋般站立眼前,与札达县城附近的土林相比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密集多彩色彩醒目,当光线撒下来时,光景特别美。霞义沟位置很偏僻,还没有开发,进沟五公里全是搓衣板路,沟里是干沽的河床,有些地方很狭窄,土质松软容易陷车,我们开了一半路程没敢再往纵深处走。
Day15:狮泉河-日土县-班公湖-多玛乡
230公里 海拔4700米
离开札达,途中翻越了两座五千米以上的高山,都没有标示牌,站在垭口查看手机,一看五千三百米,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叫小子达坂和老子达坂都是5200、5300米左右的海拔,而后经过海拔4785米狮泉河达坂到达阿里首府狮泉河镇。
狮泉河,在藏语里被称作森格藏布,它是阿里地区最大的河流,也是《西游记》里面的通天河。狮泉河镇因地处狮泉河旁而得名,是阿里地区首府,也是新藏线上的重要驿站。狮泉河镇非常热闹,吃住都很方便,不管是继续走阿里环线,还是继续向西走完G219新藏线入疆,狮泉河都是一个休息调整的中转站。
从绵阳出发,一路走来到达狮泉河,已经行程七千公里,长时间长距离开车,身体有些疲惫。此时,一是可以调头原路返回拉萨;二是走狮泉河、改则、尼玛、班戈、当雄至拉萨,经318川藏线回绵阳。因为318 川藏线、青藏线都已走过了,不想走回头路的想法,放弃了这一方案。继续一路向西,完成新藏线到新疆叶城,对于一位五十加退休阿姨来说,这肯定是生命中最后一次机会了。
西藏的狮泉河到新疆的叶城这1100公里是整个G219新藏线上海拔最高,路途最艰险的路段。说起这段路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骑行新藏线,堪比蜀道难;库地达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界山达坂弯,伸手可摸天。”五座海拔5000米以上达坂,16个冰山达坂,44条冰河……这是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路,也是最难最险的路,没有之一……
我们最终决定挑战自我,走完这条天路……
从狮泉河出发,翻越海拔5191米拉梅拉达坂,视野逐渐开阔起来,一大片高原湿地上,各种水鸟栖息水草中觅食,时不时还见到丹顶鹤,经过卡易措到达西藏境内最后一个县-日土县。
过日土县城二十公里,一片湛蓝的湖水呈现面前,这就是美丽的班公措。班公措是西藏阿里“一措再措,措上加措”,众多措当中的一个措,它的一湖两国身份比起其他措更有知名度,它也是中国最长的湖,世界上最长的裂谷湖。前往多玛乡途中很长一段路都是在沿着班公湖岸走,班公湖比起西藏其它措更加热闹,湖中成群的高原裸鲤,它是鸟儿的天堂。
班公措
Day16:多玛乡-三十里营房
500公里 海拔3700米
在西藏与新疆交界,海拔4700米的日土县多玛乡,这一夜,入藏以来第一次失眠了。
黑顶鹤
所有的攻略都说,翻越界山达坂之后到新疆叶城这一段路途是多么的艰险。昨天本应该住日土县城,为了减轻第二天的压力,多开了一百公里到达多玛乡。多玛乡被喀喇昆仑山脉包围,空气干燥,氧气稀薄,呼吸有些不畅,晚上气温降到零下,一夜无眠。
八月十四 多玛乡的月亮
多玛乡比起日土县条件差很多,住宿只有公共卫浴,且价格很高,一个房间只有两张床300元。这里的小车较少,大多是从新疆拉油过来又往回走的大罐车。晚上一轮明月升空,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月亮,忽然想起我们已离家近一个月,明天就是中秋节,倍感思乡之情。早晨就在住的宾馆楼下吃了一碗面条,今天出发很早,晚上这里的气温很低,第二天车顶玻窗全部结冰。
翻越海拔5380米的红土达坂,到达藏西第一村-松西村,一个海拔5218米的村子,说是村子其实也就是公路旁边有几间简易房子,这是西藏境内最后一个自然村,也是即将翻越无人区最后一站补给地。一路下行到达龙木措,在这里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藏羚羊,之前遇见最多的野生动物是藏野驴和藏原羚(白屁股)。
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在共享早餐
野马
狐狸
藏野驴
藏原羚(白屁股)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村子-松西村,海拔5218米
龙木措
藏羚羊
翻越西藏与新疆的分界地标,大名威扬的界山达板,以前说是海拔6700米,现在标牌上是海拔5347米,俗话说:“界山达坂撒过尿,死人沟里睡过觉”,尿是撒了,觉可不敢睡,赶紧下撤。
接下来就是赫赫有名的“死人沟”也叫泉水湖。据说,当年第一批进入阿里的解放军,一个连的人马在这里露营一夜,第二天没有一个醒来,全部因缺氧死在了这里。当时人们对高原反应没有多少认识,觉得这个地方神秘可怕,夺人性命于无形之中,便起了这么一个毛骨悚然的名字,“死人沟”指泉水湖检查站这里。之后又经过一个美丽的红山湖,让人流连忘返。进入新疆界“垭口”就叫作“达板”,西藏称之为“措”到了新疆还原叫作“湖”。
泉水湖
红山湖
这一天没敢中途停车休息,早上七点吃了一碗面,熬到下午三点泡了一盒自发饭,只想尽快开出死人沟。死人沟确实名不虚传,动作稍微大一点就气喘吁吁,心跳加速。更加危险的是,车车在317川藏线上翻越5300米的比如康庆拉山都没有高反,在界山达坂、死人沟它发出了警报,发动机警示灯一直闪烁(缺氧),再难也要走出去呀!这一天是最艰辛的一天,也是最壮美的一天!
再见西藏,再见阿里!
Day17:三十里营房-叶城
370公里 海拔1700米
进入新疆境界路况变得差起来。日落之前终于到达喀喇昆仑山第一镇赛拉图镇,一般把它称为三十里营房。
关于赛拉图镇还有一个故事,1946年,赛拉图镇迎来最后一批国军,他们与外界无法交流,不知道世界的变化,只知道好久都没有人来替换他们。1949年新中国成立,解放军进驻赛拉图镇,国军看到解放军战士穿着与他们不同的服装,以为国民党部队又换新式服装了,没有对他们产生疑问,自然地说了一句:“终于等到你们换岗了。”赛拉图神仙湾哨所,海拔5380米,生命的极限,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平地的40%,祖国边疆的美景是旅行者心之向往目的地,对于边防战士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他们付出青春乃至生命守卫着祖国神圣领土。
赛拉图镇,这个只有两百多常驻人口的大山小镇,基本都是开宾馆和饭店的人员,海拔虽然只有3800米,四周极其荒凉,风沙特别大。我们到达比较早,定到了最后一间带卫生间的单间,没有热水,300元/每晚。新藏线沿途吃住整体情况比较简陋,特别是过了西藏日土县到新疆叶城这一段,住宿基本都是简陋的客栈,公共卫浴,一晚二百至三百元,经常停电停水,吃饭只有川菜、面条,面条30元/碗,早餐一般20元一人,包括白米粥、馒头、一个蛋,能吃饱就不错了,走新藏线不能太讲究,艰苦之旅。
清晨,天还没亮就起来找早餐。青年客栈,是许多骑行驴友常选的住地,墙壁上留下许多五花八门的留言,老板是一个在西藏部队服役了十年的老兵,对西藏极具情怀,退役后留在了喀喇昆仑腹地这个小镇做生意,开了一家青旅小客栈。早餐每人20元,包括白米粥、馒头、一个鸡蛋,吃饱肚子,赶路。
今天还要走新藏线到新疆叶城最后一段路程,虽然只有三百七十公里,却是G219新藏线最难走的一段路。赛拉图镇属于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进入新疆防疫安全检查特别严格,在这里做了进疆第一次核酸检测。
远处公路像一根黑线,伸向天际,一眼望不到头,四周除了荒芜还是荒芜。昨天从多玛乡到三十里营房还能偶尔遇上野生动物,今天的路上连一点生命迹象都没有,盐碱地、冻土层,黑峻峻如刀锋般的山壁,让人感到压抑恐惧。
翻过海拔4909米黑卡子达坂,也叫柯克阿特达坂,开始了传说中的最难开的魔鬼路段,几十公里坑坑洼洼泥路,大车在前面开,漫天尘土飞扬,跟在后面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凭着感觉紧随其后。前面一辆奔驰轿车,底盘低开得小心翼翼,这一段路跟随其后面,吃了十几公里的灰土。据说这段路是没有办法修好,常年如此,因为只要季节交替,修好的路就又再次开裂塌陷,这一段是冻土层,是连接西藏与新疆的生命线不能断,被人们称为“二十公里九十九道弯”。
巍巍昆仑山,让我们见证了“缺氧不缺精神”的喀喇昆仑精神,敬佩长年坚守在这里守卫祖国边疆的边防战士,你们是真英雄。
坑坑洼洼泥土路,悬崖绝壁,冻土层,惊险,巍巍昆仑山名不虚传,如果在这一段路上出问题,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有信号,悬崖绝壁,求救都困难。车车一直显示发动机报警信号,实际是车子缺氧。行走在这样的路上,孤独感在四周绝壁压迫下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只想尽快开出大山。
突然,一头骆驼站在前方公路上,直视着我们,减慢速度停下来,它又主动退到路旁,我们猜是家养的骆驼,还是野生骆驼,看它那健硕的体格,深棕灰色的皮毛,雄赳赳的气势,感觉与家养骆驼不一样,不管是家养的野生的,看到骆驼一定是到新疆了。
终于走出高山峡谷,路边开始出现一排排的白桦树,又见到了河流,两天了终于见到山脊上有了一些绿色,进入新疆柯克亚乡安检站。晚上八点,终于到达G219新藏线零起点叶城 。
挑战新藏线,与其说是挑战天路,更像是一种终极梦想。雪山冰川、庙宇古刹、沙漠戈壁……可以说中国最壮美的风光和最奇特的地貌都集中在这条天路上,那种荒凉到极致的美,只有你亲身走过了,才能有切身的感受。我很幸运,在有生之年亲身经历了,亲身自驾走过了……感恩这一切。
叶城-喀什-塔县-和田-民丰-且未-若羌-茫崖
7天 3250 公里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
都说不到喀什等于没有到新疆,既然已入疆,到了叶城当然要去喀什,逛逛喀什噶尔老城,喝一杯卡瓦斯,享受一顿美食,感受这座千年古城异域风情。
喀什-白沙湖-幕士塔格峰-喀拉库勒湖-塔县
从喀什出发,沿着昆仑山脉、中巴友谊公路、帕米尔公路,来到祖国最西端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看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吗?这是发生在帕米尔高原的真实故事,在这里世代居住着一个传奇的民族,塔吉克民族,他们是中国唯一纯血统白人,欧罗巴人种,他们是冰山上的主人。
塔县-盘龙古道-喀什
今日走过人生所有弯路,余生尽是坦途
盘龙古道位于帕米尔高原之上,塔县瓦恰乡境内,又称作瓦恰公路,全长三十公里,据说有600个S型弯道。清晨,从塔县出发往红旗拉甫方向,在指示牌处左拐进入盘龙古道,路口一个大型广告牌写着“今日走过了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那就走完人生途中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平坦大道。新铺的盘龙古道没有一点难度,开到高处往下看,漆黑的盘龙古道像一条巨龙盘庚在昆仑山脉中,很是壮观。从盘龙古道下来的瓦恰乡一幅原生态乡村气息,本想走一走塔莎古道,不走回头路,从莎车穿越到叶城,因塔莎古道导航上没有路,不想再冒险,依然又从塔县回到喀什住一晚。
喀什-和田-民丰-且未-若羌-茫崖
明天开启出疆行程,用四天时间横穿南疆抵达青海茫崖,结束新疆行程。
空无一人的服务区
新疆美食
大美新疆最深刻的感受不是指风景,而是美食。新疆的美食太多太多,烤羊肉串、烤包子、馕坑肉、缸子肉、大盘鸡、手抓饭,数不胜数。在新疆的六天里吃了五天烤羊肉串,在和田的一个小镇上,吃到了这一生中最好吃的馕夹肉,新鲜的羊肉现切现烤,肥廋适中,外焦里嫩,一口咬下滋滋冒油,舌尖上的美味,如此居然才3元一串。新疆的烤肉很香,新疆的瓜果很甜,待到疫情结束时,有机会一定还会再来新疆品美食。
茫崖-格尔木-玛沁-久治-阿坝-绵阳
1980公里
大美青海-走进茫崖艾肯泉
走进大美青海,终于弥补了去年甘青大环线的愦憾,见到了“恶魔之眼”,也叫“大地之眼”、“天使之眼”的茫崖艾肯泉。在青海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有一个被称为“大地之眼”的神奇景观,从空中俯瞰,泉眼喷出的泉水与周围红褐色土地组成了一个奇特画面,仿佛一只镶嵌在大地上的眼睛……
走中国最美高速-德玛高速
回程归心似箭,没曾想走了一趟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德玛高速。德玛高速,青海德令哈至四川马尔康,目前已修好通车至久治,沿途风光超美,草原、湖泊、雪山、冰川、河谷、戈壁,一路伴随这条世界海拔最高最美的高速……
东格措纳湖
阿尼玛卿雪山
川西秋色
平安归来就是圆满
一趟西藏之旅,从夏天走到了秋天,从一座青山走到了金黄一片。历经四十天,跨越川、藏、疆、青四省,翻越16座五千米以上高山,走过世界海拔最高公路,到达世界中心冈仁波齐玛旁雍措,遇见最美萨普神山,到达中尼、中巴边境口岸,走过了一万二千公里祖国三分之一大地。前行路上,艰辛万苦一波三折,途中经历了泥石流、塌坊落石、车损困守深山峡谷,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完成巅越梦想之旅,平安归来。
生活不仅只有柴米油盐,生活还包括梦想、行走和远方。行万里路,感受诗酒田园,领略风雨兼程,山河壮美。那些经历风雨见彩虹,那些心里身体极限的挑战,那些旅途中所遇见的人和物,每一个瞬间,比起风景,更加深刻的铭记心中,难以忘怀。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说走就走,心若有梦,何惧远方,趁岁月还未老去,趁时光恰正好,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
在路上,步履不停……